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张厚美
进入冬春季以来,受地形、气象、污染物扩散条件转差等不利因素影响,一些地方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PM2.5持续累积。在天“不帮忙”的情况下,有个别地方“怨天尤人”束手无策,也有个别地方守株待兔,“等风来”“等下雨”,错失治理良机。
众所周知,大气污染外因是气象,内因在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既需要“天帮忙”,更需要“人努力”。“天帮忙”固然可喜,但在“天不帮忙”时,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始终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天气好时,要未雨绸缪,不能放任污染;天气不好时,更要主动作为,及时、果断、精准实施应急管控,最大限度地减轻污染负荷。
大气污染治理具有复合型、综合性、难度大的特点,加之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柴油货车污染尚未有效解决、工业源和移动源相互交织等情况,解决起来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就要奋斗,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与其等风来,不如迎风去、乘风上。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不等不靠是行动自觉,更是责任担当。在工业源的管控上,应从落实“一厂一策”“一行一策”“一时一策”做起,实施差异化、精准管控。尽最大努力减缓污染积累速率、降低污染峰值。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结构减排。引导钢铁、焦化、火电企业实施深度治理改造,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在移动源的管控上,要综合施策管控好“车油路”,优化货车通行线路。要精细管控城市扬尘,全面系统整治施工工地、道路运输、露天堆场和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等各类扬尘源。
大气是流动的,要持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既要加强区域城市联防联控的“大协同”,又要加强市域内部相关重点片区协同防治的“小协同”。根据大气污染传输特点规律,实施协同立法、协同预警、协同管控、协同共治、协同执法、协同科技帮扶。合力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同时,要严格依法监管,对错峰生产不落实、扬尘治理不到位、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销售和使用不合格车用油品等问题严厉打击。
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5%、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3%、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6%、NO2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7%。靓丽的成绩单上每一个数字的变化,都是以“时时放不下”的紧迫感,一天一天地搏、一微克一微克地抠出来的。在新的一年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唯有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付出艰苦努力奋跃而上,才能推动各项大气污染防治管控措施落地见效,确保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