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古代不坚持嫡长子制,而要搞唯才是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06:10: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产生了很多悲剧。比如司马衷明明是个白痴,但是晋武帝司马炎要遵从嫡长子制,就算他是白痴,也要把皇位传给他。这也就直接造成了西晋的“八王之乱”,以及最后西晋灭亡的悲剧。再比如李世民的能力本来很强,他所立下的战功也是最多的。但是李渊遵奉嫡长子继承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也因此造成了“玄武门之变”的悲剧。

为什么古代不坚持嫡长子制,而要搞唯才是举?

如果晋武帝司马炎一开始就选择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成年的皇子来继承皇位,显然“八王之乱”的悲剧绝对不会发生。同样的,如果李渊一开始就选择功劳最大的,也最有能力的李世民为太子,“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残杀的悲剧,也不可能出现。

事实上,选一个有能力的人为国家领导人,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个常识。毕竟国家领导人是整个国家的掌舵人,国家的掌舵人要是没选好,整个国家必然会发生很多悲剧的事情。可是古人为什么连常识性的东西都不愿意用,而偏偏要执着于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呢?

因而很多人就想到,如果古人不执着于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奉行唯才是举,是不是就会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呢?

这个话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恰恰相反。古代之所以一定要坚持实行嫡长子制。正是为了避免争夺皇位引发的兄弟相残、亲人厮杀、诸侯争霸这样的悲剧。为什么这么说呢?

为什么古代不坚持嫡长子制,而要搞唯才是举?

我们拿历史上的一件实际事情来研究。康熙皇帝很早就按照嫡长子制,选择了嫡长子胤礽为继承人。但由于他不满胤礽的一些做法,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以为,康熙是想唯才是举。(注意,是大家都觉得康熙是想搞唯才是举,而不是康熙真正在搞唯才是举),因此,大家都极力推荐最有才干,同时又最有亲和力的皇八子胤禩。

康熙大为生气,否定了胤禩,并且给予胤禩以及那些拥泵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否定大臣们的想法,以至于大臣们还是觉得,康熙是在搞唯才是举。所以大臣们都各自依附不同的皇子。也由此引发了历史上最残酷最惨烈的皇子们争夺储位的大战。

古代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曹操因为迟迟没有选择继承人,因此也引发了曹丕一党和曹植一党的大战。武则天也是因为迟迟没有选定继承人,因此引发了李氏和武氏之间的大争斗。

由此可见,古代如果不坚持嫡长子制,而要搞唯才是举,哪怕不是真正的唯才是举,仅仅有一些唯才是举的嫌疑,在后代之间引发争夺的惨烈程度,显然是更高的。那么,本来唯才是举是一个非常公平合理的方法,为什么在后代引发争夺的程度,反而会最高呢?

为什么古代不坚持嫡长子制,而要搞唯才是举?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唯才是举看起来公平合理,其实非常不公平。之所以不公平,是因为做选择的人,不是全国人民,也不是朝廷中的所有大臣,或者所有皇室成员,而是只有皇帝一个人。

因为只有皇帝一个人,因此,标准就由皇帝一个人来定。皇帝都是有偏好的,他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他看到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是真实的东西,这就会造成极大的偏差。

比如,隋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他就完全看错了。杨勇这个人,虽然爱奢华,但其实是个老实人。杨广这个人,表面上艰苦朴素,其实都是装的,不但趣味低下,而且爱奢华的程度远远高于杨勇。结果隋文帝没有看清楚,废黜了杨勇的太子之位,选择了杨广,最后自讨苦吃,被杨广给害死。

再比如,道光皇帝选择继承人,咸丰在道光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仁孝”之类的东西,其实都是他的老师教他的,并非是他的真情流露。而奕訢没有人教,反而是真情流露。结果道光给骗了,选择了咸丰为继承人。而事实证明,咸丰能力是很存问题的,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仁孝”,他的贪玩好耍,也因此造成了慈禧的上位,给近代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因为皇帝的标准可能是错的,又可能被蒙蔽。因而,这个看似公平的“唯才是举”,恰恰很不公平。反而“嫡长子制”,毕竟这个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而且摆在那里。先生的那个儿子,就应该当继承人;后面生的,就没有资格竞争。这才是真正的公正。

所以说,古代之所以采用“嫡长子制”,恰恰是为了体现公平,减少后代的争斗和残杀。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0:59:4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坚为何要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
...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自封为隋文帝。按照秦汉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他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意在培养杨勇继承自己的帝业。当时杨勇年仅十岁,作为十岁的孩子,他显然承受不起储君的重任。但
2024-02-28 11:25:00
杨坚要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背后却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原因
...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自封为隋文帝。按照秦汉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他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意在培养杨勇继承自己的帝业。当时杨勇年仅十岁,作为十岁的孩子,他显然承受不起储君的重任。但
2024-03-02 20:45:00
皇帝继承制度从嫡长子继承改为儿子里唯才是举会怎样
引言:皇帝继承制度从嫡长子继承改为儿子里唯才是举,还会有那么多弟杀哥的桥段吗?毫无疑问,肯定有,而且还很多,不是弟弟杀兄长,就是兄长杀弟弟,甚至还有子弑父的事情。这样的例子在中国
2022-12-30 11:09:00
从嫡长子继承制,看古人的政治智慧
前言追溯幽远历史,我国约在商周之交时期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自此延续二千七百余年未变。一直到清朝开始实行秘密立储,这项制度才得以打破。可见,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几乎所有君王都
2024-02-04 19:41:00
杨坚明知太子杨勇没有谋反,为何还以谋反罪废黜他?
杨勇,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所生的嫡长子,早在北周时期就先后担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上柱国、大司马、内史御政等职务,可谓能力非凡,后来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之后,杨勇被立为太子
2023-05-31 11:19:00
杨坚为何要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他不知废长立幼的危害?原因很复杂
...不韪废长立幼呢?一、失宠秦汉两朝都是延续西周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众所周知隋朝也是延续两朝的制度的。并且在当时的那个社会中,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并且在当年杨坚
2024-03-01 13:21:00
历史上三个“神秘”的巧合,世界或许是一个轮回
...是独孤皇后所出,杨坚夺了自己外孙的皇位称帝后,便将嫡长子杨勇立为太子。 杨坚做皇帝不错,教儿子却不太行。太子杨勇性情直率,没什么心眼儿。大概是没遭遇过挫折,行事比较鲁莽,在
2023-02-16 17:56:00
隋炀帝为何会选择这种死法
...次子。虽然他有美资仪,且文武双全,但按封建王朝的“嫡长子传位制”,他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不过,杨广并不甘于做做富贵王爷,所以他处心积虑争夺太子之位。太子杨勇性格宽厚仁和,且很
2023-06-02 14:38:00
古代废除太子有多难?连刘邦都没办法轻易的废掉太子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稳定人心,所以直接立自己的嫡长子刘盈为太子。但是,等到刘邦战胜项羽,当上皇帝之后,刘邦就开始对刘盈不满意了。当时刘邦有一个宠妃戚夫人,特别受宠,所以刘
2022-12-29 1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