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广州多措并举 让临床患者尽快用上“国谈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02 04: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广州多措并举 让临床患者尽快用上“国谈药”

近年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灵魂砍价”都是岁末热搜榜的焦点。经过多轮“锱铢必较”的谈判,众多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新药好药从“天价”砍到“白菜价”进入了目录,使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年年“上新”难免让医疗机构“花多眼乱”。如何打通入院的“最后一公里”,让临床患者尽快用上“国谈药”?

1月31日,广州市医保局在生物岛召开广州市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使用“医保—医院—企业”交流会,这是广州医保首次就“国谈药”落地的议题召集三方联动合力破题。会上,省医保局、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职能部门和40家公立定点医疗机构、14家本市谈判药品企业、4家谈判药品配送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观点碰撞。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穗医保宣

临床一线:78万元“天价药”入选

谈判药品对患者的“减负”作用之大,医务人员的感受不可谓不深,推进谈判药品的落地在很多医院的管理者看来也是“责无旁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高凯在交流会上举例分享:一位8岁的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小刘,需要使用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刚在国内上市时,此药的78万元天价让很多患者痛感遥不可及。在“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的“灵魂砍价”之后入选目录,诺西那生钠降价至3.3万元,降幅超95%,经医保报销和医疗救助后,这名患儿个人自付费用仅为807元。

高凯介绍说,为了推进国谈药落地进入临床,医院高度关注目录的调整,及时召开药事会,将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暂时无法纳入医院供应目录而临床确有需求的,则开通临时采购绿色通道;罕见病用药采取专人专购等。

据悉,专购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2019年起实施年度动态调整,由此启动了新药好药进医保的“加速度”。本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有121个药品是新一轮谈判或竞价成功入选的“上新”药品,涵盖抗肿瘤、抗病毒、罕见病、慢性病等用药,平均降价61.7%。

目前,广州已有超过630家定点医院配备使用谈判药品。2023年,广州市参保人共有505.9万人次使用谈判药品,涉及药品费用28.0亿元,医保记账17.9亿元,人次、药品费用、记账费用同比均增长超过30%,较好保障参保患者用药需求,部分大型三甲医院的谈判药品使用品种占比超过50%。

助力创新:推动本土医药产业发展

对医院和临床专家来说,接受新药、改变用药习惯、在临床实践中逐步调整诊疗方案需要时间和过程,需要加深对新药的认识。这场交流会也给广州本土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一个向医疗机构展示自身创新产品的机会。在现场,企业代表纷纷上台分享,谈实践谈感受,希望进一步推动企业谈判药品在广州医院落地乃至在研发创新方面的产学研合作。

“广州医保召集了这样一场多方对接会,作为土生土长、扎根广州的生物医药企业,我们感到十分振奋,也对未来的创新发展更有信心。”广州百济神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黄艺凤在会后受访说,这些年企业的多个创新药进入国谈,在广州能够及时惠及患者,确实得益于医保的多措并举。比如创新药报销倾斜、基金结算分值加成、谈判药品“双通道”等,都让药品的可及性大大加强。

合力破题:打通“国谈药”入院“最后一公里”

疗效确切获批上市的新药加快了入医保的速度,众多“天价药”自降“身价”入选目录,意味着临床有了更多的选择。但面对“花多眼乱”的新药,临床医生怎样打破固有的用药习惯、医疗机构采购计划调整、药事管理如何快速应对?这些都是新药入院“最后一公里”需要进一步打通的堵点,新版医保目录实施的同时也还需加快进院的速度。

据悉,近年为破解谈判药品“入院”难题,广州也持续探索推出联动医疗医保医药多方力量合力破题的一系列举措。

一方面是畅通谈判药品采购渠道,建立广州药品集团采购(GPO)平台药品常态化申报挂网机制,支持创新药品挂网采购,由医院按实际需要自主采购。另一方面实行创新药报销倾斜,提升用药保障性,对谈判药品单设医保待遇,不纳入门诊待遇限额,按住院支付比例报销,减轻参保人负担;广州试点的“穗岁康”商业补充健康保险也对谈判药品及符合规定的创新药品在门诊报销方面给予倾斜。

对于谈判药品,广州还实施“双通道”管理,将零售药店也纳入了供应保障体系。参保人凭外配处方在“双通道”药店购药,可享受同等医保报销政策。在省内率先应用省电子处方流转中心及“粤医保”小程序,为本市参保人提供“线上全流程购药”及“线下到店购药”医保结算的双模式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5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两个月 有患者每月治疗费省7万元
...与免疫抑制剂不耐受的患者有了更多希望。 今年67岁的广州朱阿姨患重症肌无力多年,一直维持常规激素和免疫制剂治疗,一开始效果还行,虽无法出远门但能维持正常生活起居,随着治疗时
2024-02-27 07:06:0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参保患者合理用药的需求,让国家谈判的好药、高值药、救命药买得到、报得了,广州积极推行“双通道”管理。目前,包括多种常用慢性病用药、肿瘤、罕见病
2023-02-15 14:11:00
...产业创新,优化要素资源配置,2024年4月,北京、珠海、广州开发区等相继发布支持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或相关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
2024-05-11 07:22:00
...主办的2023年广东省药学会罕见病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大会以“点亮罕见生命的色彩,‘药’有所依,弱有所扶”为主题,交流罕见病新诊疗进展、解析相关政策,以促进罕见病临
2023-02-28 08:18:00
中新社广州10月21日电 (王华 龙煜)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1日发布《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第一批产品清单,《目录》覆盖肿瘤、免疫及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领域,将显著降低患者用药负
2024-10-21 20:31:00
广州男子经“港澳药械通”用上新型人工耳蜗 可兼容核磁检查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熊观霞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植入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引进的人工耳蜗。据了解,这是医院通过该政策引进的第一款医疗器械产品,这款国际先进的人工耳
2023-11-08 15:04:00
最高额度50亿元,压缩审批时限!广州、珠海、北京多地发文支持创新药
创新药再迎利好政策,北京、广州、珠海等多地发文多维度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4月7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简称《办法》)对外发布,18条内容多
2024-04-08 18:18:00
开启患者合作新纪元,助力创新药物研、诊、疗、管全周期
...配套服务,力求覆盖“从诊到治到管理”的全病程周期。广州市红棉肿瘤和罕见病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谈到:“从2011年至今,淋巴瘤之家从创建之初430名病友和
2023-09-13 18:18:00
钟南山:新冠感染后应及时用药
...多月过去了,药物临床价值、治疗效果如何?5月15日,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
2023-05-16 15: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