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知识产权赋能,服务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6:00 来源:南京日报

知识产权赋能,服务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视觉中国供图

知识产权赋能,服务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知识产权赋能,服务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知识产权赋能,服务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知识产权赋能,服务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知识产权赋能,服务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4月22日,2024年南京知识产权宣传周正式启动。

发布南京市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和试点揭牌、启动雨花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江苏国际数据港合作签约、南京市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上线发布……宣传周的一系列亮点举措,预示着以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为牵引的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征程已经启幕。

据统计,2023年,南京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3933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6.80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86件,数字经济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占同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比重达59.98%,均保持全省第一。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为科技活动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系统、规范、实用的持续支撑,在传统生产力中如此,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中更是动能满满。近年来,南京深耕“保护”、着眼“转化”、放大“运用”、优化“服务”,聚焦“六高六区”,在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国家和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中做足文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注入了强劲动能。

A着眼“顶层设计” 建设高效能治理引领区

到2025年,全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不低于85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办理量达80件/年,以行政裁决决定方式结案的案件数年平均增幅超过20%,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92%,维权援助和调解案件量超600件/年,新增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构不少于6家、市级以上“正版正货”街区(行业)超过10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达到5家以上……

这是《南京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中明确的建设目标,也是南京知识产权建设进程中的阶段性标杆!攥指成拳,凝心聚力,顶层设计的高标准、高起点,为南京建设知识产权高效能治理引领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起草《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8年)》文件,出台《南京市关于推进商标品牌建设的意见》,印发《南京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在深入推进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区域协同保护的同时,结合试点示范创建工作,南京建立健全市级部门合作共建、系统条线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区域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以“大项目+任务清单”的方式,在整体协同推进的基础上,助力各区打造“一区一品牌、一局一特色”。

B推动“价值攀升” 建设高质量创造标杆区

知识产权是知识资产、智慧财产,更是企业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南京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计划,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在第24届中国专利奖中,南京市获金奖1项,银奖2项,优秀奖23项。首届江苏专利奖评选中,南京获奖项目数也位居全省第一。

此外,南京还通过试点示范工作,持续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搭好平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5家,试点县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1家,试点园区2家。南京市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雨花茶)。据统计,自2004年“雨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批后,茶园由不足1万亩发展至目前的6万亩,年产量达800吨,直接年产值约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30亿元,其中生产企业约50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已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38家,占雨花茶总生产企业数量的76%,年产值约4亿元,占总产值的80%,“雨花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年使用量约27万枚。

C释放“运用效益” 建设高效益运用典范区

2023年11月,江苏省专利(成果)拍卖季南京专场活动现场热闹非凡,21项专利(成果)成功签约转化,签约金额达到1.44亿元。2023年专利(成果)拍卖季期间,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网江苏电力等百余家单位的3000多项专利(成果)精彩亮相,南京地区成交金额位列全省第一。

为了充分释放知识产权的“运用效益”,南京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现了全市主要高新园区“全覆盖”,2023年共推动达成1655件次专利开放许可;专利拍卖签约金额1440万元;专利转让许可15949件次,知识产权运营交易登记合同3827项,交易金额121.02亿元。全年共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99.17亿元,质押项目803件,挂牌发行全国首单市场化增信的“鼓楼智汇”ABN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同时,南京在全国率先支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创造,2023年获批3家国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4家单位获得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立项,均居全省首位。全市贯标合格企业1800余家,培育614家市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10家,高价值专利组合32项,专利导航实验区18个。全市地理标志商标累计2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件,其中两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南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专利导航助力产业创新协同联动新模式”被国务院作为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D加强“协同共治” 建设高水平保护示范区

2023年7月,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多媒体审理庭,由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现场连线,联合审理的江苏省首例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和无效宣告案件现场,双方就争议焦点展开了充分辩论。案件最终成功办结。

据统计,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结案228件,罚没款570.06万元;办理专利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1件;共接收委派调解案件261件,组织调解123件,72件调解成功,调解成功率达58.5%;快速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743件;监测处理137条海外涉企动态信息,向31家企业发放维权援助补助250万元。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年累计接收专利申请预审5323件,预审合格4023件,平均预审周期3.81天,备案主体4204家。

近年来,南京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加强协同保护,加强“两法衔接”,强化纠纷行政裁决,强化“诉调对接”,全面建设高水平保护示范区。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健全社会共治模式,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加强区域协同保护,签署《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合作协议》《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合作备忘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格局;深化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南京分中心建设;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印发《南京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牵头制定的《专利申请预审规范》作为江苏省地方标准发布并推广;建成“1+13+N”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实现“市、区、街镇”全覆盖;高标准建设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申请预审服务领域全覆盖,并创新开通专利申请集中预审服务……

去年9月,徐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作为玄武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组织,联合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由商标和商号权利冲突引起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调解工作组与当事双方的某国际著名家电品牌企业和区内某外向型企业多次沟通,结合双方商标、商号使用权情况和前期调查情况,厘清纠纷事实、梳理法律依据、分析相关利弊、提出可行方案。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快保护”。

E优化“集成服务” 建设高标准服务样板区

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设计、其公司制作的“福寿三多”绒花作品被电视剧《延禧攻略》采用,在获得市场热烈反响的同时,也遭遇到繁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维权中深受“取证难、赔偿低”的困扰。秦淮区知识产权工作站将其列入“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对象”,主动服务,并配合赵树宪针对这起诉讼案件有效收集、固定证据。2023年11月,赵树宪在该起案件中胜诉,获赔经济损失及维权支出的合理开支共计12万元。

作为在全省率先建成知识产权工作站的城市,南京积极开展“线上云”+“线下站”沉浸式服务,打造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制定的《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站建设服务规范》已作为南京市地方标准颁布实施,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站共组织数十场培训讲座沙龙,服务经营主体2000余个(次)。

此外,南京还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建成南京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多门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一窗通办”,成功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在位于万谷硅巷一楼的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申报、作品著作权登记、知识产权分析、维权援助、纠纷调解、海外维权、公益培训等知识产权办理服务,以及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辅导服务都可以“一站解决”。

与此同时,南京的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也走在全国前列,2家外国专利代理机构驻华代表处已在石城落户。江宁区还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持续开展的代理机构“蓝天”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规范执业,也为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助力。

F丰厚“文化氛围” 建设高品质人文集聚区

《二〇二三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已经于4月25日发布,这也是南京连续21年向海内外发布白皮书,这不仅是南京知识产权保护进程中的一篇篇“年度小结”,也是南京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中的一个个坚实步伐。

向全社会发布白皮书,深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发展成就宣传;高标准举办第五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多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交流;全方位打造高质量知识产权干部队伍,南京代表队在首届江苏省知识产权系统法律知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公益培训,依托6个培训基地,2023年培训各类知识产权人才超过5000人次;发挥南京特色的线上“宁知堂”课堂和线下“宁品汇”沙龙品牌优势,组织开展“企业家下午茶”、知识产权新春游园会等活动;结合南京知识产权工作云“宁知驿”,创新开启“线下集章”+“线上学习”模式,市民和游客可以在18家非遗传承及老字号门店集章打卡,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的传承和创新……随着全市知识产权文化和创新文化的持续丰厚,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正在日益增强。

“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这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定位,而作为新质生产力关键要素的知识产权,必将在这一定位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释放更强劲的动能!南京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更多的“知本”和“资本”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京:“1”→“100”,全省第一!
...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创新禀赋优异,截至2023年底,有效发明专利量、万人发明专利
2024-04-26 09:56:00
服务企业获得市场和融资,江苏为新质生产力装上“加速器”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家面对面调研企业,了解实际需求 受访者供图(下同)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见习记者 王海平 南京报道“ 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不到一
2024-07-16 16:08:00
...南京的经济发展服务,12月12日,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主办了2023年南京首届专利密集型产品推介会暨“双新”产业链融合对接活动。本次对接活动吸引了约100家
2023-12-14 00:44:00
我市多项知识产权指标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发明专利成“红利” 产业强市有支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 通讯员徐彩和刘成2月26日,先声药业的重要关联企业先博生物细胞治疗创
2024-03-12 07:14:00
建行南京分行:靶向施策赋能成长期科技企业拔节生长
...科技金融”大文章,进一步提升服务科技企业能力,深化知识产权融资赋能,积极推进专业化投贷一体化服务,持续加大地区成长期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南京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截至目
2024-07-31 17:49:00
江苏南京:专利“增产”,释放创新“红利”
...、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成为城市创新活力的荣誉见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正成为城市创新的“增产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根基。开拓创新蓝海,宁企专利打破国外垄断一根长长
2023-06-29 08:05:00
...新大讲堂第一期培训活动在南钢集团举办,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戚湧教授围绕“数字经济下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保护”主题,与120余名一线产业工人一起进行了深入探讨。培训结束后
2024-04-14 07:37:00
...文转自:南京晨报8月2日,记者从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南京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25112件,继去年在全省率先突破10万件大关后,持续在省内领跑。
2023-08-03 00:04:00
...,也是制定《举措》的先发优势。近年来,该院依托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南京国际商事法庭、南京破产法庭、南京环境资源法庭、江北新区法院自贸区法庭、玄武区法院西南低山丘陵区域环境资源法
2024-06-21 08: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