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京:“1”→“100”,全省第一!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6:00 来源:南京日报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

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创新禀赋优异,截至2023年底,有效发明专利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多项知识产权核心指标居全省第一。

让专利出“书房”进“厂房”,南京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创造转化新模式、新思路,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3年南京专利转让许可15949件次,知识产权运营交易登记合同3827项,交易金额121.02亿元。

抓“痛点”

下“书架”上“货架” 让“创新源”与“产业链”相见

聚氨酯被喻为“第五大塑料”,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电子、医疗、建筑等领域。南京工业大学郭凯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聚焦“生物基聚氨酯材料”研发,获授权发明专利41件,构建了以 “一种植物油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核心专利的高价值专利体系。

南京:“1”→“100”,全省第一!

受访者供图

“我们围绕专利布局、技术二次开发与应用、工艺创新、装备研发等环节,逐一打通专利产业化各堵点,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全链条的专利集群,加速‘专利-产品-产业’进程。”南京工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技术成果,已经先后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了生物基聚氨酯防腐涂料、硬泡、软泡和胶黏剂的开发、绿色制造及现实应用,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比如,我们与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完成生物基聚氨酯防腐涂料在风电防腐、桥梁高架防腐等动态防腐领域的卡脖子应用突破,在越南薄寮海上风电和我国白马湖大桥、312国道南京绕越段改扩建等桥梁、高架路工程上均有使用。”

高校是创新的策源地,作为“创新源”,在基础研发、前沿技术研究方面具备优势;而作为“市场源”的企业,更擅长将新技术与市场对接,加快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市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立足园区、企业产业升级技术需求,在供需两端联合发力,加速推进专利转化。

南京大学校企协同创新打出专利产业化组合拳,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先后转化钙钛矿叠层电池用关键材料与器件制备相关专利十余项,转让总金额近1700万元,并成立产业化公司,经过数轮融资、投产,公司150MW钙钛矿光伏组件项目于今年1月竣工出片;

南京:“1”→“100”,全省第一!

李志裕教授团队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中国药科大学李志裕教授团队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出的黄酮类活性化合物,围绕此研究申请的4项专利,以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南京芩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开发抗肿瘤1类新药,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并进入审评阶段;

南京工程学院围绕环保型热塑性塑胶跑道集成技术,与江苏瑞弗橡塑材料有限公司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授权专利18项,其他知识产权22项,并协同推进专利产业化,累计创造产值超过15亿元……

一项项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了“货架”,实现了“创新源”与“产业链”相见,专利正转化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源源不断的现实生产力。

疏“堵点”

“铺路”“搭桥”“牵线” 让供需对接更顺畅高效

专利下“书架”上“货架”,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际上却要历经资源匹配对接、成果价值评估、投融资等诸多庞杂的过程。

“专利产业化是一个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高校院所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是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重要源头,但是受技术成熟度、中介服务市场还不够发达、管理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专利转化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专利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一面是科研成果“藏在深闺无人识”,一面是企业 “众里寻他千百度”,供需不对称是专利转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迫切需要我们统筹各方资源,搭建专利转移转化的桥梁,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

南京:“1”→“100”,全省第一!

当前,南京全面构建了“一核两翼多平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聚焦我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布局建设15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多渠道铺路搭桥牵线,让企业的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的研究成果实现高效对接,促进高校院所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南京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优势。

南京:“1”→“100”,全省第一!

专利密集型产品推介会上,高校与企业开展专利技术成果推介交流。主办方供图

“学校的研究关注前沿性,企业关注价值,我们要将前沿的技术和企业的难题进行融合,兼顾双方的优势,促进相互的融合和转化。”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总经理王立辉告诉紫君 (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近年来,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功运作了一批千万级的重大产学研合作案例,学校专利转化数量与转化率逐年上升。以“新一代分布式光储逆变器技术”的转化为例,东南大学创新采用“现金+股权”模式,实现了专利所有权价值和商业价值分离,在既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属性的基础上,减轻企业运营压力、支撑成果的价值发挥。

生物医药领域存在研发创新市场引领不足、创新产品前端研发独立运行,而后端市场产业化应用困难,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新药品种尚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等切实痛点。中国药科大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主任孙立冰向紫君介绍,运营中心面向国家和地方生物医药产业重大需求,通过产学研联动,将“创新源”与“市场源”紧密结合,构筑了一条生物医药领域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工程放大到产业化的完整技术转移链,建立了具有药大特色的专利成果运用转化管理体系。学校一批专利成功转化,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创新动力。

攻“难点”

盘活存量专利 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如果说高校院所的研发是“0到1”,那么专利转化就是“1到100”,创新研究要从“论文”里走到“车间”里,变为现实生产力才最有意义。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

❖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五部门也联合印发了《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

❖2024年2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转化的文件、行动、计划正在密集出台和开展,释放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强烈信号。

南京:“1”→“100”,全省第一!

主办方供图

“这几年,我们非常重视专利产业化工作,持续搭建平台、举办活动促进专利加速转化,比如去年举办的专利拍卖季南京专场活动,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三个产业发布供需信息对接,21项专利(成果)当场成功签约转化,签约金额1440万元。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 人表示,我市也在制定专利转化运用相应的落实举措,目前正在开展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对存量有效专利进行盘点评价,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企业需求进行匹配,为更好地开展专利转化工作建好坚实基础。

南京:“1”→“100”,全省第一!

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京江北新区供图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依托产业运营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多个平台,拓展高校、科研单位、企业间产学研合作对接渠道,探索建立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机制,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更多的知识产权产业运营中心、服务机构,探索专利转化运用服务新模式,持续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提供高质量、“定制化”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推广、经纪等运营转化服务,引领更多的专利成果从“书房”走入“厂房”,更好地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南京:专利“增产”,释放创新“红利”
首届江苏专利奖南京获奖数全省第一专利“增产”,释放创新“红利”南京依维柯生产车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凯黄琳燕通讯员孙凌蓝元雯一个长
2023-06-29 08:05:00
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自获批以来近60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被复制推广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8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自获批以来,按照国家赋予的
2024-08-31 09:26:00
...第一、全国前列发明专利成“红利” 产业强市有支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 通讯员徐彩和刘成2月26日,先声药业的重要关联企业先博生物细胞治疗创新药物产业化基地项目签约
2024-03-12 07:14:00
...效落地转化。9月22日,2023年江苏省专利(成果)拍卖季南京专场暨知识产权运营赋能江北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来自南京地区高校的21项专利(成果)成功签约转化,“变现”
2023-09-23 11:14:00
知识产权赋能,服务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视觉中国供图 4月22日,2024年南京知识产权宣传周正式启动。 发布南京市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和试点揭牌、启动雨花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
2024-04-26 09:56:00
...者11月9日获悉,在近日举办的江苏省专利(成果)拍卖季南京专场活动大会上,参会者成功签约转化21项专利(成果),签约金额1440万元。据介绍,该专场活动围绕专利拍卖和开放许可
2023-11-13 02:27:00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8月2日,记者从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南京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25112件,继去年在全省率先突破10万件大关后,持续在省内领跑。全
2023-08-03 00:04:00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南京共有26个项目获奖,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项目“HIV感染的肽衍生物融合抑制剂”
2023-07-25 07:16: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人民网南京1月12日电 (王丹丹)12日上午,南京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市长陈之常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陈之常在《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
2025-01-12 17: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