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根据国务院、安徽省及阜阳市人民政府统一安排部署,阜阳市应急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原则,践行“全面系统、突出综合、兼顾专项、重在实用”的工作理念,切实承担起总牵头的职责,全力履行沟通、协调、监督和指导义务,保证普查工作有序开展、高效推进。
多措并举促进普查工作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阜阳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及时协调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市直有关重点行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阜阳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并抽调6人组建普查工作专班,先后3次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普查工作,及时组织召开普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结合阜阳实际,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并督促指导所属8个县(市、区)开展普查工作。二是开展学习调研,编制完善方案。2021年7月,阜阳市应急管理局(市普查办)组织县市区及相关成员单位27人赴淮北市相山区考察学习,深入各县(市、区)及有关行业部门开展2轮实地调研,先后5次召开全市普查工作部署会、调度会、会商会、推进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讨论研究、协调解决普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编印了《阜阳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阜阳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方案》等5个文件,各类技术规范及文件汇编13册,理清了工作思路,为保证普查工作有序实施、普查数据准确可靠提供了依据和支撑。三是积极牵头抓总,主动作为担当。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牵扯部门多,阜阳市应急管理局主动承担总牵头职责,协调行业部门抽调30多人成立了综合协调、调查评估、数据管理、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5个工作组,建立了调度机制、通报机制、会商机制,针对工作滞后、普查数据质量不高、差错率过高的县市区及单位,及时下发各类工作提示函、督办函、警示函10余份。为保障阜阳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系统数据成果质量,市普查办采取人工质检与系统质检相结合的质检核查方式,先后组织2轮市级核查,完成了4轮人工质检、30多次系统质检,共质检核查13000条数据,保证了数据质量。通过采取及时提醒、互通互助、分头负责、督办交办的方法,顺利完成我市应急、住建、气象、林业、自然资源、地震、水利、交通八个部门总计465.5万余条数据的调查及质检核查工作。及时成立普查评估与区划专家技术组,先后3次组织召开评估区划省级培训会、市级培训会及市级复核会,积极配合省普查办完成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同步指导阜南县开展普查成果县域运用试点工作。四是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环境。融合“线上”“线下”多手段,倾听意见与建议,答疑解惑。市应急局(市普查办)组织编印了《阜阳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手册》《普查宣传单页》等资料20000余份,先后5次召开普查工作业务培训会,累计组织2000余人次参与国务院、省、市普查办组织的“在线直播答疑”视频培训、阶段性业务培训,厘清技术流程,明确技术标准。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和综合减灾示范区创建工作,向居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宣传小物品近10万余份,积极宣传风险普查及防灾减灾知识,开展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做到广泛告知,营造良好氛围。
联系实际推动普查成果应用。一是查风险补短板,示范创建保平安。查找基层防灾减灾工作短板弱项,强化综合示范社区创建,加大投入,在基础设施、装备、防灾减灾宣传和演练等方面精准发力,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2021年以来,成功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8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13个);科普示范基地7个,科普示范学校54个。二是编预案建机制,强基固本提能力。按照“边普查、边应用”的原则,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及时修订完善《阜阳市地震应急预案》《阜阳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14个各类预案;积极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体系能力建设,全市167个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工作站、149支乡镇应急消防救援队、1471个村(居)委会应急消防工作小组完成了挂牌组建任务;加强应急演练,制定演练计划,参与全市防汛推演,开展大型综合应急演练活动10场次,进一步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处置能力。三是强监测早预警,护航农业保增收。充分利用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分析与研究气象灾害特征,建立快速应对气象灾害探测预报机制,应用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城市气象保障支撑、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及阜阳市城市规划制定等方面,有力地护航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根据普查成果制作阜阳市农业高温、寒潮、霜冻等灾害风险预警获得市领导和安徽省气象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四是除隐患抓整改,聚焦民房保安全。按照前期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数据,积极协调对接市城乡建设局,按照全面自查、基层排查、县区核查、市级抽查“四查”步骤,对农村房屋采取结构隐患、消防隐患、违法建设三位一体整改推进的措施,聚焦“改建、经营、年久、违规、失检、砖混”自建房建筑,区分轻重缓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排查发现经营性自建房隐患房屋2531栋,一般隐患房屋2005栋,主要采取管理措施,严重隐患房屋526栋,拆除重建34栋、维修加固291栋、其他经维修鉴定后采取人房分离201栋。
求真务实促进四个明显提升。三年来,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高效率的联动协作、全时域的宣传培训、多维度的资源共享,全市普查工作顺利完成,促进了“四个明显”提升。一是基层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提升。防灾减灾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普查的宣传引导,基层乡镇、社区防灾减灾意识越来越高,工作主动性越来越强。二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提升。通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提高了基层社区的荣誉感,在周边社区和全市起到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社区减灾功能明显提升。通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社区的避难场所、各类功能场所、防灾减灾的设备设施进一步完善,功能逐步健全。四是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通过综合风险普查和示范社区创建,防灾知识更加普及,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居民意识更加稳固,意外事故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