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东湖评论:以高水平智慧政法赋能支点建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29 20:34: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由法制日报社、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主办的“2025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湖北政法机关紧跟时代步伐,以宜昌、荆州、武汉等地实践为基础,融入数字技术,解锁政法智能化“数字密码”,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筑牢法治保障,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度。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政法领域亦不例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多样。传统的政法工作模式存在信息不畅、协同低效、案件办理周期长且成本高、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制约政法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湖北政法机关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成果显著。

数据是政法智能化建设的基石。过去,部门间数据分散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信息流通阻滞、协同效能低下,成为制约治理升级的瓶颈。如今,湖北政法系统以数字化手段破壁,推动数据深度汇聚融合。宜昌依托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市大脑,整合人口、风险标签及动态排查信息,建立“一户一档”家庭风险档案,成为精准治理的“导航仪”;荆州聚合149万条标准地址,关联223万人口、108万房屋及30万单位数据,构建多维关系图谱,为城市治理绘制清晰“路线图”。这种融合通过多类数据的有机联动,为政法工作的分析研判与科学决策注入全面精准的支撑力,深刻彰显了数据赋能现代治理的变革价值。

AI技术正深刻重塑政法工作格局,成为智能化建设的核心引擎。从宜昌依托算法风险感知模型,对家庭风险精准量化评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到武汉“AI裁量官”通过20余类预警指标实现执法行为实时监督,技术赋能让政法工作既具有“慧眼”洞察隐患的敏锐,又有“智慧大脑”高效决策的支撑。这种变革不仅大幅提升了风险识别与处置效率,更以数据驱动的客观公正,筑牢司法公信力根基,推动政法工作向更精准、更智能、更公正的方向跨越。

政法智能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实战应用。从宜昌“线上+线下”化解家庭矛盾,到荆州依托标准地址实现48项政务“一址通办”;从武汉通过行政执法云平台为企业减负,到湖北智慧戒毒平台达成业务报表“零误差”,这些实践均印证了智能化建设需立足实战的本质。技术的价值不在于“炫酷”,而在于解决政法工作的痛点难点,最终转化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群众的实际效能,这才是其应有之义。

尽管湖北政法智能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从技术层面来看,部分地区存在技术应用不够深入、技术更新迭代不及时等问题。一些基层政法单位虽然配备了智能化设备,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培训,设备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智能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政法机关需要及时跟进,将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升智能化水平。

数据融合与共享进程中,数据泄露、滥用等安全风险如影随形。政法数据关乎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数据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为此,需强化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通过专业培训、交流活动等,提升政法人员技术应用与创新意识,让智能化设备物尽其用;同时,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构建完备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制定严格访问权限与加密传输制度,加强数据使用监管,确保数据在安全合法的轨道上运行。

政法智能化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湖北政法机关需以数据融合为基石,AI赋能为驱动,实战应用为导向,构建生态体系。这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理念与机制的创新。湖北政法机关将持续推动工作从传统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县委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湖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第五届作协理事)

责编:詹蔷【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位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地带的东湖科学城人民法庭,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以专业化司法服务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护航。在这里,每一份创新成果都得到尊重,知识产
2025-06-21 16:47:00
7月4日下午,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大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各级组织部门要提
2025-07-06 17:13:00
1月10日,2025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本次全省集中开工,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46个、总投资1.5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9亿元。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
2025-01-11 14:20:00
【楚天评】东湖评论:以高质量知识产权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
惟楚有才,化才成产,以产确权,今朝为盛。2023年,湖北建成全省地理标志运营中心,为500多个地理标志提供知产智库、品牌升级和营销传播服务。截至去年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14.45
2024-01-28 11:51:00
东湖评论:争做支点建设的“开路先锋”
新春首个工作日,湖北省以一场高规格的“新春第一会”吹响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冲锋号。这场大会不仅锚定了经济总量迈向9万亿的“两步走”目标,更以“七大战略”为核心擘画了
2025-02-08 17:22:00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对湖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强调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别山上红旗
2025-05-26 12:47:00
湖北这片英雄的土地,孕育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和抗疫精神。它们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却一脉相传、一以贯之,共同记录着荆楚儿女在困难挫折面前不退缩、奋勇争先的坚毅品格。唯有传承“三大
2025-06-29 23:44:00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东视南京、西隔武汉、南扼长江、北控中原,是中国革命演绎威武雄壮历史活剧的大舞台。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军民创
2025-06-06 09:52:00
...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36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光谷相继在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一大批全球第一、中
2025-02-13 13: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