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华儿女多奇志,华夏英豪赴国难,全民抗金运动在南宋开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6 15:01:00 来源:戏说三国

全国各路抗金大军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岳家军。岳飞带领岳家军从湖北到河南,连续占领军事重镇颍昌府(今河南许昌)、淮宁府(今河南淮阳),金兵集结重兵想要给岳飞迎头一击,却又被岳家军各个击破。南宋又趁机收复了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等地。

岳飞这一连串胜仗打下来,为南宋的护国之战赢得了喜人的态势,因为战争之中,必胜的信心和气势如虹的斗志往往是最为宝贵的。完颜宗弼也感觉如果任由岳飞这么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完颜宗弼充分发挥骑兵作战的优势,擒贼先擒王,打算直接摧毁岳家军的指挥中心。在探知岳飞只带少量的警卫部队驻扎在河南郾城后,完颜宗弼便亲率15000精兵,打算把岳家军的军事中枢给一锅端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还带来了金兵部队中精锐中的精锐——铁浮屠和拐子马。

面对危险形势,岳飞不慌不忙,只要挺住了,就能把这四面包围的不利局面打成中心开花的有利局面。岳飞率领亲军背嵬军和游奕军,在杨再兴、岳云等多位猛将的浴血奋战下,多次粉碎了金兵的围剿。

气急败坏的完颜宗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了尽快地拿下岳飞,不断地向战场增兵。奈何岳飞战术灵活、岳家军战力高绝、士气旺盛,始终有惊无险地守住了阵地。

战局的形势越来越如岳飞最初所期待的那样,周围的抗金部队开始向郾城靠拢,完颜宗弼只能迅速撤离了。

能让大金皇帝的亲征无功而返,这无疑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大捷。岳飞在抗金部队中的声望如日中天。可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岳飞为了鼓励将士们再接再厉,在内部庆功宴上举杯:“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也正在此时,宋高宗的金牌到了,不是嘉奖鼓励,而是要岳飞尽快班师回朝。岳飞很是不解,也很是不甘,并没有立即返身。但宋高宗的金牌一道接一道,岳飞难以拒绝,便匆匆交代了一下军事安排,带着儿子岳云、女婿张宪等少数部众回京了。

孰料到,岳飞此行却一去不复返,最后因“莫须有”的罪名,死在了赵高宗和秦桧布置的政治陷阱之中。

其实,当初宋高宗接到岳飞的捷报时,也是心花怒放的。毕竟这么多年被金国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岳飞扬我国威、佑我大宋,当浮一大白。

可是内心虚弱的人,他的情绪从来都是不稳定的,愤怒如此,喜悦亦是如此。当赵构身边的宠臣秦桧就此向宋高宗提出三个问题后,宋高宗的内心开始变得惊恐失措了。

秦桧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岳家军真的能彻底消灭金军吗?”、“您还记得前两年的淮西兵变吗?”和“太祖皇帝龙兴之前也是个忠臣吧?”

这个三个问题可以说是招招毙命,直接把岳飞往火坑里推。第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怀疑南宋能否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若是失败了,谁来承担后果。第二个问题是踩着赵构的痛点,趁机给岳飞上眼药,即使岳飞最终能够收复北疆,但是到时候的岳飞要是心怀异志,将如何是好?淮西兵变就是前车之鉴啦!第三个问题更是不容许赵高有丝毫的情绪缓冲,直接抬出赵匡胤为例,断言岳飞必反无疑。

试问一个皇帝,有多少人能容忍皇位的不安全性?所以,赵构在秦桧的拾掇之下,便不管不顾地把岳飞召回来了,并向金国提出议和。金国进攻不利,政局也是刚刚才稳下来,这种情况下,议和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过来”。但是,完颜宗弼不愧是一个“卓越的演员”,都这个时候了,还要摆出胜利者的姿态,说议和可以,但你们得拿出点诚意来。比如,把那个破坏双方友好的岳飞给我干掉。

早已失去信心和斗志的赵构,象征性地“争取”一下之后,便全盘接受了金国的条件,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宋金两国边境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史称“绍兴议和”。

“绍兴议和”协议的达成,标志着金国不胜而胜,南宋不败而败。其根本原因在于秦桧为岳飞挖的那三个坑,把岳飞推向了不可能被赵构接受和信任的对立面。最终,岳飞在这些人的蝇营狗苟之下,在风波亭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打牢、含冤而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1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出了生动的描绘,“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诗中的女兵,坚韧刚毅,为国捧心,她是现代版的花木兰。今天,我要讲述的女性英雄,她同样值得被
2023-07-24 21:50:00
华章璀璨、军魂生辉,感悟中国军旅诗词的价值和魅力
...,刻画出八路军将士刚毅从容﹑昂然挺立的英姿,凸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从秦人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秦风·无衣》),到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
2023-09-10 18:23:00
聊聊郭松龄背后的女人韩淑秀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一代伟人赞颂中华女性的诗词。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华儿女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无数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其中,不乏
2024-05-18 16:01:00
...灭的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红河南部地区各民族与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同休戚、共存亡”,积极参军报国,主动添设防兵,挑练土兵,驻守关隘要塞,自发成立“滇越边区抗日游击队”和“边疆抗
2024-01-21 03:58:00
最出名的边塞诗,气贯长虹,被称为唐诗七绝之首
...在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华夏儿女们也是吟诵此句,慷慨赴国难,守卫着我们每一寸河山。中华民族便是在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挺过了民族存亡危机。关于“龙城飞将”到底是谁,一直有两种说
2023-07-01 00:43:00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大型音乐剧《国难书生》首演记者/唐正芳本报贵港讯 (记者/唐正芳)10月16日晚,大型音乐剧《国难书生》在贵港首演。该作品以音乐剧的形式把广西籍第一位中国共产党
2023-10-19 07:29:00
特写:老兵“回家”之路 两岸团圆归途
...龙在舞台上相拥。这是跨越海峡、两岸同心的拥抱,亦是中华儿女心手相连的孝心孝行。刘德文是台湾高雄祥和里社区里长,孙春龙是大陆“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发起人。过去十几年间,身居海峡两
2024-05-23 23:07:00
商周给自己起名为“华夏”,秦始皇改名后沿用至今
...从我们懂事了解中国就已经认识了,而且我们每一个都是中华儿女,我们都是习惯地以这个名字在自称,那么这个中华名字是怎么来的?其实这要从我们中国的历史说起,一开始我们中国并没有像现
2023-04-19 09:01:00
《AI讲理》 | 在拜祖大典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千百年来,“三月三,拜轩辕”的拜祖大典,早已成为中华儿女溯源、寻根、铸魂的传统盛典,成为坚守、传承、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仪式。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必须铸牢中华民族
2024-04-11 15: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