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百嘉医疗董事长何为无:前沿医疗技术应用于精准健康管理与长寿科技 | WISE·医疗健康新风向大会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01 19:06:00 来源:36氪

谁能穿越迷茫寒冬,成为医疗健康行业的下一个商业之王?

近日,36氪「寻找确定性」WISE2023商业之王·医疗健康新风向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携手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从真实临床需求、技术革新出发,寻找值得被押注的产业“确定性”。

医疗健康是能够穿越周期、发展潜力巨大的赛道,需要“10年10亿美金”的投入,还需要肯坐冷板凳的苦功。当下中国基础研究能力正在勃发,创新势力正在崛起。大变局中,新生代企业正聚焦临床真痛点,突破技术卡脖子,跨越市场艰与险,步步为营,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当日,ETP致和道康基金创始合伙人、百嘉医疗董事长何为无博士受邀参加大会,并发表《前沿医疗技术应用于精准健康管理与长寿科技》主题演讲。何为无指出:其实很多疾病在非常早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发现,并且可以根治,这就是现在精准医疗的一个核心理念。每个人活着都会有健康风险,但大部分人不会因为健康风险而去看医生,实际上得益于现在基因科技、影像科技等各种科技的进步,晚期癌症等风险完全可以在早期去发现和避免。

百嘉医疗董事长何为无:前沿医疗技术应用于精准健康管理与长寿科技 | WISE·医疗健康新风向大会

ETP致和道康基金创始合伙人、百嘉医疗董事长何为无

以下是何为无博士演讲实录:

我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最新的长寿科技。我这里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你们在座的人能活过100岁的请举个手。希望我讲完20分钟以后,能多看到几个举手出来。

长寿实际上是一门科技。中国建国的时候,1949年北京人的平均寿命应该是在35岁,如果说我们今天这个会是在1950年开的,我跟大家说你们现在平均寿命35岁,你们都会活到70岁,都没人信的。但今天北京人的平均寿命已经80岁了,我忽悠你们说,你们会活过100岁你们也不信,为什么?30年前你是很难想象iPhone 15长什么样子的,你们在座的人能想象iPhone 50长什么样吗?

我在这里讲一个简单的故事,这位是Semmelweis医生,1841年的时候他在当时的维也纳总医院发现一个现象,女生怀孕之后去医院生孩子,她们的死亡率可以高达30%,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进去10个有3个出不来了,但他也发现有钱人是不到医院去生孩子的,而且死亡率还低,他就去观察为什么在医院里面生孩子会走得快,然后就发现医生在楼下做尸体解剖完了以后也不洗手,直接冲到楼上去,就帮女性生孩子去了。当时因为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还没提出来,那时候看不见细菌,所以他就认为是医生手上带了个“鬼”,带到了楼上去把这些女生给干掉了,所以他就发明了一个洗手液,他在1847年的时候就发明了一个洗手液,而且这个洗手液里面是放了漂白粉的。他发现维也纳总医院只要医生一洗手,生孩子的女性死亡率一下就下降了。1848年的时候,他就把这篇研究文章发表在了《柳叶刀》杂志上。但后来的人花了50年时间才读懂了这篇文章。

我讲这个故事的主要原因就是说,其实我们今天是生活在医疗科技突飞猛进的年代,但就连洗手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我们人类都是花了50年时间才搞懂的一个科技。今天我们有基因科技,有各种影像科技,有细胞治疗,有基因治疗,但这些科技真的要让大家都用上,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商业化过程。

实际上我学习生物医疗已经40多年了,1981年开始学生化的时候,可能你们很多人还没出生,我后来想来想去,我这一辈子一直在做生物医疗,可能跟我外婆很有关系。在我小时候母亲被下放到了农村,所以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但是我外婆很可惜,她在63岁的时候突然被诊断出晚期子宫颈癌,去了医院就再也没回来过,63岁就走了。但是今天我们知道,子宫颈癌其实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如果你们在座的人没有去打过子宫颈癌疫苗的话,年轻人我都建议你们去打。在80年代的时候,子宫颈癌就被证明是由HPV病毒感染所导致,发现者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梅艳芳也是因为这个病走的,所以如果当时有这个科技我觉得我外婆根本不应该在63岁就走了。

我后来去南京大学学生化,我的导师郑集先生是中国第一个研究长寿科技的教授,他85岁的时候,我是他最后一个硕士生,他就跟我讲,他一定会活过100岁,所以老先生一活就活到了110岁。这本书《不老的智慧》,是他在108岁的时候写的最后一版,你们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导师是编写中国第一本生化教科书的教授,他是1900年生的,直到2010年才去世。当然也是我导师忽悠我去(美国),他说你要对长寿科技感兴趣,对生物科技感兴趣,还是应该去美国,所以1986年的时候我被公派去美国读PhD,后来又在梅奥工作了几年,又去麻省总医院工作了几年,我一辈子都在做生物医疗的研究、投资跟创业。

1993年的时候,我实际上是被我现在的合伙人Craig Venter忽悠去创业了,做了人类第一家大规模的基因检测公司,这家公司叫Human Genome Science,已经被GSK 40亿美金收购掉了。2015年我阴差阳错去拜访我导师的时候,他已经功名成就,因为他在2000年的时候把人类基因组解码了,上了时代杂志,然后他又做了第一个活的合成细胞,再后来又做了一个轰轰烈烈的项目猪心换人心,当然目前这两个病人都只活了一两个月,但是我相信未来猪心换人心一定能够做成。他跟我说:“我的最后一家公司,我要用精准医疗来做长寿,就叫human longevity人类长寿公司。”所以我那时义不容辞,就投了一笔钱参加了董事会,到2019年的时候,我就去当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人类长寿公司的董事长。

这家公司为什么很重要?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人的长寿其实是门科技,你看人类其实在地球上活了几十万年其实平均寿命只有30来岁,人类的平均寿命从30岁到今天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80岁,实际上是最近100多年的科技革命。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科技革命就是处理传染病,你看美国的平均寿命,它其实是从1900年开始就一直在涨,但是它中间有个坎,就是西班牙流感的时候,一下把人均寿命拉到了38岁,现在这条曲线有的时候尽管跌跌涨涨,但总的趋势是实际上人均寿命是越来越长。

你们在座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一定要相信你们是会活过100岁的,百岁老人其实也越来越多,这张图就是真实的世界上,每年活着的百岁老人究竟有多少?60年代时候只有2万人,这是个几何曲线,到2020年的时候其实全球已经有60万活着的百岁老人,我们人类的基因是有潜质的。狗永远活不到100岁,因为很难,我从来没见到过一条狗是活过100岁的,因为它的基因就决定了狗的寿命大概就10年到20年,老鼠的寿命也就是一年到三年,我们人是有潜质可以活过100岁的,只是我们有的时候没有把个人的潜能发挥起来,比如你去生孩子的时候,医生没洗手就把你干掉了,这就是一个科技的问题。

长寿科技其实主要有两类科技,一类科技可以理解为“修车科技”,这辆车设计年龄20年,我能不能把你这辆车保养到19.9年,这是一类科技;二类科技就像我刚刚讲的,其实这辆车如果你设计年龄是20年,你的发动机到19年的时候大概也差不多了,因为毕竟是个机械性的东西,它会有磨损,就像我们的心脏可能跳到八九十岁的时候出了问题,所以如果不去换心脏,想活过100岁可能就很难。比如你看美国有个副总统叫Dick Cheney,他是2012年换的心脏,到今天还活着,如果他没换心脏,我估计他早就不行了。这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二类科技,包括像干细胞,换器官,其实都是这类科技。硅谷很多大佬包括Jeff Bezos最近一下子投了30亿美金,做一个公司叫Altos,就是要用IPS细胞来做重编程,我认为这些都是长寿科技里面的二类科技。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类科技,因为一类科技是我们现在就可以用的,基因编辑的科技可能要等个5年、10年、20年才有可能会用。

一类科技的核心理念,就是我们每个人,只要你活在地球上都会有健康风险,但大部分人平时都不会因为健康风险去看医生,不会去301,也不会去协和。大部分人就像我外婆一样,我外婆就是一个不愿意去见医生的人,但他去见医生的时候已经是“森林大火”了,也就是就说已经是晚期。特别是癌症,比如说肝癌、直肠癌,各种各样的癌症到了晚期的时候是非常难治的。但实际上因为现在基因科技,影像科技等各种科技的进步,其实我们晚期癌症的这种“着大火”的风险,在非常早的时候,比如在“火种”或“冒烟”的时候,就可以去发现。一百年前我们没有这个科技,不知道谁要得子宫颈癌,但现在有PCR,有基因检测,有核磁检查,其实很早就可以知道这个信息,这实际上就是精准医疗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的福音,而且这个成本只会越来越低。

就比如说这两辆车,这两辆车是同一年1944年生产的,这辆车没人去维修,根本开不了,但这辆车是一个收藏家在收藏的,就像新的一样,该换什么换什么。其实我们的人的身体也是一样,我们的身体是需要去维养的,就像我外婆她被一个病毒感染了,她不去检查,她到晚期的时候这个人就不行了,实际上是同样的理念。我们长寿公司,从Craig Venter创始至今已经10年了,我们已经跟踪了10年大概1万多人的长期数据,当然Craig他忽悠能力比较强,所以这个公司已经是整整烧了6亿美金,做精准医疗这种算法什么其实特别耗钱,大家都觉得现在 openAI、Chat GPT多牛,几十亿美金烧完,但是人家也是默默无闻,烧了十几年,他才有今天大模型出来,其实建大模型是一个非常痛苦,要用长期的数据,要加上全球的数据来整合做算法,我们这个公司主要还是在做算法。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服务了大概有近1万人,我们现在的方案就叫100+方案,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有潜质可以活过100岁,就看你用什么“修车科技”来运用。我们发现1万个客户里头大概会有10%左右的人,其实我们的医疗能力是没办法去帮他解决的,所以这方面我们是跟麻省总医院有长期合作。去年我们用基因跟影像学的科技,找到了三个最早期的胰腺癌病人,胰腺癌我们大家都知道是癌症之王,一般得了就活不了了。但其实我们现在证明其实是需要最早的时间发现,我们这三个病人全是送去麻省总医院,由麻省总医院的外科系主任Keith Lillemoe亲自开刀,他也是美国最著名的胰腺癌外科医生。这三个病人到今天为止,我们所有的数据看出来,到目前为止这三个胰腺癌病人都是全愈的。这就是我们跟优秀的专科医院合作的一个方案。

我们现在在全球有三个诊所,有旧金山,圣地亚哥已经快10年了,我们北京诊所你们有空的话也可以来参观一下,就在未来科学城,离机场也很近,我们是咬咬牙2019年的时候说一定要把Craig Venter建立的这套体系带到中国来,让大家也来体验一下我们的精准医疗服务。其实长寿科技非常复杂,有的人说我要打干细胞,有的人说我要吃NMN,要吃这个吃那个,其实我现在发现我对长寿科技研究这么久以后,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不要死于重大疾病,因为我们人类现在最大的风险,除了像新冠这样的,其实就是心血管病跟癌症,你们在座的人如果不死于心血管病跟癌症,大概率就会多活10年20年。很多有名的人都会死于癌症,有的时候我们不得癌症的时候,大家觉得没事,但实际上连乔布斯这么成功的企业家,他都会死于癌症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用这套体系?时代杂志就讲了一个故事,你看为什么总统都活得长?总统有一套管理体系叫“总统保健医”,实际上有三个核心支柱:长期数据的跟踪,专业的医生,更及时的治疗,早治疗。我们现在要把这套体系做成数字化,变成超便宜,因为“总统保健医”是很难普世化的,我们要用数据来管理。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座的各位如果不用最先进的科技,终身大概有30%的几率会死于癌症,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你用今天基因科技,影像科技,加上各种各样的科技,这个死亡率已经可以下降90%了,也就是说妇产科医生只要洗个手,女性生孩子死亡率就能下降。为什么说你的终身癌症死亡率我已经可以帮你下降90%了,为什么?实际上就是跟基因科技,跟全身影像科技,跟现在的液体活检技术发展有关,因为癌症的核心是早筛,要早知道,基因很重要。你看大家都知道安吉丽娜·朱莉的故事,她生下来就携带一个遗传基因叫BRCA1。现在基因越来越便宜,当年Craig Venter跟美国政府解码人类第一个基因组的时候是23年前,整整花了30亿美金解码第一个人类基因组,但现在我们基因组的解码已经低于1000美金了,完全可以普世化。像安吉丽娜朱莉这样的人,她生出来第一天就能知道她60岁的时候会有乳腺癌风险,有85%的几率会得乳腺癌,这个信息一旦知道了以后,她当然很勇敢就把乳腺给切了。我们得癌症的风险是有遗传的,有的人抽烟可以抽到100岁也不得癌症,有的人生下来就有一个乳腺癌的高遗传风险。

第二个就是影像学。现在你看影像学的科技越来越先进,我们肺上两毫米的肿瘤,现在用最好的影像学就能看得到了。所以在座的各位,你们如果过了40岁,我都建议要去做一个全身核磁检查。

第三个就是液体活检。美国最早的一个从粪便里面检查直肠癌的产品,就是梅奥的做出来的,我这里就不细讲了。这个是我投的一家公司叫泛生子,我们在无锡市做肝癌早筛,这是我们查出来的一个肝癌病人,他在非常早期就发现了肝癌,传统的肝癌在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但现在都可以很早就发现,很早发现就可以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手术,你就痊愈了。

这是我们在PNAS发表的文章,证明用我们现在的科技,其实很多疾病在非常早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知道,而且可以根治,这就是现在精准医疗的一个核心理念。

我们目前是跟麻省总医院有合作,我们也特别希望未来可以跟梅奥一起合作,你们看到的这些麻省总医院的医生,都是帮我们客户做过医疗服务的医生。

最后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我认为人类长寿公司是这么重要的一个项目?其实我们认为将来人类活100年,健康的时间比例应该越来越大,而亚健康的时间应该越来越少,疾病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另外,科技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是可以去做普世的工作,一旦进入数字化以后,医疗的成本会大大下降,这是我们这个公司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感谢大家。

最后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你们有信心活过100岁的人请举手?确实多几个举手出来,感谢大家的支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详情)百嘉医疗董事长何为无:前沿医疗技术应用于精准健康管理与长寿科技 | WISE·医疗健康新风向大会谁能穿越迷茫寒冬,成为医疗健康行业的下一个商业之王? 近日,36氪「寻找
2023-12-05 17:56:00
科技人文守护“银发浪潮” 泰康的智慧养老新图景
...一个社区、一家医院”医养融合模式,通过“紧急救助—健康管理—康复护理”三重医疗防线,实现了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在内的一站式连续性医疗健康照护服务。同时,泰康不
2025-04-11 19:08:00
2025长寿时代论坛在武汉举办
...动,正推动“治病”向“防病”、“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型,为行业探索出一条“科技+人文”的康养新路径。美敦力大中华区区域增长举措副总裁于威认为,从企业角度来看,在产
2025-04-09 15:41:00
范先群代表:让AI技术用于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让老年人健康长寿
...人民网代表委员说范先群代表:让AI技术用于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让老年人健康长寿人民网记者 乔业琼“要加强老年人群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期望寿命。”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
2025-03-08 15:34:00
侯明博士受邀出席国际医疗大会,解读长寿医学延长健康寿命
...其中,7月11日下午,3号会议室举行的“国际肿瘤治疗与健康管理”大会尤为引人关注。会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叁壹国际再生与长寿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侯明博士发表了题为《长寿与
2025-07-31 16:06:00
全球最高标准认证的长寿科学产业链平台中基长寿科学集团
...户外广告事业,延续医学世家传统,投身前景广阔的先进医疗行业。自2014年开始的短短八年之间,先后创立美国中基1号国际医疗集团、卫斯曼院士国际先进医疗中心、亚洲综合细胞库、斯坦
2023-02-03 14:33:00
津药达仁堂引领健康产业新风向(图)
...验;在消费者端,大数据技术的赋能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的健康管理方面。津药达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铭芮介绍说:“近年来,利用AI大数据,我们进行了诸多探索实践,如利用达仁堂现有
2024-04-30 05:42:00
科学家得绝症后的超酷自救:揭秘人类史上首位“永生者”
...平衡的生活方式,以实现更为全面的自我救赎。利用智能医疗技术监测和治疗疾病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医疗技术已经成为科学家自救的重要利器。利用智能医疗技术来监测和治疗疾病,不
2023-12-22 10:44:00
李东伟:AI技术在医疗与养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设备IOT数据以及AI日常咨询数据,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健康管理方案。AI技术的精准分析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风险,及时干预,实现治未病。”李东伟说。同时,他表示:“医养融合方面
2025-04-10 16:0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智能安全帽,让矿工有了AI“卫士”
11月5日,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恒洋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嘀嘀
2025-11-13 08:03:00
“长与短”周期变革,“快与慢”时效重构,“热与冷”业态碰撞—— “双11”三重奏,解读消费新变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1月12日中午
2025-11-13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日前,在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一辆白色无人车平稳地穿梭于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驳货作业
2025-11-13 08:05:00
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
全链条持续发力,以硬核技术竞逐市场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11-13 08:05:00
江苏南京:“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直播间“秒光” 无人机“闪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3
2025-11-13 08:06:00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
实现全产业链布局,链上企业持续“加码”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通讯员陈伟伟郑瑞陶炎李雪莹蹲点主题
2025-11-13 08:06:00
2025 脉脉职场新人报告:超50%职场新人想跳槽,校招生最想去字节跳动
脉脉人才智库近日发布《以能为本——互联网职场新人流动趋势 2025》报告,将校招和工作经验在3年内的社招人才界定为“职场新人”
2025-11-13 08:57:00
江苏南京: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
黄维院士引领南工大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闯出新天地 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谈洁姜静实习生钱逸霖在柔性电子领域
2025-11-13 09:43:00
海尔三筒洗衣机:中国第一,海外陆续上市
11月7日,一场聚焦中国三筒洗衣机的发布活动在越南胡志明市西贡河畔举行。活动以户外用户交互嘉年华形式打造沉浸式体验,2000余名消费者
2025-11-13 10:34:00
“双11”厦门网络零售额全省第一总额397.2亿元 760家企业、1062家店铺销售额超100万元东南网11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又一年“双11”即将落幕
2025-11-13 10:48:00
辛选双十一数据出炉!销量超3000万单,总人气突破5亿
鲁网11月13日讯历时超一个月的“双 11”大促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快手头部直播电商企业,辛选集团在新任董事长初瑞雪的带领下
2025-11-13 11:10:00
打破学科壁垒,贯通产学研链条:宁诺以“”无边界理念回应智能时代命题
10月31日至11月2日,机器智能与自然启发计算国际会议(MIND 2025)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主办
2025-11-13 12:05:00
长春万达滑雪场启动造雪 12.25解锁四季滑雪自由
不用等寒冬、不用等降雪,长春净月高新区万达茂里藏着一座“四季不打烊的滑雪天堂”!吉林省首家室内滑雪场长春万达滑雪场已正式启动造雪模式
2025-11-13 14:05:00
利和味道“双塔”齐聚FHC,重塑中国西式食品市场格局
2025年11月12日,第28届FHC上海环球食品展—— 一场关乎中国西式食品未来的布局正悄然展开。国内食品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利和味道
2025-11-13 14:09:00
欢喜传媒引入新投资人及战略合作伙伴 共筑“AI+影视”新生态
近日,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欢喜传媒”)宣布引入新投资人C River Co, 发行约7.3亿股(19.9%)的新股及约7
2025-11-13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