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新潮·每日一读 | 王圩里,程玉珍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16 20:36: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文 | 王海波

中秋节,王圩里,程玉珍。

临近傍晚,雨脚开始绵密起来,踩在屋顶和门口的谷场上,也踩在屋里人的心上。

程玉珍躺在客厅临时布置的床上,盖着被子和衣服。我坐在床头,握着她的手,忍不住哭了,慢慢平静下来,又笑了。我凑近她的耳朵,轻轻地喊:奶奶、奶奶。她当然听不到,也说不出,她微弱的呼吸,震耳欲聋,盖住了外面的哗哗雨声……

此刻,程玉珍还有意识吗?如果有的话,她在想什么?她会想起17岁的纯真梦想和嫁给爷爷的洞房花烛吗?七十二年的婚姻生涯和王圩里岁月,她含辛茹苦,拉扯大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又怎么舍得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麻烦儿女伺候和照顾?如果那天夜里清醒的话,她会同意她的大子叫救护车去医院吗?

程玉珍决然不会同意,甚至,这一切都是她深思熟虑的安排,她以为,这是她能给予儿女最后的爱。

新潮·每日一读 | 王圩里,程玉珍

摄于1988年 北京

这是有征兆的。

紧挨着的隔壁邻居奶奶,九十出头,病危,9月24日晚饭后,程玉珍去看她,仿佛开玩笑似地说:你先走一步,我后头就来。

一语成谶。

9月25日,程玉珍像往常一样,坐在门前,摘豆角,晚饭后,爷爷去看邻居奶奶,她没去,早早地就睡了。爷爷回来,叫她,没应答,再叫,还是没应答,赶紧叫他的大子。

这个月,正好大伯轮值,一切尽在程玉珍的计划之中。

那夜的雨中,救护车紧急送程玉珍到县医院抢救。26日早上,接到我妈电话,说奶奶住院了,电话大伯,问要不要来南京治疗,大伯说,医生建议出院回家,这把年纪了,就不要再折腾了。大伯无疑是懂程玉珍的。

我说,你们兄妹商量,我尊重你们的决定。

27日,程玉珍出院回家,按习俗,就躺在她大子家客厅临时布置的床上。29日中秋节凌晨我从南京回赶,午后到家。当时,程玉珍还挂着鼻饲,第二天鼻饲也下了。

新潮·每日一读 | 王圩里,程玉珍

抢救以来,除了呼吸,几乎感觉不到她的意识,程玉珍干净利落的沉默,于我们,是无法面对的痛,于她而言,也许是解脱,是得偿所愿。

最初的悲伤后,最后的日子里,程玉珍的沉默慢慢地让大家打开了话匣子。

大伯对程玉珍:一辈子,我没给人下跪过,我给你跪。

我爸排行老二,因为生病,他只会一边流泪一边念叨:我妈,我妈……

三叔哽咽着对我说:这世上,你以后再也没有人可以叫奶奶了。

四叔不善言辞,只是喃喃:程玉珍你太抠了,舍不得吃,舍不得用。

姑姑讲了很多自己小时候的糗事,每一件糗事都离不开程玉珍。

姑父忙里忙外,间歇我们聊了很多表妹的事儿,这大概也是程玉珍的心心念念。

我们几个孙子孙女守着程玉珍的那晚,是出殡前夜,大家是压抑却又平静的,你一言,我一语,你讲被程玉珍夸,他讲被程玉珍打,你讲一件小时候的事儿,他纠正你记忆的错误,或者帮你把这件事还原得更立体……

夜越来越深,记忆拼图中的程玉珍越来越清晰、丰满和生动,与安详躺在客厅里的程玉珍,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图景,在,又不在,不在,又在。生死之间,悲欣交集。

新潮·每日一读 | 王圩里,程玉珍

程玉珍出院回家之后,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娘家的,婆家的,沾亲的,带故的,纷纷赶来……有的念着程玉珍的好,有的数着程玉珍的苦,有的向程玉珍哭诉自己人生的坎坷……这仿佛是平行空间里的程玉珍,熟悉又陌生,程玉珍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她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呢?

程玉珍一生出过两次远门,第一次是坐绿皮火车北上,那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了,当年她的儿女在北京打工。第二次是她的三子开车带她一路南下,南京、苏州、上海绕了一圈,看看儿孙们在各地的家,这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此后,程玉珍就固执地待在王圩里,哪儿也不肯去了,日常照顾,儿女轮流,每月一家,无数个日子里,除了想着这个、挂着那个儿孙,她还在想着什么呢?

程玉珍不动声色地想了很多,比如她一个月前就停了药,比如寓言式地宣告自己的“人生大事”,比如等到10月1日下午最后一拨的孙子、孙媳和重孙赶了回来……当天夜里十一点零二分,程玉珍走了,一切如她自己的安排。

老屋后的银杏掉了一地的果子,玉米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深秋的风掠过,树梢点了点头,像满足,又像告别,很快又静止,仿佛风从未吹过一样。

程玉珍是10月4日凌晨六点一刻火化的,正如三叔说的,以后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人可以叫奶奶了。

顺着烟囱,抬头看,明月高悬,朝霞满天。

新潮·每日一读 | 王圩里,程玉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8年的守护诠释“孝”与“爱”
...肥日报28年的守护诠释“孝”与“爱”——记合肥好人高玉珍“没有老哪有小,晚辈照顾长辈是本分。”这是高玉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今年73岁的高玉珍是肥东县八斗镇大张社区双庙组居民,
2023-11-24 01:24:00
腊八节,安庆97岁老人免费送出两万多份“爱心粥”
...粥的传统习俗。当天,来自安徽省安庆市的97岁的老人凌玉珍带领“仁爱之家”免费餐厅的志愿者,向当地市民和敬老院免费发放香浓可口的腊八粥,超过2万份。凌奶奶91岁高龄时创办“仁爱
2025-01-07 21:54:00
牵手世界的深山“守”艺人
本文转自:贵阳日报潘玉珍(前)与女儿张艳梅在染布。 潘玉珍与顾客的合照。倚靠着窗棂,年近八旬的苗族绣娘潘玉珍,戴上老花镜,拿起绣片,丝线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只见蓝黑色底布上,蝴
2023-07-08 05:35:00
儿媳怀孕,非要我退休带孩子,我给6千请保姆儿媳不同意
...的陈建国起身拉开窗帘,俯瞰着小区的景色。他和老伴刘玉珍早已退休,生活过得悠然自得。两人每天的乐趣之一,就是一起去早市买菜。刘玉珍喜欢挑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而陈建国则习惯性地站
2024-06-14 13:56:00
...师节表彰直播大会上,2023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生深峥玉珍分享的“民大故事”,感动了现场所有师生。深峥玉珍的奶奶查洛是西藏公学(现西藏民族大学)1960级农业专业学生,爸爸平
2023-10-19 10:48:00
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大,如今80%被绿色覆盖
...遏制了沙漠的扩张,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殷玉珍的治沙故事在毛乌素沙地的治理过程中,有一位70岁的奶奶,叫做殷玉珍。殷奶奶家就在沙漠附近,她亲眼目睹了沙漠一点点吞噬着
2024-06-25 14:04:00
老太2年花30万,一包烟100,女儿指责乱花钱,网友:支持老太
...不远,关系一直挺不错。可2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张玉珍就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对她没有好脸色,渐渐地她就不愿意回去了。虽然不回去,可毕竟母女两人还住在同一个村,时不时还会在路上相
2024-03-08 11:07:00
玉珍拉姆:不服输的姑娘,在雪山上飞翔
...泰罗尼亚举行的2023滑雪登山世锦赛上,19岁的中国运动员玉珍拉姆在女子U20组短距离项目中夺冠,为中国队历史性地摘得滑雪登山世锦赛首枚金牌。玉珍拉姆的家乡在平均海拔3600
2023-05-09 16:20:00
老太卖房治病,40年未见的儿子跪求:把房子留给我养老
1王玉珍老太太是湖南人,今年已经75岁了,在40多年前,她32岁时,就跟丈夫因为感情不和离婚。当时,两人有一儿一女,儿子刘康9岁,女儿才7岁,离婚后,女儿跟着王玉珍,前夫就带着儿
2024-03-08 11:0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亲子“吐槽大会” 幽默化解矛盾
“我很认真了,妈妈却嫌我粗心。”“爸爸偏爱弟弟,陪我的时间太少。”孩子们坦然说出心里的委屈,家长认真聆听。10月18日
2025-10-19 17:08:00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
g170801.jpg
2025-10-17 14:29:00
g17011.jpg
2025-10-17 14:29:00
珍爱网观察:快节奏的生活,让爱情正在被“等一等”消磨
“等我忙完这一阵”“等我们条件再好一点”——在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情感表态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感情似乎在“等一等”中渐行渐远
2025-10-17 15:27:00
古稀开启直播路
前段时间,年逾古稀的我,在挚友再三鼓励下,开启人生首场幼升小招生直播。这一次尝试,竟为我推开了一扇新窗,踏上有趣的新旅程
2025-10-17 18:45:00
小保答粉丝问丨男方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16 14:09:00
【天眼快评】江西有“鸡排哥”,贵州有“汉堡姐” 小善举汇成大温暖
近日,贵阳一位经营汉堡摊的老板娘,因一个暖心的举动悄然走红网络。清晨,她刚支起摊子,便看见一个书包歪斜的小男孩站在路边掉眼泪
2025-10-16 15:18:00
恋爱时转的3.8万元,分手后到底该不该还?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亲爱的,我信用卡快逾期了,先帮我周转一下?” “最近学费交不上,你救救我吧……” 恋爱中,一句句看似甜蜜的求助
2025-10-15 15:39:00
珍爱网用户自述:珍爱APP是我们爱情故事里最温柔的注脚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爱情却常常因为忙碌而被搁浅。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叹:身边的圈子太小,遇见合适的人太难。张晨和林可(均为化名)也曾有同样的困扰
2025-10-14 11:58:00
铅山县永平镇中心小学读书活动纪实
暖阳漫进窗棂,将铅山县永平小学阅览室的书架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趁阳光正好,趁阅读意浓,本周,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期待走进这里
2025-10-14 16:02:00
家风在诗句中延续
我从小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大人们总爱边忙活营生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则在前院后院疯跑打闹,满院都是热闹劲儿
2025-10-14 18:26:00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关注心理健康 拥抱幸福人生
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核心使命旨在打破偏见,让“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5-10-13 14:00: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称全家遭网暴向黑粉宣战 本人最新发声
大皖新闻讯 10月12日,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接连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和家人多年来一直遭遇网暴,尤其是近期有人竟对她年仅1岁的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2025-10-13 18:36:00
舅舅的婚期
从我记事起,舅舅的婚礼就被提上了日程。那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舅舅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女朋友是什么?年幼的我完全没有概念
2025-10-13 2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