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古代的人,吃不起饭的时候,不去捉天上的鸟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13: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两天的时候,和家里的大外甥,一块看电视剧,当时看的是一个历史题材,讲的是明朝末期,崇祯皇帝执政的时候,天下大乱。

当时有天灾、有人祸,一些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

然后我的大外甥,就抬起头来看着我,说:为什么古代的人,吃不起饭的时候,不去捉天上的鸟呢?

为什么古代的人,吃不起饭的时候,不去捉天上的鸟呢

如果说吃天上鸟的话,还能填饱肚子,饿死了多可惜。

当时,听到大外甥说完,这一句话之后,其实一阵无语。

但是,从简单逻辑来看的话,天灾人祸只要一发生,尤其是在古代,是没有办法,和老天爷做斗争。

那这种情况之下,不要说天上的鸟了,就是地面上,能够吃到的东西,也都给你吃一个遍。

当然这件事情,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背后其实,还是大有文章可做。

可是,我也总不可能,迎合着我的大外甥,就像某些主持人,曾经说过,你为什么不吃肉呢?

是因为,肉不好吃吗?

为什么古代的人,吃不起饭的时候,不去捉天上的鸟呢

能说出这种话来,咱不知道,人家当时怎么想。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古代真的发生大饥荒,尤其是天灾人祸,去捕食天上的飞禽、走兽,是否可行。

第1点,逻辑上是可行的

在古代的时候,如果真的发生,天灾人祸,尤其是某个地方,天下大旱,一般三、五个月,甚至一两年,都没有下过雨。

那么,以农耕为主要目标的农民,是无法生存。

因为靠天吃饭。

即便到现在,也是这个理,虽然我们可以,人工降雨,通过河流的方式饮水,但是如果天下大旱的话,那么农耕文明,必然会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压。

尤其是在古代,各种科技,都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

为什么古代的人,吃不起饭的时候,不去捉天上的鸟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两种人群,可以规避这种灾难。

一种人群本身就大富大贵,家里面的粮食,都堆的数不清了。

这些粮食吃完,估计也得花个10年20年的,这一部分人,暂且排除在外。

还有一部分人,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如果自己老家,就在大山旁边,那么山里面,各种瓜果蔬菜,或者各种树叶子,也够吃一个月的。

那如果靠近海边的话,可以下海捕鱼,就算是没有捕到,而且就是喝两口海水,也能帮自己,顶个两三天。

所以,对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来说,完全可以生存下去,但这中间,又有另外的问题。

为什么古代的人,吃不起饭的时候,不去捉天上的鸟呢

最大问题在于,靠水吃水的人,是不能随意下海捕鱼的,因为海往往意味着,有大量的盐。

古代的盐铁专营,往往对这一块极其严格,不是谁想捕鱼,就可以捕鱼。

如果,你在捕鱼的过程当中,偷偷带来一大堆的盐粒子,这可怎么办?

这就是抢朝廷的钱,朝廷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为了古代税收平衡,万般无奈,只能出此下策。

再加上,古代如果想要捕鱼,需要有专业的工具。

如果没有专业工具的话,不要说捕鱼了,你就是捕一条螃蟹,都不可行。

古代如果靠山吃山的话,需要远离人群居住,与大自然的抗衡当中,一般以人类弱势为主导,这也是为什么,人类是群居动物。

就比如,你跑到山头上去,山里面如果有老虎、豹子,可能人家,分分钟就能够,把你给灭掉,所以往往需要,一群人居住在一起。

这也就有了,古代城市的原型,正因如此,因福得祸,两者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人群多,需要吃饭的人就多。

为什么古代的人,吃不起饭的时候,不去捉天上的鸟呢

在历史数据当中,我们都能找到,那接下来,唯一没有讲到,就是天上的飞禽走兽。

在古代,捕捉飞禽走兽,有各种各样的技巧。

比如,有一些人,可以通过共建的方式,把天上正好飞过的大雁给射中,再或者,通过设计陷阱的方式,把一些鸟捕捉到。

但是,这种捕捉方式,费时费力不说,很难见到成绩,更重要的是,需要前期投资,如果没有投资的话,想吃到这些东西,难如登天。

第2点,古代的自然灾难频繁

相对而言,古代的自然灾难,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频繁一些,往往是连续出现,而且不受人为控制。

你比如现阶段,连续一年、两年不下雨,那我们可以通过,河流饮水的方式,来让普通百姓灌溉土地。

为什么古代的人,吃不起饭的时候,不去捉天上的鸟呢

但如果,是在古代的时候,那没有任何办法,老百姓就只能死亡,除了有正儿八经的河流,或者能够挖掘出地下水来。

即便是到现在,普通人对抗大自然,也只能通过已有的科技,小困难还可以对抗,如果是大困难的话,连想都不用去想。

还有人说,如果真的发生灾害,可以吃树皮。

古代人口居住,密集程度更大,在某个地方,可能全都是人,那这种情况之下,不要说树皮了,就是树干,估计都能给吃没了。

启示录

面对这样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告诉孩子,因为捕捉不到不能吃。

实际情况是,有一些地方,的确可以,捕捉到飞行走兽,只是成本偏高。

有一些地方,的确可以下海捕鱼,但是一般受严格监视。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来看待这件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14: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愚公移山的寓言意义
...不是一个小困难,是一个巨大的困难。一般人面对困难的时候,常常都会绕道走,绝不会去触碰这个困难。因为从效果来说,触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比如愚公,他想要把这两座山挖走,但是他把
2023-08-08 15:49:00
古代武将为什么都喜欢收义子
...,说白了就是认个干亲、干儿子、干姑娘、干爹之类。小时候看《隋唐演义》时,对第八条好汉、忠心耿耿守护大隋江山的杨林印象比较深刻,但并不是关注他的武艺,而是对他广收义子的行为感到
2023-04-22 14:12:00
晋朝奢侈风气的盛行:从皇帝到臣子,无人不贪
...华山,又以铜铸12根大柱,每柱涂以黄金。刻上各种飞禽走兽,并嵌以无数明珠。273年,他选中品以上文武官员家里的大批女子入宫,仍未满足,次年又选下品文武官员和普通士族家里的大批
2023-11-29 13:56:00
明朝如果没有灭亡,将会走向何方
...300年,那可就不单单是100万人这样简单的。恐怕到了那个时候,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生存下去的机会,所有的资源将会全方位无限度的供给明朝的所有子孙后代,到那个时候就真正意义上是
2024-02-12 06:49:00
西周简史:从武王建国到幽王亡国
...没夜的工作,结果登基没几天就把自己给累趴下来。这个时候,周朝初立,人心不稳,内由商朝余党,外有四方蛮夷危难之际,掉了一口气的姬发托孤给弟弟周公旦,希望他能够辅佐年幼的太子,匡
2024-05-09 19:54:00
开考!狮子,老虎,企鹅,技术圈的这些飞禽走兽你认识多少?
...ub还有个“不吉祥物”——粉红独角兽unicorn当你看到它的时候,意味着GitHub目前是挂掉的状态。是的,看它表情
2023-01-31 09:00:00
汉成帝与张禹:师生情深与权谋之术
...种把戏了,他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还是一次“探病”的时候,师生两个又是闲聊,聊着聊着,张老师谈到了儿女,他说:别人家都喜欢儿子,我不一样,我四个儿子,女儿就一个,女儿才是宝贝。
2023-12-14 19:06:00
...不是他的战功,而是他的死因之谜。李文忠是盱眙人,小时候家庭条件还可以,能吃得饱饭。但是李文忠12岁那年,旱灾、瘟疫双双袭来,母亲病死了。还没等到灾情结束,战争又发生了,父亲李
2024-04-23 20:58:00
东汉历史揭秘:连续天灾下的社会稳定与邓绥太后的智慧
...。相比之下,东汉末年的那段历史,虽然也很困难,但那时候更多是因为人祸。因为地方豪强势力过于强大,土地兼并问题过于严重,最终导致全国开始混战。而在公元106年到公元121年这十
2024-02-20 2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