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火烧插翅膀,乡味乡情长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28 15: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制作双翅杠子头,靠的是手艺人的双手和经验

火烧插翅膀,乡味乡情长

火烧插翅膀,乡味乡情长

火烧插翅膀,乡味乡情长

△制作火烧工序多,全靠手工。

火烧插翅膀,乡味乡情长

<出炉的双翅杠子头火烧。5月18日上午,在昌乐县朱刘街道都昌村火烧坊,李为华正忙着烤制火烧,浓郁的麦香从屋内飘出,诱人食欲。作为昌乐双翅杠子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为华制作的杠子头火烧,深受当地人喜爱。

杠子头火烧是潍坊特色传统面食,它比巴掌稍大,外面有一层焦黄色的脆皮,最大的特色就是面硬、有嚼劲,且越嚼越香。

李为华今年54岁,是朱刘街道北庄村人。他从小时候起便跟着父亲做杠子头火烧。“我们李家祖辈传承的杠子头火烧,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打记事起,我就在一旁帮着揉面团、揪剂子。”李为华说,他记得那时候,他父亲每天都会早早地到作坊里,生好土炉,围着那口土炉一忙活就是一天。

以前没有机器,制作杠子头火烧全靠手工,得经过和面、压面、揉面、下剂、按制、定型、割翅(或砍)、烙、烤等多道工序,一天下来最多也就制作200个。如今虽说有了先进的设备,能节约一些人力和时间,但为了确保火烧的品质与风味,从和面到火烧出炉,每一道工序仍要依靠手艺人的双手和经验来把控。“火烧的传统口味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李为华说,现在,他每天大概做100多个火烧,也要从凌晨三点左右忙到上午十点多。

李为华说着话,手里的活儿也没停下来,一只手快速翻动着炉子里的火烧。此时,他的额头布满了汗水,顺着脸颊淌了下来。“夏天就是这样,习惯了。”隔一会儿,李为华就得拿毛巾擦擦汗。

做杠子头火烧原料虽简单,但却是个技术活。李为华说,火烧进炉前,要先烙半个小时,割翅后,再送入炉内烤制,这也是杠子头火烧好吃的秘诀之一。所谓割翅,就是在火烧两侧各划2—3刀,一方面是做造型,另一方面是让火烧在炉内炙烤时可以排出空气,避免开裂。

“光是烙、烤这两步就得1个小时左右,期间人要在炉前看着,不然一不小心就会烤煳。”李为华说。

他介绍,杠子头火烧原本没有“翅”,因为一个传说,才有了割翅的说法。据说,嘉庆元年,他家祖上有位举人进京赶考,进京前,家人在给他准备的火烧两侧割上了“双翅”,希望他能金榜题名,考中高飞。这位举人不仅高中并且一路高升。从那以后,北庄的杠子头火烧上就多了两个割出来的翅,所以也叫“双翅杠子头”。

二百多年来,北庄村很多村民都以做杠子头火烧为业,这种热闹场景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制作这种火烧费时、费力,挣钱少,慢慢地,村里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守在炉子旁。如今,当地还在坚持做杠子头火烧的已经不多了。

“我常跟他说,你千万别不做了,不然我们可就吃不上了。” 一位来买火烧的老人说。

2000年起,李为华接过这门手艺,支起炉子烤火烧,至今也已经有24个年头了。李为华坦言,这期间他确实也停业过好几次,“但一想到这门手艺可能会因此失传,我就感到很可惜。”于是,几年前,李为华在隔壁村开了这间小作坊,回乡继续做起了火烧。

“只要还有人愿意吃我做的火烧,我就会做下去。”他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挥专业优势 书写“青春诗篇”
...命精神和红色旅游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除了“筑美乡村 艺路向阳”志愿服务团队,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博爱”应急救护小分队也积极行动起来,为增强村民健康保
2023-08-21 06:17:00
...京院士座谈会上,为安徽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最动人是家乡情此次受邀参会的34位两院院士,绝大部分都是出生、成长于安徽,或是在皖有过深厚的学习、工作经历,和安徽有着割舍不断的乡情乡
2024-02-03 04:02:00
黄桥街道北庄村开展“卯兔送福开门红喜闹元宵迎春来”活动
...一份志愿者精心准备的奖品。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将精心制作的汤圆下锅煮熟,居民群众围坐在一起,分享了香甜软糯的汤圆。大家闲聊家常,一起谈着新一年的美好愿景。随后党员志愿者们又将一
2023-02-04 22:43:00
助力乡村振兴 潍坊昌乐红河埠南头村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_中国山东网_潍坊
...的重要途径。王江堂说:“电商直播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后在线上要打造我们凤凰岭果蔬专业合作社自己的品牌——‘泉子崖’商标。”直播间的成长,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
2023-09-30 17:58:00
乡村振兴丨一根“杠子”撬动富农强村好前景
...机等机械轰鸣阵阵,将一方方木料变成了一根根浑圆的“杠子”。“这边习惯叫‘杠子’,也就是锹把。咱们村做这个行当有100多年了,我已经是第三代。之前全是靠手工,哪有这些机器啊。”
2023-02-23 16:21:00
味觉与乡情的千年缠绕 始兴宰相粉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宰相粉”传承人官国林展示“切粉”工艺。(始兴融媒供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米粉之于客家人,就像米线之于云南,面条之于山西。有人说,回故乡最短的路,是
2024-01-05 04:05:00
潍坊昌乐:“指尖上的绝活”之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通讯员 孙欢欢 徐冰 潍坊报道金银细工,是我国金银器物制作的传统工艺,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人诗云“镂金像物艳于花,形美工精举世夸”,说的就是金银细工。一块金、银,经过
2025-01-07 10:44:00
潍坊昌乐:“首届社区邻里节” 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分享快乐。妙手生花制面点“焙”感邻里情在花样面点制作区,由专业老师采取“理论+实操”的方式,从和面、发酵、制作等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用菠菜粉、紫薯粉、南瓜粉等进行调色,并
2023-09-25 01:28:00
屋檐上的文脉|传统村落生生不息 寄托浓浓故乡情
...传统村落,让青山绿水永驻,让乡土味道永存,寄托浓浓乡情,润泽“一方水土一方人”。(图片设计:高虹)
2024-07-28 10:3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