• 我的订阅
  • 科技

所有品牌销量均下滑!广汽为何卖不动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29 09:33:00 来源:浅语科技

“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以生存,没有企业能亏几百亿!”今年6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公开痛批汽车行业内卷,试图引起行业共鸣。

遗憾的是,行业仍在厮杀中不断前行,广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亏损仍在不断扩大。

近日,广汽交出了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在今年第三季度,不仅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净利润更是暴跌190.40%,扣非净利润则暴跌216.01%。

广汽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从销量上看更是如此。

今年10月,广汽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全线销量下滑,其中两大合资燃油品牌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出现两位数的跌幅,两大自主品牌广汽埃安、广汽传祺也不乐观,其中埃安已经连续9个月销量下滑。

与此前提出“油电同权”的建议相比,如今的广汽,开始认真思考向新能源和自主品牌转型,期望通过三年“番禺行动”,让自主品牌成为销量担当。

但“大船难掉头”,目前合资品牌在广汽中的销量占比仍然高达60%,要实现自主品牌的逆转,没那么容易。

“全村希望”萎靡不振

广汽集团的此次业绩报堪称“最差”。

所有品牌销量均下滑!广汽为何卖不动了

数据显示,今年10月,广汽销量为18.58万辆,同比下滑17.23%;前10月累计销量为152.08万辆,同比下滑24.66%。

分品牌来看,旗下全部品牌均出现销量下滑。合资品牌方面,广汽本田10月销量为4.24万辆,同比下滑33.29%,前10月累计销量为35.15万辆,同比下滑29.60%;广汽丰田10月销量为7.00万辆,同比下滑13.37%,前10月累计销量为76.66万辆,同比下滑23.31%。

乘联会日前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0月狭义乘用车零售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其中燃油车全月零售106.6万辆,同比下滑16.1%。新能源市场零售119.6万辆,渗透率52.8%,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目前,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主要销量还是来自燃油车,而随着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这两大合资品牌的销量下滑也成为必然。

不只是合资品牌堪忧,广汽的自主品牌销量走势也不容乐观。

其中,广汽埃安10月销量为3.82万辆,同比下滑8.07%。前10月累计销量为26.49万辆,同比下滑32.51%,跌幅十分明显;广汽传祺10月销量为3.51万辆,同比下滑7.52%。前10月累计销量为31.22万辆,同比下滑6.54%。

要知道,新能源板块被广汽视为“全村的希望”,但广汽埃安的下滑,实属泼了一盆冷水。在2023年,广汽埃安成为一匹黑马,全年销量达到48万辆,同比增幅高达77%。相比之下,造车新势力冠军理想汽车在当年的销量也仅为37.6万辆。

当时,广汽埃安的年度销量目标为50万辆,实际销量距离目标仅差2万辆,完成度达到96%。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广汽埃安设立了“2024年至少70万辆,冲击80万辆年销量”的目标。

然而,来到2024年,广汽埃安开始走向萎靡。从今年2月开始,埃安的月销量已连续9个月同比下滑。按照今年前10个月的数据计算,广汽埃安目前的销量目标达成率仅有37.84%。距离2024年结束仅剩下两个月,埃安的年度目标恐怕要落空了。

躺赚时代结束了

广汽集团糟糕的销量表现,也直接导致财务数据严重下滑。

所有品牌销量均下滑!广汽为何卖不动了

根据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广汽实现营业收入282.33亿元,同比下滑2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6亿元,同比下滑190.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32亿元,同比下滑216.01%。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广汽集团自2010年上市以来亏损最高的单季度,可以说是交出了上市14年来的最差季度财报。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数据来看,广汽实现营收740.40亿元,同比下降2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下降97.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70亿元,同比下降146.49%。

对于净利润下滑,广汽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本报告期汽车销量同比下滑、商政投入增加、盈利下降,合营企业优化冗余产能一次性开支,汇率变动引起汇兑损失增加等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等综合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广汽已经缩减了研发费用,但仍未能挽救净利润。

在业内人士看来,广汽集团业绩惨淡背后,还是以往单纯依靠合资品牌的模式不再适用。

在燃油车时代,它依靠与日系知名车企的深度捆绑,赚得盆满钵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1年间,广汽丰田年销量从37万辆提至83万辆,广汽本田从48万辆提至78万辆。合资品牌成为广汽的“摇钱树”,这期间,广汽每年超七成以上的营收来自合资品牌。

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这一路线失灵了。目前,广汽旗下不少合资品牌都已经退出国内市场,例如广汽菲克于2022年10月底因资不抵债向法院申请破产;广汽讴歌因销量不佳于2023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同年,广汽三菱也宣布退出。

如今,广汽集团能够依靠的合资品牌只剩下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而这两个品牌的销量和收入也持续缩水。根据广汽集团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从上年同期的70.72亿元下滑到了22.69亿元。

三年改革计划,仍充满未知

销量和业绩持续萎靡之下,广汽管理层坐不住了。

在今年6月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公开痛批行业内卷,他表示:“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目的是盈利,为国家做贡献,交税、就业。我们应该有大局格局,长期主义这种战略,而不是眼前去‘卷’。”

所有品牌销量均下滑!广汽为何卖不动了

曾庆洪还建议,当新能源汽车、纯电在市场的占比达50%时,相关部门考虑“油电同权”。包括在政府采购、汽车牌照、购车限制、消费补贴等各方面,研究支持新能源车和HEV节能车等多能源方式并行发展。

如今来看,曾庆洪为燃油车辩护的建议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广汽的业绩也是每况愈下。

无奈之下,广汽集团只能发起改革自救。在近日的2024年广州车展期间,广汽正式宣布启动三年“番禺行动”。

广汽总经理冯兴亚透露,“番禺行动”的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并挑战自主品牌销量突破200万辆的目标。

为了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广汽也对旗下自主品牌重新进行了梳理。按照规划,将把广汽传祺打造成主流、大气、高品质的首选,把埃安打造成先进、新潮、高品质的代表,把昊铂打造成科技、豪华、高品位的代名词。

为了表达改革的决心,广汽总部近日已经整体迁至番禺汽车城,以靠近自主品牌的核心研发和生产一线。不过目前来看,“番禺行动”目标依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广汽埃安已经连续9个月销量下滑,瞄准高端市场的昊铂也一直不温不火。

一个行动,能否挽救一家企业,仍是未知。

责任编辑:落木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9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城汽车遭多家投行看空下调目标价:最差净利率,拿什么保销量?
...022年,长城汽车实现营收1373.51亿元,同比增长0.69%;归母净利润为82.79亿元,同比增长23.09%
2023-02-17 12:31:00
被中国新能源品牌拖住后腿的BBA,该如何反击?
...2万辆,但是奔驰的营收达到了757.57亿欧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104.92亿欧元,同比增长7%,是三家当中唯一一个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的。在新能源转型阶段,能够做
2023-08-14 21:32:00
长安汽车,为何火力全开?
...季报显示,长安汽车营收1082亿元,同比增长26.78%;归母净利润为98.82亿元,同比增长43.22%。营收增幅虽然较2021年同期的41
2024-01-25 09:57:00
车企期中考成绩大比拼,御寒能力谁最强?
...也给长城汽车贡献不少利润。 长安汽车与长城汽车交出净利润高增长的亮眼答卷不同,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5亿-32亿元,有所下滑,主要原因为2023年第一季度
2024-07-17 10:47:00
赔本赚吆喝,广汽集团遭遇当头一棒?净利润暴跌44.05%
...14.40%,表现确实不错。然而,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只有15.45亿元,同比大跌33.18%。显而易见,广汽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焦虑”之中。如果我们将视线拉长,就
2023-11-09 15:40:00
增收不增利,净利润下滑48%,广汽该如何破局?
...年上半年广汽本田实现营收为619.1亿,同比增长27.16%,但净利润只有29.66亿,同比大幅下滑48.42%。继一季报之后
2023-10-24 13:58:00
...利汽车每天入账6.58亿元。盈利方面,吉利汽车全年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亿元
2025-03-20 21:53:00
合资靠不住,自主扛大旗?长安汽车闷声发大财
...牌,成了长安的销量支柱和利润奶牛。2016年,长安全年净利润103亿,其中约90亿来自于长安福特。可从2017年开始
2023-12-25 16:57:00
中外车企加速分化背后:研发投入成“胜负手”
...有让利促销,车企业绩受损。2024年上半年,海外车企的净利润普遍出现同比下滑。全球第一车企丰田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4.7%。过去十年以来,除了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丰田
2024-09-11 20:0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