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魏三直臣刚亮公正直言劝谏,能和西汉谏臣汲黯相提并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07:40: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志·卷二十五》是辛毗、杨阜、高堂隆三个人的合传,陈寿在最后评价他们“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亚乎汲黯之高风焉。”意思是说,这几位曹魏大臣刚亮公正,敢于直言劝谏,可以和西汉谏臣汲黯相提并论了。

曹魏三直臣刚亮公正直言劝谏,能和西汉谏臣汲黯相提并论

辛毗拽曹丕衣服

辛毗(?~235年),字佐治,颍川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从这个籍贯上可以看出,辛毗也是出身颍川士族,和荀彧、荀攸都是同乡。辛毗还有个哥哥叫辛评,辛毗在袁绍起兵反董时,跟随辛评一起去河北投了袁绍,之后辛毗就跟在哥哥辛评后边打酱油,后归于曹操。

夺嫡之争时,辛毗坚决按照嫡长制支持曹丕。曹丕称帝后,辛毗被赐爵关内侯,任侍中。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想从冀州迁徙士家十万户到洛阳。当时连年干旱,蝗灾肆虐,中原大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群臣都认为在饥荒之年不宜这样做,魏文帝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担任侍中的辛毗坚决反对,再次劝谏,想让曹丕收回成命。曹丕十分生气地对辛毗说:“我不想和你谈论此事。”辛毗从容地说:“陛下既然不认为臣不肖,让臣随侍左右。密室之议,朝堂之论,为臣都应该切问应对,拾遗补阙,陛下怎么能不同臣下商议?何况臣所谈论的并非个人私事,事关社稷安危,臣不能不说!”

曹丕无言以对,站起来要回后宫,辛毗拉住他的衣襟不放,魏文帝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过了一会儿,他火气稍消,又出来责问辛毗:“佐治,你为什么要苦苦地同我作对呢?”辛毗诚恳地说:“在这种饥荒年月,强行把他们迁徙到河南,没有粮食来救济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心怀怨恨,失去人心,因此我不得不力争陛下收回成命!”自此“辛毗引裾”成为一个有名的历史典故。杨阜直言劝谏曹叡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从籍贯上看他和姜维是老乡,凉州本地士族出身。杨阜最大的功绩就是把马超从凉州赶跑,“杨阜借兵破马超”的桥段基本还原那段历史,后杨阜因功被封关内侯,后进京为官,每当朝廷会议大事,杨阜总是侃侃而谈,以天下为己任,反复谏诤。

曹魏三直臣刚亮公正直言劝谏,能和西汉谏臣汲黯相提并论

魏明帝曹叡经常戴着绣帽,穿着半袖的缥绫衣服。杨阜就问他:“这是行得什么礼仪呢?”明帝默不作答,但是后来不按礼法穿朝服就不敢再见杨阜,迁任将作大匠。魏明帝大兴土木,选美女以充后宫,还不断出宫到禁囿中巡猎。这年秋天,一场大雨,加上罕见的雷电,竟劈死很多鸟雀。杨阜引经据典,直言劝谏曹叡。

明帝在许昌营建新宫,又在洛阳修建宫殿观阁,杨阜上疏说:“尧居茅屋而天下安居,禹住低宫而百姓乐业。夏桀修筑璇室、象廊,商纣建造倾宫、鹿台,结果亡国丧身;楚灵王因为修筑章华台,结果身受其祸;秦始皇营造阿房宫,结果殃及儿子,二世而亡。凡是不顾惜老百姓只图自己快活的人没有不自取灭亡的。陛下应当效法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吸取夏桀、殷纣、楚灵、秦始皇的教训。”

曹魏三直臣刚亮公正直言劝谏,能和西汉谏臣汲黯相提并论

曹叡广采众女,杨阜上书要求那些失宠宫人出宫,于是召集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御府吏恪守过去法令说:“这是秘密,不能泄露。”杨阜大怒,对这个官吏处以杖打一百的惩罚,并训斥说:“国家从不把九卿排在国家机密之外,难道还有让小吏知道的秘密,而不让九卿知道?”明帝闻讯后更加敬畏杨阜了。

曹魏三直臣刚亮公正直言劝谏,能和西汉谏臣汲黯相提并论

高堂隆临终犹谏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今山东新泰)人,西汉经学家高堂生的后代。黄初三年(222年),高堂隆被任命为平原王曹叡的王傅,从这个意义来说,高堂隆是曹叡的老师。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任命高堂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

作为皇帝之前的老师,高堂隆还是比较受曹叡尊敬的,所以一开始高堂隆的建议,许多曹叡都采纳了。但在青龙(233年-237年)年间,曹叡开始大兴土木,兴建宫殿、高台等各种建筑,高堂隆则开启了“一直劝谏”的模式,《高堂隆》传绝大多数篇幅,都是高堂隆劝谏曹叡的上疏,可惜曹叡后期听不进去。

曹魏三直臣刚亮公正直言劝谏,能和西汉谏臣汲黯相提并论

晚年高堂隆得病很重,无法写字,只能口述奏书说:“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说:‘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下患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恐怕不久人世。我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一腔忠言没有完全倾吐出来。臣下的赤诚,自然不敢与曾子相比,但还是希望陛下稍稍听我几句善言。

曹魏三直臣刚亮公正直言劝谏,能和西汉谏臣汲黯相提并论

高堂隆临死前的劝谏,是提醒曹叡警惕鹰扬之臣:本朝初上苍曾发出警告,宫里燕子巢穴中发现有一双怪鸟全身艳红,这是帝国最大的奇闻趣事,应该严防猛鹰飞扬的官僚,以免祸起萧墙。我个人建议,最好让诸王在封地内建立军队,像棋子一样在全国星罗棋布,分布在全国重镇,拱卫皇室保护中央,维护首都所在的京畿。

其实看出司马懿有野心的人肯定不在少数,高堂隆作为曹叡的师傅,说话比较直接,明确告诫要曹叡严防鹰扬之臣,并且提出了建议,让曹魏宗室诸王在各地建立军队,以拱卫皇室。先不管这个建议是否靠谱,但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可惜高堂隆临终之言也没有引起曹叡的重视。

曹魏三直臣刚亮公正直言劝谏,能和西汉谏臣汲黯相提并论

明末大儒王夫之曾在《读通鉴论》中说,其实青龙、景初年间,曹魏政权已经岌岌可危。魏明帝曹叡大建宫殿、广采众女、访求神仙、滥用刑罚,当时陈群、蒋济、辛毗、杨阜、高堂隆等许多人曾直言劝谏,可惜曹叡不听,导致曹魏最终难逃覆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9 0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初二年(221年),因为孙权偷袭荆州,斩杀了关羽,所以,刘备征讨东吴,发动了夷陵之战。为此,孙权一度向曹魏称臣,以此来避免两线作战。等到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又不愿意继续向曹丕称
2024-06-29 14:04:00
聊聊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卢毓
...乘,宽容罪情。侍中高堂隆屡次因修建宫室的事情恳切地劝谏明帝,明帝很不高兴,卢毓就进言说:“臣下听说‘君明则臣直’,古代圣明的帝王惟恐听不到臣子指出自己的错误,因此有敢谏之鼓。
2023-06-16 22:13:00
为何李承乾敢在李世民眼皮底下造反
...同样出了问题,他发现李承乾有些荒诞的行为之外,派出直臣在李承乾身边,专门劝谏李承乾。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人先后成为太子的老师,尤其是于志宁、
2024-07-15 16:42:00
...封乐平乡侯。在担任御史大夫、司空等官职时,王朗经常劝谏曹丕让百姓休养生息,而且,在曹丕多次出外游猎后,有时到半夜才回宫。王朗也上书劝谏。在王朗的劝谏下,曹丕于是不再半夜回宫。
2024-07-10 16:16:00
贾诩的真是才能到底如何
...万,水陆并进,想要顺江东下一举平定刘备和孙权。贾诩劝谏:“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2023-06-18 21:06:00
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亲贤并用的重要性
...姓权臣对曹魏的颠覆。对这一问题说的最清楚的是曹魏的直臣高堂隆。景初元年,高堂隆疾笃,口占上疏引曾子之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说:“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忠款不昭,臣之
2023-11-04 14:53:00
...,以司马孚为文学掾。曹植恃才放旷,司马孚总是诚恳地劝谏他,曹植开始并不接受意见,而后却能向他道歉。后来,司马孚又升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孚辅佐曹植,司
2024-06-29 14:03:00
袁盎:为皇帝注入理智的直臣
...敢怼他们——他叫袁盎。袁盎,西汉初期的名臣,也是个直臣,有胆识、有见解,敢言直谏,很有脾气,大名鼎鼎的晁错就死在他的嘴下。除了晁错他还弹劾过很多名人,比如西汉开国功臣周勃、刘
2023-12-28 11:30:00
徐惠:唐朝的才情美人与贤良妃子
...是恩宠有加。徐惠的贤能,更是得到一众大臣的肯定,连直臣魏征都对赞许有加。贞观23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徐惠整日守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前,怀念李世民对她的恩宠,整日茶饭不思,生病
2024-01-16 19: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