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自成为何能从潼关惨败翻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8 14: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末忠烈纪实》中记载了很多忠义之士。有着全家满门殉国的孙承宗,也有着战死连尸体都不能收的卢象升。还有《大明劫》中曾经把李自成打得满地找牙的孙传庭。尤其是潼关南原之战里。但是仅仅不到5年,孙传庭便在柿园之战中被李自成打得一泻千里。那么为何孙传庭突然就不行了呢?本文就从历史文献中来解读这一现象。

潼关南原之战

高迎祥死后(详见《诸葛亮都没敢用,没兵没粮却敢奇袭子午谷?明末闯王就此被抓到北京剐了》),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处境日益艰难。到了崇祯十年三月,为了彻底剿灭流寇。崇祯启用了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企图用此方法彻底镇压起义军。

这个战略的内容是想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是谓十面之网。然后以洪臣畴为总督、熊文灿为总理,二臣督办此军务。战略的中心思想是将流动作战的农民军堵截并包围,然后加以消灭。除此之外,杨嗣昌还在兵力和粮饷上积极筹备。计划再增兵12万。增加饷银300万两。

这些措施从军事上看还有相当有作用的,但在经济上则是饮鸠止渴。因为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彻底消灭起义军,巨大的经济压力会先葬送明王朝。③杨嗣昌也明白这一点。于是把崇祯十年十二月至十一年二月这三个月作为期限。这项计划一开始在杨嗣昌的督师下,各路明军加强围剿。特别是在崇祯十一年的正月,在湖广一带的起义军首领刘国能率部归降。

在此良机下,左良玉击败了张献忠,张献忠不得已也只得诈降。这样一来李自成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在明军的围堵下只得率残部经秦岭退往陕西老家碰碰运气。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次面对的将是刚刚灭了高迎祥的洪承畴与孙传庭。

此时,孙传庭认为歼灭“流寇”的最佳时机来到了,当即准备进入汉中围剿,就算围剿不了,也要困住李自成部。但这个时候却收到了洪臣畴的书信,洪臣畴认为在汉中秦岭,根本提供不了部队的补给。

地形上,秦岭是南北纵向连接陕西与四川,但是这两个方向明军都防守严密,李自成部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并且还判定李自成会再次越出秦岭,出秦岭之后一定会前往河南,因为此时西面的流寇基本扫清,但是中原地区的“流寇”却日益猖狂,李自成一定会前去与他们汇合。而要去汇合,那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潼关。所以洪臣畴建议孙传庭与其去秦岭围剿,不如在潼关设伏。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李自成打听到河南地区有些诸如革里眼、左金王、老回回之类的“友军”时,当即决定与其困在秦岭,不如主动出击,只要打出潼关就可以和“友军”汇合,到时候可能还会有生路。于是,孙传庭在潼关附近的南原开始布防,就等李自成前来送死。为了尽快达到这一目的,洪臣畴也命令曹变蛟率军深入秦岭有意识地驱赶李自成往潼关方向。

而孙传庭自从到任陕西以后就开始对潼关重新进行了整修。所以此时潼关不仅是关城固如金汤,孙传庭还在南面的平原修筑了北中南纵向品字形的三座大型壁垒。每一壁垒相距十里,驻扎士兵两百人,又每隔三里设一个堡墩,每堡墩驻扎士兵二十人,这些步兵都配有火器。

这些壁垒、堡墩其主要用途是要在遭受敌军全面进攻时作为防御依托,同时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所以这三座大型壁垒不仅使得明军可以在平原上获得易守难攻的地利优势,甚至可以说是攻守兼备。只不过对于精于伏击的孙传庭来说,光靠这些壁垒、堡墩,显然远达不到全歼敌军的效果。因为面对敌军如何诱敌,诱敌成功后,就算敌军进入伏击圈,若不能就地全歼,敌军往东,突围,又该如何,这全是孙传庭所需要考虑的。

所以当洪承畴大军赶到以后,孙传庭明白了时间的紧迫,他们必须快速而彻底地消灭西北地区的最后一股“流寇”,而率领这支“流寇”的则是在黑水峪被他击败的高迎祥下属李自成。于是会合的明军,除了孙传庭自己在以南原为作战核心区域布防以外的同时又在西起孟塬(今华阴),东到阌乡(今灵宝)的丘陵中又增加了东西两道防线。而东面的防线则由洪臣畴亲自领三边精锐沿着禁沟的十二连城将军队展开呈纵向,并将主力埋伏在了兰草川(今段草湾)。

到了十月初,李自成也终于赶到了潼关。在赶到了潼关之后该从哪里突破李自成有两个选择:

1.从潼关关城正面突破。

2.从潼关南面的平原地带突破。

对于攻打潼关关城,相信李自成他很明白,凭自己手上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攻破潼关关城。那么只能从南面平原突破,或许还有生机。

开战当日凌晨,李自成并没有急于继续进兵,因为当他发现在南原的中心地带,明军修有三座壁垒及众多堡墩可以为依托,可攻可守,如果硬攻,可能会遭到北面潼关关城守军以及南面兰草川明军的夹击,而兰草川附近,并没有发现防御工事,所以进攻目标就定在了兰草川。

只不过,当李自成发起攻击以后,早就埋伏在此的尤世威、傅庭、曹变蛟等人立刻将其包围,最终,李自成在身边仅剩不到二十人的情况下,被一路追杀至秦岭的商洛山。

此战,也就是孙传庭最著名的潼关南原之战。只不过参战的明军是西北边军主力,并非孙传庭单独作战。而正当西北局势趋于稳定的时候,此时的洪臣畴和孙传庭却接到了立刻进京勤王的消息。⑭因为此时清军第4次攻破边关,在关内各处烧杀抢掠并对北京城造成了严重威胁。

入京勤王,反被下狱

到了十一月,京师已经告急。本来杨嗣昌上奏崇祯洪孙二人,一人留守关中,一人勤王即可。偏偏崇祯非要令二人一同进京勤王。

初二,孙传庭行至平阳县,初九至徐沟镇(今太原),此时接到消息,清军已经打到了真定与保定附近,崇祯急令前往救援。孙传庭便只得改走井陉(韩信灭赵之战地)。十八日,孙传庭抵达获鹿(今石家庄),又接到告急文书。十九日晚,孙传庭赶到以后,不等军队休整,立刻向清军发起了进攻,清军稍稍退去。

次日,孙传庭与真定守军汇合,清军也重新集结,双方在真定城外野战,激战从日出直至日落,明军在兵力优势的条件下终于将清军击退。清军向南后撤十里安营扎寨,准备来日再战。但孙传庭在亲自勘察了真定城南的地形后发现清军安营处杂草丛生,当即发动了火攻,清军大营起火后只得继续向南退去。

就这样,孙传庭在真定从十九日一直坚守到了二十二日,直到卢象升的援军赶到之后,他才北上前往保定休整部队至十二月初三。此时崇祯下旨,升孙传庭为兵部左侍郎,会同卢象升、左良玉围剿清军,孙传庭接令后便在初五从保定南下。

不料几天后卢象升战死于巨鹿。二十七日,崇祯只能命孙传庭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接替卢象升总督各路援军,并赐尚方宝剑,命他立刻前去围剿清军。但因为前次卢象升兵败,孙传庭此时已经成了孤军,根本不可能前去围剿。

到了三月,清兵满载劫掠品北归,关内各处却惨遭劫掠。⑲尤其是孙承宗在高阳被俘杀,⑳而在山东,清军更是屠杀了超百万之众。诸臣怕被问罪,便联合起来弹劾杨嗣昌。对此,杨嗣昌深感不安,只得多次上奏认罪,奇怪的是,此次清军入关劫掠,崇祯问罪多人,甚至在有人拿崇祯二年的袁崇焕来影射杨嗣昌时,崇祯居然连弹劾之人一起问罪。却偏偏放过了杨嗣昌。

但这样的举动却间接造成了孙传庭被下狱。

因为此时明廷各处兵马勤王,刚被平定的“流寇”再次揭竿而起。孙传庭只得向杨嗣昌建议回陕。但是崇祯却命其在保定练兵。孙传庭只得写奏折请杨嗣昌转呈。杨嗣昌却怀疑孙传庭要在崇祯面前弹劾自己,便令来人退还奏折。孙传庭只得直接上奏,说自己耳疾。杨嗣昌得知后便弹劾孙传庭。崇祯大怒之下令巡按御史杨一俊核实真伪。杨一俊奏报孙传庭系真聋非托疾。结果,崇祯居然匪夷所思地将孙传庭与杨一俊一起革职。然后无端将孙传庭下狱。

而孙传庭的下狱,也再次给了一直躲在秦岭商洛山里的李自成机会。

柿园之战

到了崇祯十三年的年末,李自成巧妙利用了左良玉与杨嗣昌的矛盾,选择从武关道突入,并且一举攻破了武关,从而进入了河南境内。这样的举动使得中原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崇祯十二年与十三年间,河南连续遭遇旱灾,各处都出现了“人相食”的惨景。㉘再到崇祯十四年初,李自成攻克洛阳,张献忠则攻克襄阳。

同年十一月,崇祯升原陕西巡抚汪乔年为三边总督,命其东出潼关,会同左良玉围剿“流寇”。然后在崇祯十五年正月率军出关,结果由于贺人龙等人不战而逃,导致了汪乔年兵败被杀。

不久之后,松锦会战结束,明军惨败,洪承畴、曹变蛟、辽东将门祖氏多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无人可用的崇祯终于想起了被下狱的孙传庭。

崇祯十五年二月,此时李自成围攻开封,崇祯只得命孙传庭统兵救援。到了开封,城围已解。但是因为汪乔年已死,崇祯便令孙传庭代汪乔年总督三边。到任之后的孙传庭先是稳住了先前的旧部:当地将门的贺人龙,但是到了五月便与巡抚张尔忠将其诱杀。因为此人多次阵前逃跑,导致了明军的多次溃败。

斩杀了贺人龙以后,孙传庭开始日夜练兵。到了七月,李自成再围开封,崇祯急令孙传庭救援。孙传庭想以新兵尚需操练为由拒绝,无奈崇祯派宫人苏京为监军前来催促,孙传庭被逼无奈只得出兵。

九月,传庭率主力出潼关、李自成在听闻是明军主帅是孙传庭后,即亲自率军迎击,而传庭此时听闻开封已经攻破,只得转进南阳。十月中旬,双方会战于郏县。孙传庭以牛成虎为先锋,左勷为左军,郑嘉栋为右军,高杰为中军,设下三道埋伏后派牛成虎前往诱敌,牛成虎接战不久即佯败,李自成挥兵追击,结果落入孙传庭的伏击圈,被明军追杀三十里路至塚头镇。

李自成见兵败如山倒,只得把各种军用物资丢弃,想以此来堵塞道路,没想到的是明军居然“见财如盗”般的开始抢夺物资。就在此时,罗汝才的援军赶到,见到明军阵型混乱,李自成便趁势发起了反击。明军仓促应战,结果大败。此战中,左勷、萧慎鼎率先溃逃。剩余部队伤亡惨重,将官被斩杀七十八人。就连孙传庭的副将孙枝秀和参将黑尚仁也被俘杀。

战后,孙传庭将带头溃逃的萧慎鼎斩首。而左勷因是左光先之子,便罚了他上缴两千匹马。明军在溃败的一路上,连遇暴雨,粮草无法送达。只得以青柿充饥。因此,此战也被称为“柿园之战”。而李自成此战再度落入了孙传庭的伏击圈,战死精锐八千余人。虽说取胜,但也是场惨胜

之后的时间里,孙传庭只得“龟缩”于潼关,再练新兵,并屯田督造器械。但因为督工甚急,当地士大夫竟然上朝对其弹劾。与此同时,李自成等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罗汝才与李自成内讧被杀,部众被其兼并。五月,李自成定都襄阳,并攻打郧阳,孙传庭派高杰救援,将其击退。但是李自成定都襄阳的举动彻底激怒了崇祯,而孙传庭屡次被崇祯督令出兵之后,只得踏上了最后的征程。

由此,明末中原的最后一场会战:汝州会战拉开了序幕。大明王朝也即将走入历史的尘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传庭手握十万精锐之师,为何会被李自成打的全军覆没?
...六年,孙传庭尽起三边精锐之师共十万出潼关、赴河南同李自成决战。此战,孙传庭原本有很大概率可以取胜,但是由于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孙传庭一意孤行、李自成部署得当,孙传庭先胜后败,全
2023-01-12 22:24:00
孙传庭败死潼关,是崇祯一手造成的
...过黄河,经山西绕道至陕西潼关,试图固守潼关,以阻抗李自成杀回关中。李自成农民军在汝州取得大捷后,趁势攻取中原诸州县,接着就向潼关席卷而来。对明朝军队来说,孙传庭惨败于汝州就像
2023-10-10 22:23:00
...军,孙传庭日夜加紧整肃军务。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围了开封,崇祯帝连催孙传庭火速出关入豫。孙传庭则上疏回复:“兵新募,不堪用”。但心急如焚的崇祯帝不加理
2023-10-22 17:22:00
孙传庭:从崛起到覆灭的命运
...大明劫》2013年10月25日上映,影片主要讲述了崇祯15年,李自成进攻开封,再加上当时瘟疫横行。明朝名将孙传庭与名医吴又可分别誓死抗击外寇与瘟疫的历史故事。戴立忍、冯远征两
2023-12-06 14:27:00
为何说潼关南原之战是李自成的至暗时刻
...抚孙传庭俘虏并杀害。高迎祥死后,残部归其生前的部将李自成统辖,李自成为新的“闯王”,并扛起了推翻明朝统治的大旗。不同于草莽出身的高迎祥,李自成本是正规明军军官,因为崇祯裁撤驿
2024-04-02 19:51:00
明朝最精锐的部队,最能打的将领就是孙传庭
崇祯十六年三月,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自称“新顺王”,同时对军队进行整顿改革。此时的李自成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想活下去的流民,他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推翻明朝,建立自己的王朝。消息传到
2023-08-29 13:24:00
明朝孙传庭的故事
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局势危急。崇祯派人去狱中,释放被关押3年之久的孙传庭,让他督师西北。孙传庭:“只需要五千兵马,足以荡平闯军”,但孙传庭输给了“粮食”。孙传庭,山西代县
2023-08-22 06:55:00
两年间他四过潼关,以寇入以帝出,又以帝入以寇出
...两年之内就完成了,他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皇帝李自成。李自成的身世大家基本都了解,十几年间,从被裁撤的驿卒到大顺皇帝,而他人生的最后两年,则像坐了过山车一样的刺激,两年之
2023-02-21 19:38: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扛起“剿灭李自成”这口大锅。大概直到这时,崇祯帝依然没弄明
2024-06-01 08: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