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天津北方网讯:2024年10月28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像寺造像保护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在蓟州区举行,标志着凝聚几代天津考古人持续付出的我国北方现存超大体量辽代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完美收官。10月1日,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制作的“梵影千像——千像寺造像考古与保护成果展”在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一年,系统呈现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年来对千像寺造像及其相关遗存开展的考古调查、发掘与保护修复历程。
10月28日,文物专家在千像寺造像保护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现场。
“梵影千像——千像寺造像考古与保护成果展”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第88号石刻弥勒佛像复原模型。
千像寺造像是我国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辽代线刻造像群,造像群以寺址为中心,以山石为依托,刊刻在散点状分布的花岗岩崖壁或巨石的自然石面上,造像或单尊或成辅,完全依崖壁的自然平面和岩石的自然形态布局,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千像寺造像的艺术风格、数量、规模,在全国辽代佛教造像中首屈一指。它为辽代佛教考古、佛教美术、佛教史以及民间传统线刻技法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2005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千像寺造像考古调查现场。
2016年,考古人员做保护前期研究。
2022年,考古人员对造像做三维扫描。
2003年以来的20余年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工作者共在126处造像地点发现线刻造像552尊,基本摸清了千像寺造像分布区域等基础信息和保存状况,并在前期病害调查分析、保护修复预研究基础上,于2023年9月底基本完成千像寺造像保护工程。而相关的数字化保护,造像本体水害治理工作延续至今,并会持续进行下去。
展览现场展出大量考古现场图片。
展览现场展出大量出土文物。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布置展品。
小观众在互动区域拓印造像。
展览秉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聚焦千像寺造像这一天津市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辅以大量出土文物、影像资料、复原模型等多维度陈列展示手段,邀请观众共同见证天津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者围绕千像寺遗址、千像寺造像取得的丰硕成果。(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