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苏发布新一轮综合治理“成绩单”
三十年来最佳 太湖水质首次全年“良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
2月28日,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记者发现,现场发布的江苏2024年治太“成绩单”中,“首次”字眼频频出现。2024年太湖总磷浓度达到2007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湖体水质总体达到Ⅲ类,创30年来最好水平,首次全年达到国家良好湖泊标准。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为3.12,首次提高到“优秀”等级。
内源减负,湖西片区换新颜
翻看历史,无锡所在的湖西区域入湖污染负荷占全省入湖总量的七成以上,昔日“老大难”如何换新颜?“2024年,我们将治理重点进一步向占江苏入湖水量80%以上的湖西片区聚焦,全面开展溯源排查整治。”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祖力亚提·司马义介绍,全省扎实推进上游40条重点河道治理,开展污染源、蓝藻种源“双源齐溯”,对照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一河一策”实施水质提升。2024年上游40条重点河道总磷平均浓度0.095mg/L,同比下降4%。
内源减负,蓝藻打捞是重中之重。在无锡太湖近岸142公里岸线上,分布着83个蓝藻打捞平台、13座藻水分离站。2007年—2024年,无锡累计打捞蓝藻2256万吨,占全太湖打捞量的90%以上,相当于直接从湖体中捞走了6023吨总氮和1511吨总磷等污染物质。
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韩全林介绍,针对湖西片区、梅梁湖等湖区,我省持续实施生态清淤,2007年以来,累计清淤5500万立方米,削减总磷2.4万吨,湖泛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下降。
外控排放,产业向“新”向“绿”转型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湖内的问题,功夫下在湖外。
看工业,2024年,江苏组织流域2万余家涉磷企业全面完成整治,累计削减原料磷使用4000余吨。出台《江苏省太湖流域禁止和限制的产业产品目录(2024年本)》《关于加快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传统产业智能、绿色、协同发展。推进苏州、常州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看农业,江苏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完成农田退水污染核心防控区划定,总面积约188万亩。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具备条件的田块已全面取消直播稻。积极推进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实施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清塘污泥登记备案制度,严防集中、无序排水污染环境。
一组数据彰显出太湖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十三五”以来,太湖流域在GDP增长75.5%、城镇常住人口增长32%的背景下,六大传统行业(化工、电镀、印染、造纸、食品、钢铁)废水排放量及COD、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下降69.4%、74.2%、69.8%、68.4%、67.5%。
生态反哺,乐了游人富了村民
今年1月1日,时隔20多年,苏州无锡两市重启太湖跨市水上游。以无锡管社山为起点,至鼋头渚太湖仙岛、苏州西山岛、苏州漫山岛的三条水上游线路同时开通。当天,苏州太湖新天地—无锡鼋头渚的苏锡线太湖游船也从苏州吴中太湖畔开启首航。目前太湖游轮船票基本实现班班售罄。
呵护太湖守护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正在持续释放红利。曾经“洗脚上岸”的太湖养殖户开起了农家乐、民宿,一到节假日游客蜂拥而至,不仅“一房难求”,特色农产品也不愁销。
发布会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介绍,据统计,2007年以来,仅江苏省太湖流域人口就增加了70万,经济总量增长了3.6倍。“太湖水质经过综合治理,从V类提升到全湖Ⅲ类,这有力证明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有机统一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1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