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浓浓桑梓情,切切话发展。2月2日上午,3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出现在安徽省在京院士座谈会上,为安徽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最动人是家乡情
此次受邀参会的34位两院院士,绝大部分都是出生、成长于安徽,或是在皖有过深厚的学习、工作经历,和安徽有着割舍不断的乡情乡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经常梦里梦外想到的都是故乡,都是老家。最难忘的是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亲人,所以我对安徽的发展非常关注。”陆林院士动情地说。看到安徽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对知识、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对安徽省发展尽心尽力,作为在外地的安徽人,他感到非常高兴。陆林说:“安徽现今的成绩,是长期艰苦奋斗努力得来的。大家共同努力,从不同的领域作出了贡献。我们为安徽的下一步发展出谋划策,期待更美好的未来。”
96岁的王文兴院士,是现场年龄最长者。“我是皖北萧县人,每次我回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都非常高兴。”他精神矍铄地用萧县方言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眷念。
“听了前面几位院士的发言,很感动,也从这些发言中看到了我们安徽人的一个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来精准描绘——较真。”李亚栋院士说,“几位院士敢讲真话,较真。我想我在学术界及平时,也要跟大家一样,保持好安徽人这个本色。”这一番敞开心扉的话语引发现场很多人的共鸣。
最高兴是“风景这边独好”
很多院士在发言时,都提到了“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安徽的金字招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我们心目中安徽就是一个农业大省,但现在安徽的标签更丰富了。尤其合肥这座城市,在外地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一座城市。”窦贤康院士说。究其原因,他认为,科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听了最新的安徽省情介绍,我心情非常激动。安徽取得了这么大成绩,好多指标都位居全国前10名,这跟很多人以前心目中的安徽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应该继续擦亮安徽的科技创新金字招牌!”汤广福院士在发言中感慨道。他又结合如何“擦亮”,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作为安徽人,我深深为家乡感到自豪。”蒋成保院士说。他认为,安徽大院大所众多,创新基础好。他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人才上,建议要从安徽的产业集群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安徽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助推科技产业发展。
项昌乐院士在发言中表示,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让在外的安徽籍人士感到自豪。“我们安徽朴实的民风和良好的社会生态,也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项昌乐院士希望安徽能继续加大资源的汇集力度,推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最期待是持续发展
“开头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持续发展。”程京院士在座谈交流时主动建言。科技要服务于人民。去年,在程京院士团队的支持下,安庆市立医院建立起先进的精准医学中心。“希望能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让群众大病小病都尽量不离开安庆,不离开安徽,在家门口就能满足就医需求。”程京说,这样能够造福百姓,缩减医疗开支。
邬江兴院士表示,先进技术落地在哪里是值得深思的事。“当下,全球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异常热闹的表面,不应该让我们人云亦云,而是要认真思考,这些先进技术、颠覆性技术落地应用应该在哪里?就像现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尽管看起来非常神奇,但是更应该关注是否产生了具体应用,究竟解决了哪些国计民生问题。”邬江兴院士说,对于高大上的高新科技,老百姓的宏观感受和微观体验之间,存在着不一致。他表示,伟大的技术是应该有温度、有亲和度,能让老百姓受益的,因此,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应当重视技术发展的应用价值。
“去年中国航天日期间,我们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深空探测论坛。今年我们将举办第二届。我们希望能够打造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品牌。”吴伟仁院士在发言中说。他表示,下一步,希望建设好中国科大的深空探测学院,营造新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外来人才更多优惠的待遇和更加便捷的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3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