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和珅:从绝境中崛起,赢得乾隆帝的青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1 05: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和珅,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据史书考证,和珅所贪财产总额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更是在2001年,和珅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

只是,面对一个如此十恶不赦的大贪官,乾隆帝为什么会如此喜爱他。

揭秘和珅:从绝境中崛起,赢得乾隆帝的青睐

和珅的出身并不显赫,他又是怎么在伴君如伴虎的乾隆帝身边平步青云,深得君心的呢?

要知道乾隆是创造“康乾盛世”的明君,他不是商纣王,不会昏庸到专听小人之言。

作为乾隆身边权倾一时的头号红人,和珅有太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的地方了。

01.童年孤苦,手足相依

和珅,出身在满族正红旗的一个武官家庭。他长相俊美,传言神似乾隆帝喜爱的一个妃子,是个难得的美男子。

他的父亲常保在乾隆时期,任职福建都统。和珅的生母是河道总督嘉谟的女儿,继母是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

在讲究门第的清朝,和珅的出身不算显赫,却也绝对不低微。

只是,身处这样的的家庭,他的童年却过得凄惨无比。

和珅三岁丧母,父亲一直在地方上任。他和弟弟和琳只能跟着继母一起生活。

继母待他俩冷若冰霜。这使得从小失去母爱缺乏父爱的兄弟俩,相依为命,过的战战兢兢。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可想而知,和珅的从小就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和忍耐。

兄弟二人从小就立志发奋读书,靠着自己博取功名,掌握自己的人生。

02.勤勉奋进,八旗翘楚

和珅九岁时,咸安宫在八旗子弟中择优录取精英,进行教育。从小饱读诗书,刻苦努力的和珅和弟弟和琳顺理成章的被选入这本开启人生成功之路的花名册之中。

咸安宫是培养满清文武全才的贵族学校。学生生源好,老师也绝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的翰林。

能在这样一所高等学府就读,是和珅梦寐以求的梦想,他丝毫不敢懈怠,日夜鞭策自己。

可惜,不久和珅的父亲去世,兄弟俩的学费没有了来源。清廉的父亲并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兄弟二人的生活过的异常窘迫。

为了继续学业,十岁的和珅担负起长兄如父的责任,他任人践踏自己的自尊,忍受着无数的白眼,四处低声下气求人借钱。

让他深刻体会到人间冷漠的正是这绝望的境遇。

父亲生前的亲朋好友都似躲避瘟神一样的躲着他们。

童年的凄惨,生活的潦倒。让和珅早早练就了极大的抗压能力,人也很快的成熟稳重起来。

逆境中长大的孩子,总是会比寻常人更早一些看清生活真正的面目。

03.你若精彩,蝴蝶自来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他都能充实丰富自己。

逆境中求生存,绝境中求生长!

为了维持学业,和珅忍痛卖掉了祖传的田地。

在那些花天酒地、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之中,他的发愤图强就像一个另类一样存在着。

好在这一切都被一个有心人看在了眼里,那个人就是总管内务府大臣英廉。

英廉位居直隶总督,为官清正,声望颇高。

他非常欣赏和珅,觉得日后必成大器,于是就把自己的独生孙女嫁给了和珅。

有了这门亲事,和珅的人生离成功又更近了一步。

英廉安排和珅在皇宫里担任侍卫,他觉得和珅虽然科考不中,但才华过人。安排他在皇帝面前当差,以和珅的才气必定会有出人头地,一鸣惊人之日。

事实上,和珅也没有辜负英廉的期望。在担任侍卫之余,他充分利用一切业余时间,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修养。从不放弃追求梦想。

揭秘和珅:从绝境中崛起,赢得乾隆帝的青睐

04.初露锋芒,深得君心

古人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意思是君子要把有利的武器藏在身上,等待时机而行动。

这不,机会来了。

在一次外巡中,和珅作为一个普通的小侍卫随乾隆来到山东考察当地政绩。

期间,乾隆召见河督萨载、以及山东巡抚,对一应政务仔细过问。正当此时,一名侍卫将一封奏有朝廷要犯逃跑的边报呈给了乾隆。

乾隆看后,皱眉怒道:“虎兕出于柙”。

下面站的大臣听了之后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圣上所言为何物,一个个鸦雀无声。

“虎兕出于柙”,乾隆低头闷声又说了一遍。

这一次,依旧无人应答。

不同的是官员们个个都憋红了脸,他们紧张、局促、不安着。

“虎兕出于柙”乾隆抬起头,字正腔圆的又重复了一遍。

此时的众人都紧张到头冒冷汗,手足无措。他们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不知道乾隆帝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更担心自己的毫无反应会惹怒龙颜。

这句话实际出自《论语》。

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匮中,是谁之过也?”

意思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其实,这是一道委婉的口谕,要圣上要查办这位逃犯典守者的过失罪。

领侍卫内大臣阿桂此时应当对这道口谕作出回应,之后再命军机处拟旨查办此事。

让乾隆哭笑不得的是,这些朝廷官员平时不读书,竟无一人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饱读诗书的和珅当然知道。

只是,彼时的他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侍卫,是断然不能在皇帝和大臣商议国家大事中途插话的。

领侍卫内大臣阿桂是英廉的好友,而且和珅能够在宫中担任侍卫,也是有赖于阿桂对自己的一臂之力。

因此,和珅决定帮阿桂一把,他小心谨慎的说道:“圣上是说典守者能推卸其责任吗?”

阿桂一听恍然大悟,他心中对和珅的提醒万分感激。

乾隆见一个小侍卫竟能懂得连朝廷大臣都不知的文意,因此对和珅不免好奇起来。

阿桂见乾隆对和珅颇有好感,立马禀报“这是三等侍卫和珅”

自此,和珅在乾隆的世界里刷了一遍存在感,也让乾隆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传奇而充满争议的一生渐渐来开了帷幕。

揭秘和珅:从绝境中崛起,赢得乾隆帝的青睐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恰逢其时的天时地利,但是如果没有抓住机遇的能力,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千载难逢的时机溜走。

科考失利的和珅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充实自己。

所以当机会来临时,他牢牢的抓住了,狠狠的在乾隆面前低调的秀了一把。

05.逆风翻盘飞黄腾达

乾隆四十年,26岁的和珅迎来了人生的开挂之年。

他从三等侍卫晋升到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兼副都统。

27岁,他被任命户部侍郎。两个月之后又被任命军机大臣;不久又兼任内务府总管,兼任镶黄旗副都统。最后在27岁岁末,又被任命为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

短短一年时间,和珅整整经历了6次升迁。

人生逆风翻盘,举家被抬入了正黄旗,真正的实现了鲤鱼跃龙门。

其晋升速度之快,圣上荣宠之盛。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震惊朝野内外。

06.察言观色,洞察圣心

幼年和继母在一起如履薄冰的生活经历,让和珅养成了察言观色的能力。

侍奉乾隆期间,他仔细观察乾隆的生活习性、揣摩他的脾气秉性。对于圣意,他经常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在学堂读书之时,和珅就搜罗乾隆各类诗作,并认真在诗里领会乾隆的内心世界,更是潜心模仿乾隆书法。

是人,就都有虚荣心,面对这么一个对自己崇拜的五体投地的臣子,乾隆的心中不免洋洋自得,心中的天平更是向和珅又倾斜了几分。

乾隆酷爱下江南,晚年更是几次三番欲南巡。可又怕朝中重臣和黎民百姓非议他挥霍享乐。

揭秘和珅:从绝境中崛起,赢得乾隆帝的青睐

此时,和珅看出了乾隆的心思,于是想了一个令乾隆万分满意的完全之策。

他让江南官员、富豪承担此次南巡费用以此来感恩皇恩浩荡。这样既不动用国库,又堵住了悠悠众口,打消了乾隆的顾虑,让乾隆可以心无芥蒂的实现愿望。

南巡之行,非常圆满。乾隆对和珅越发倚重和喜爱。

和珅非常懂得一个道理,就是:要赢圣心,先懂圣心。

现代管理学也非常推崇要管理好人,就要先走进人心。懂得人心真正想要的,才能留住人才,赢得人心。

这个道理和珅用在应付乾隆这里,也非常实用。

乾隆七十岁时对自己的评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由此可见,他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在这样的人面前,一定要收敛自己的锋芒,保持他的自信心。

和珅深深懂得这一点,他才会时不时的在乾隆面前卖弄点一些聪明和才情,却又绝对不会让自己显露一点锋芒。

和珅简直就是满足乾隆自尊心和虚荣心的最佳背景板。

06.心思缜密外交达人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团马嘎尔尼一行访华,旨在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双方在礼仪接待方面,却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清朝想让英方行三跪九叩大礼,而英国使臣却不愿意行这么大的礼节,认为有辱英国皇室。

最终在和珅的协调之下,双方都做了一定退让,英使臣单膝跪礼。

揭秘和珅:从绝境中崛起,赢得乾隆帝的青睐

揭秘和珅:从绝境中崛起,赢得乾隆帝的青睐

之后的谈判中,英方想让乾隆开放通商口岸,进行自由贸易。乾隆自恃天国物产丰富,示意让和珅打发洋人赶紧离开。

得到旨意的和珅,并没有冒昧的驱逐英使出宫。而是打听到了英国使者因水土不服已经有人已经命丧黄泉。于是,和珅借题发挥,做出一副体恤他人的姿态:“你们远道而来,水土不服,本应多留数日,万岁体谅各位不易,特让你们早日返程”。

一段话让英国使臣哑口无言。

他在礼节上以礼待人,却在英国提出让清政府给他们一个小岛作为贸易中转站时,断然拒绝的问道:你们不会是想建一个“国中国”吧。

英国使团副使斯当东撰写回忆录《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称赞和珅:“见解深刻,眼光尖锐,是一个完美的政治家”

作为一个外交官,他游刃有余的周旋在谈判之中。在礼仪方面,和珅懂得变通。但是在涉及了主权问题之时,他又态度坚决,言辞犀利。维护了大清朝的尊严,也给到了对方最大的善意。

07.生前风光生后潦倒

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过度纵容自己势必会导致最后的惨剧。

和珅善于揣测上意,本来能为他的仕途所用,可以助他一展宏图。

可是,在乾隆面前的日渐得宠让和珅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在尝到了权利和金钱的甜头之后,更是让他欲罢不能,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乾隆归天,嘉庆执政,和珅一步跌进阎王府,走上黄泉路。

生前有多风光,死后就有多凄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鸦片对中国人的危害,并建议实施禁烟的朝廷大员。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朱珪受和珅排挤外调出任两广总督,当时英国人早已经想拿中国当肥肉吃入口中了,于是开始向广东倾销鸦片,
2024-06-26 21:55:00
清朝历史上只有一个大臣是和珅不敢惹的
清朝乾隆后期,和珅受到了乾隆帝的赏识,历任要职,成为朝中的权贵。和珅“结党营私,道路侧目,朝士莫敢撄其锋者”,连英国使者马戛尔尼都说道:“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可是在影
2023-08-27 14:53:00
清朝一将军凯旋而归,皇帝为何赐他一杯毒酒
...色的将军,他的名字叫做章佳·阿桂。他的战绩辉煌,为乾隆皇帝夺取了无数战役的胜利,对清朝的稳定和繁荣贡献巨大。然而,在一次胜利的庆祝中,阿桂却收到了一杯毒酒。面对这份出人意料的
2023-07-16 17:34:00
名将阿桂的辉煌政治生涯与显赫家族背景
阿桂(1717年—1797年),章佳氏,满洲正蓝旗人,乾隆时期内阁大学士阿克敦之子,二十岁步入政坛,不到十年时间升至军机章京,跻身朝廷中枢。1748年出征大小金川时起,弃文从武,
2024-01-13 21:22:00
从师徒到君臣:朱珪与嘉庆帝之间的深厚情谊
...康熙皇帝打下了稳固的疆域、雍正皇帝留下充盈的国库。乾隆登基后,坐享康熙、雍正的政治成果,是一位极其幸运的帝王。不可否认的是,乾隆登基之初,非常勤政,他重视水利,减免税赋,是一
2024-03-29 03:20:00
清朝为何到嘉庆手里就不行了
...、见风使舵的本事。很快凭借自己的一身本领,和珅受到乾隆的赏识后平步青云。直到他贪墨8亿白银的事情昭告天下之后,和珅的精彩人生才由此落幕。1.和珅的发迹和珅出身于满族正红旗钮祜
2023-06-06 14:14:00
将军得胜归来后,为何被乾隆赐毒酒
...众小人面面相觑。章佳·阿桂画像章佳·阿桂时间回到清乾隆十三年,章佳·阿桂奉命随军出征,大小金川等地。可由于川陕总督张广泗的固守命令,导致阿桂半年未建寸功。之后,川陕总督张广泗
2022-12-21 15:03:00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权臣,朝中上下无人敢得罪,和珅也不敢
乾隆帝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乾隆帝的继位要比雍正帝好很多。毕竟乾隆帝没有经历九子夺嫡这样的事情。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到了乾隆帝晚年时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
2023-06-24 11:27:00
阿桂:乾隆身边的文武双全重臣,和珅亦敬畏三分
谈起乾隆皇帝的宠臣,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想到那个“用事将二十年,威福由己,贪婪日甚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的大贪官和珅,当时一些国外的使臣更是称他为清朝的“二皇
2024-02-28 19: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