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莘县农商银行:农民话“丰”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07 16:4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莘县农商银行聚焦农业产业重点领域,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创新产品、下沉服务,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助力辖区农民丰产丰收。

秋月梨“鼓”足村集体腰包

走进莘县大张家镇道东村的梨园,金黄的秋月梨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据了解,道东村在村支部书记张保生的带领下,于2019年成立村集体种植合作社,全村80户村民以280亩土地入股,村民既能以土地入股,也能以资金入股,村集体和社员按股分红。

莘县农商银行:农民话“丰”收

刚栽种的秋月梨果树生长周期较长,再加上村民缺乏种植经验,导致多年不见效益,出现资金短缺,一时难以为继。莘县农商银行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期间,了解到道东村的情况,第一时间上门服务,现场为其量身定制了授信方案,办理了110万元助农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咱这一共是280亩地,每个果子平均7两重,总产量达40余万斤,按3块钱一斤算的话,毛收入不低于120万。况且今年的价格比去年还要好,效益相当可观,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算到收益账,谈到集体收益,张书记满脸笑意。

为保证信贷资金能够精准滴灌到“三农”领域,莘县农商银行加强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访对接力度,根据辖区产业特色和经济特点制定个性化授信方案。截至8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47.55亿元,较年初增加6.96亿元。

黄瓜摇身变成“绿金条”

“今年的优质黄瓜3块多一斤,价格是去年的六倍,卖一次瓜就见‘钱儿’了。”莘县董杜庄镇肖郭庄村肖春海对客户经理说道。

莘县农商银行:农民话“丰”收

今年6月份,莘县农商银行“红马甲”金融服务队来到肖郭庄村宣传大棚升级改造支持政策,肖春海打算再建1座高标准大棚种植黄瓜,由于去年翻新了两座大棚,手里资金捉襟见肘。了解到他的真实想法后,莘县农商行为其发放了20万元的“大棚升级贷”,帮助其解决了资金问题。

“谢谢农商行的优惠政策,幸亏今年把大棚建了起来,下半年黄瓜价格格外高,头轮瓜卖3块钱一斤,一次就买了5000多块,这可是长在地里的‘金条’啊!”据肖春海估计,这一季黄瓜的收益能达到15万元左右,明年再有半年,新建大棚成本就可以赚回来。

莘县农商银行紧紧围绕蔬果产业链,创新“金融+三农”金融服务模式,不断丰富信贷产品,创新推出“大棚升级贷”系列信贷产品,积极对接村“两委”,获取蔬果种植户清单实地走访,进行预授信,有效破解“三农”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至目前,该行发放大棚种植类贷款8236户、13.03亿元。

玉米迎来“黄金季”

又到了收获玉米的季节,金黄的玉米从玉米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秋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机器轰鸣声伴随着农民丰收喜悦的笑声,收获的美景在田野生动上演。粮食收购商陈恒海站在地头翘首以盼。

莘县农商银行:农民话“丰”收

2015年,陈恒海成立了莘县恒海粮食收购站,多年来,凭借着诚信经营的原则,收购站逐渐发展壮大,现有半挂车四辆、铲车两辆,每年流水达3000余万元,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粮食收购商。

在粮食收购旺季,难免会遇到资金紧张问题。由于前期囤的玉米和小麦占用了大部分资金,这让陈恒海为收购5000吨秋粮计划打起了退堂鼓。莘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为陈恒海量身定制了“鲁担粮食购销贷”特色信贷产品,提前为其授信300万元,有效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今年秋粮产量特别高,我打算多囤点,给老百姓尽快变现,有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我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粮食收购的高峰期,不仅保证了收粮的及时性,也提高了农民卖粮的积极性。”陈恒海感激地说。

莘县农商银行不断优化信贷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放款效率,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准确地到达农户和粮食收购商的手中。目前,该行发放支持粮食收购类贷款526户、3.61亿元。(王旭奎 王方方 孙信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7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莘县农商银行强化产业支持,做实走访调研,把好生产脉搏,助力夏收“颗粒归仓”、夏播“应种尽种”。至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33.86亿元,较年初增长6.04亿元,为齐鲁大地提供了
2023-07-30 08:49:00
莘县农商银行:金融活水浇灌大棚产业
...,大棚骨架、墙体全部坍塌,50万株幼苗全部冻死……”莘县凯腾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书见谈起两年前受灾情况仍显心酸。现如今,走进李书见的育苗棚,宽阔明亮,一排排钢管屹立在
2023-09-26 15:46:00
走进莘县大张家镇道东村的梨园里,金黄的秋月梨挂满枝头,长势喜人,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整个梨园弥漫着清香,令人垂涎欲滴,果农们挎上小桶,推着推车,趁着天气凉爽采摘“甜蜜
2024-09-25 12:19:00
莘县农商银行:助力大田托管提质增效
近日,莘县樱桃园镇前尚武寨村专业合作社抢抓晴好天气,对小麦进行抢收,夏种工作也同步进行,做到收获一块、耕整一块、播种一块,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的同时,为秋粮稳产丰产奠定基础,整个呈现
2023-06-13 11:46:00
莘县农商银行:全力支持粮食收购
...力支持我就撸起袖子加油赚钱就行了!”陈大哥开心的对莘县农商银行张寨支行的客户经理竖起了大拇指。陈大哥是莘县张寨镇土陈村支部书记,从事粮食收购多年,陈大哥踏实肯干,人品也好,积
2023-06-13 11:45:00
...致好评。”山东巨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左相征向莘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介绍道。据了解,山东巨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共有育苗穴盘片材、育苗穴盘加工、穴盘播种机三个厂区,现有大型
2024-07-12 09:23:00
...手头资金又非常紧张,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赵建营拨通了莘县农商银行柿子园支行客户经理的电话。客户经理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调查,经过对该产业的发展前景、种植特点、销路情况全面分析了解
2023-07-30 08:49:00
莘县农商银行:做好瓜菜产业金融服务
初夏时节,莘县燕店镇遍布田野的大棚里,氤氲着醉人的瓜香,也充盈着当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早上六点,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莘县农商银行“红马甲”金融服务队早早就来到了市场,此时的燕
2023-06-13 11:46:00
莘县董杜庄镇种植西瓜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西部最大的早春大拱棚西瓜生产基地,目前镇内种植面积已突破4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总规模近20万亩。在瓜果飘香的季节,董杜庄镇前花庄村
2024-06-20 10:0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