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式“霸总”迷倒老外背后,AI短剧翻译悄悄成省钱神助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7 09:57:00 来源:智东西

中式“霸总”迷倒老外背后,AI短剧翻译悄悄成省钱神助攻

“死的这个,听说是要替真千金嫁给乡下离过婚的老男人。”这是国产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一句台词。该短剧在今年春节期间刷屏,以上线首日充值破2000万的“战绩”给业内外带来震撼。

在国内爆火后,《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变身成《Back to the 80s(DUBBED)》,上线点众科技旗下短剧出海平台DramaBox,开头那句台词也被翻译成“The one who died was to marry a divorced old man from the countryside in place of the real daughter”。

在寻求“爽感”上,国内外的短剧观众似乎有不少共通点。智东西看到,有来自西班牙、印尼的网友在看完《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英文译制版的前几集后,给DramaBox的YouTube账号留言,“我想看完整的印尼语字幕”“我也想要西班牙语字幕,谢谢”。

中式“霸总”迷倒老外背后,AI短剧翻译悄悄成省钱神助攻

▲YouTube网友留言

目前,《Back to the 80s(DUBBED)》在DramaBox有超18万的收藏量,在TikTok投放的素材也动辄数万、上十万的播放。

中式“霸总”迷倒老外背后,AI短剧翻译悄悄成省钱神助攻

▲《Back to the 80s(DUBBED)》在TikTok的传播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只是国产短剧译制出海的样本之一。

近半年来,短剧出海市场热度骤增,且规模和用户量级还有可观的上升空间。TikTok for Business估算,2024年,包括美国、日韩、东南亚在内的海外短剧市场规模已达数亿美元,月均用户2000至4000万人,未来规模将增长至百亿量级,月均用户预估将达到2至3亿人。

整体市场的带动下,今年4月以来,译制剧成为短剧出海的热门载体。在译制短剧这一细分领域,几乎所有短剧出海平台都面临成本控制与台词翻译“信达雅”的两难抉择,译制过程中的字幕擦除和翻译成本,成为平台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2023年下半年的一次短剧出海行业会议上,小影科技创始人兼CEO韩晟,以及小影科技业务VP、影伙引擎AI短剧创作服务业务负责人张航看到了这一需求;同年10月,他们决定做一款AI短剧翻译模型。

凭借视频创作软件出海积累全球19亿用户的小影科技,在今年7月发布了首个To B品牌“影伙引擎”,定位于AI应用服务平台,AI短剧创作便是该平台的四大服务之一。韩晟透露,AI短剧创作服务、尤其是字幕擦除和翻译能为短剧出海平台节省约90%的人力成本。目前,影伙引擎已陆续为九州文化、枫叶互动等短剧出海头部平台提供了AI短剧创作服务。

近日,智东西与韩晟、张航进行了交流。张航介绍,小影科技主要面向短剧出海平台提供字幕无痕擦除和AI台词翻译服务,或是直接提供拥有短剧台词翻译参数的AI翻译模型API。他透露,小影科技接下来的重点研发方向仍然是AI短剧台词翻译,越来越多的短剧特定字符数据的积累将成为该垂类模型的核心壁垒。

中式“霸总”迷倒老外背后,AI短剧翻译悄悄成省钱神助攻

▲韩晟(图左,在2024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演讲)和张航(图右,在白鲸出海 2024全球流量大会上演讲)

一、译制短剧弯道超车,百万成本是掣肘

作为视频剪辑出海行业从业者,韩晟在2022年就关注到了短剧出海市场,“我们当时觉得这个事儿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还没有这么乐观。因为相对来说,短剧是中国原生的,我们对于比如欧美用户是不是感兴趣(这点),其实还不是非常乐观。”

短剧出海始于2022年8月,枫叶互动推出短剧平台ReelShort,开拓海外短剧市场;半年后,国内短剧市场的大爆发带来短剧出海的黎明,多家网文平台陆续推出自有短剧出海平台。

也是在2023年上半年,韩晟和张航开始跟短剧行业从业者进行交流、做市场调研,逐渐发现了一个能将小影科技自身视频剪辑产品积淀与生成式AI结合的新出海机遇。

2024年,短剧出海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根据Sensor Tower报告《2024年短剧出海市场洞察》,相比2023年9月,2024年2月短剧出海应用内购收入和下载量分别增长280%和220%;截至2024年2月底,已有40多款短剧应用试水海外市场,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内购收入达到1.7亿美元。

销往海外的短剧按照制作方式被分为译制剧和本土剧。译制剧通常由短剧出海平台采购中文成品短剧,而后翻译成英文、韩文、日文等语言,在海外二次出品、销售;本土剧则由平台委托短剧制作方,根据目标市场的语言、文化、观众偏好等定制内容。

近半年来,译制短剧的弯道超车让韩晟和张航看到了曙光。

根据行业自媒体短剧自习室援引点点数据,2024年4月,以译制短剧为主的DramaBox的内购收入,超越以本土短剧为主的ReelShort,且差距逐月拉大。另外,Insightrackr数据显示,2024年8月,DramaBox和ShortMax下载量超过ReelShort,分别位列第一、第二——据智东西向业内人士了解,ShortMax母公司九州文化也正收购国内爆款短剧译制后出海。

张航观察到碍于制作周期和短剧产业的成熟度,本土剧始终只占短剧出海平台内容的少部分,月产2000到3000部的国产短剧为短剧出海提供了庞大储备。他作出判断:“短剧属于内容行业,平台积累的优质内容越多,用户粘性就越高。基于这个逻辑,我觉得未来至少3到5年的时间里,译制剧会是短剧出海平台内容的主流。”

其中最重要的台词翻译环节成了平台痛点。

在前期调研阶段,张航与短剧行业内的朋友交流得知,由于每月需要译制的短剧数量不稳定,平台大多选择将译制工作交给外包公司,交付效率不可控,且成本很难降低。

中式“霸总”迷倒老外背后,AI短剧翻译悄悄成省钱神助攻

▲短剧翻译模式和痛点(图源:小影科技)

另据短剧自习室测算,一部单集2分钟、共100集的译制剧,成本在1.3万到7.3万元左右,即每分钟65到365元;翻译价格为每人每分钟200至300元。而大多数时候,平台通常会一次性交给外包公司数十部、需要适配多个国家/地区语言的短剧,译制成本在百万量级。

现在,AI带来了新范式,短剧翻译成本降到了原来的10%。

二、“龙王”“洪荒战神”,通用术语成壁垒

有爽感、有爆点的台词是短剧抓人眼球的“钩子”,要做好AI短剧翻译就得先解决中国霸总“龙傲天”和美国吸血鬼“Edward”的台词互译问题。

2023年末,张航带领团队成员着手AI短剧翻译模型的研发工作。考虑到投入产出比,他们决定在已有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短剧翻译需求进行调优。

第一个问题出现了——通用大模型对短剧台词的理解翻译能力并不理想。“我们尝试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大模型,找来专业翻译对这些大模型翻译出来的内容打分,评分结果确实挺差。短剧台词翻译和传统文本翻译存在区别。通用大模型的训练资料可能是新闻、论文、小说这类整段的文字,而短剧文本最大的特征是全部都是对白,而且是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这样穿插着来的对白,没有上下文关联,大模型的理解非常混乱,出现了很多翻译错误和漏洞。”张航说。

这样的错漏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大模型不知道说话人是谁而造成的前后文逻辑错误,二是不理解短剧口语化或专门化台词的意义而造成的语义理解错误。如,“霸总”短剧中常出现的台词“找不到XX(女主昵称),提头来见”,某些通用大模型可能会在翻译时将主谓语弄混。

中式“霸总”迷倒老外背后,AI短剧翻译悄悄成省钱神助攻

▲三家通用大模型翻译结果对比

为了解决前后文语义关联的问题,张航带领团队成员引入声音提取引擎算法,将角色声音和台词一一匹配,再根据声纹识别对所有台词按照角色进行划分,构建角色台词的上下文。由此,大模型可以将每个角色的台词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翻译,所有台词都翻译完成后再拆分回原位置。

模型走向商业化后,有短剧出海平台客户提出了新的需求——搭建短剧术语词库。在诸如仙侠、战胜等题材的短剧中,经常会出现生僻、专门的术语,如人物头衔、法器或法术名称等,客户会给他们一份字符翻译映射表,让他们将映射表“跑”进模型,用特定字符翻译数据训练特定模型。

张航认为,这一过程对产品迭代很有价值,“有一些术语可能是短剧通用的,比如‘龙王’‘洪荒战神’之类的词在很多短剧里面都会出现,这些字符数据的积累就是我们公司核心壁垒的一部分;我们服务的客户越多,我们积累的越多,其它公司想要赶超我们的翻译效果就越难。”

目前,依托AI短剧翻译模型,他的团队主要面向短剧出海平台提供字幕无痕擦除和AI台词翻译服务,或是直接提供拥有短剧台词翻译参数的AI翻译模型API。从效果来看,AI短剧台词翻译已经可以进行英语、日语、印地语等多语种翻译,满足关联上下文、语意准确、名词前后一致等要求,而总体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仅为人工翻译的10%。

他很自豪地说,目前还没有AI短剧翻译同类产品推出,“在AI换脸、AI配音等通用功能都拉不开差距的基础上,我们只要和大家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就可以,重点研发方向在AI翻译。我们希望把这个垂类的、特定的文化种类的翻译吃透,能够真正替换掉人工,这才是我们能够带给短剧行业的价值。”

三、“做应用的公司不要亲自下场去做大模型”

在找到AI短剧翻译赛道之前,作为公司创始人及管理者的韩晟颇为焦虑。

小影科技于2012年6月成立,踩着移动互联网及短视频风口,陆续推出了小影(海外版VivaVideo)、VivaCut、节奏酱款等多款视频剪辑APP,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视频剪辑产品矩阵。长期以来,小影科技专注于C端视频剪辑应用出海业务,大部分营收由海外市场贡献,尤其在2021年激增至九成。

2022年11月,ChatGPT的发布带来了AI大模型技术浪潮,创业12年的韩晟内心再次燃起斗志。他是一个对AI大模型技术极为乐观的人,大模型的演进速度让他坚信AIGC会成为继PGC、UGC之后新的主流内容生产方式。但在开拓AI短剧翻译这一赛道之前,小影科技并没有找到自己在AI时代的定位。韩晟说:“我们自己也去研发过一些大模型,后来发现这事儿就不是小公司能做的,也做了很多To C的应用,今天来看也失败了。”

AI短剧翻译属于极为细分的赛道,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在ChatGPT发布近两年后,小影科技的正式入局才显得没有那么突兀。和12年前创业做视频剪辑出海一样,在新技术、新范式的浪潮下,韩晟仍然带着团队敏锐且精准地锚定细分蓝海市场,做起了小而美的生意。

中式“霸总”迷倒老外背后,AI短剧翻译悄悄成省钱神助攻

▲小影科技影伙引擎服务图谱,产品包括AI短剧创作服务(图源:小影科技)

在韩晟看来,AI短剧翻译对于小影科技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AI大模型技术给内容行业带来新的生产范式,深耕短视频剪辑应用十余年的积累给了团队大展身手的底气,鼓励好奇、创新的公司文化让张航大胆提出与朋友交谈得出的构想,然后带着团队放手去做。

张航透露,模型推出至今,公司相关业务线的增长速度让他们笃定,至少未来两年,AI短剧翻译市场大有可为。

韩晟将团队对细分市场的挖掘,看作市场选择。他说:“几乎每一个热门赛道都有big player,在一个需求已经被充分满足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找到一个垂直市场、一个刚性功能去切入,这是比较有效打入市场的方法。”

对于过去两年的尝试,韩晟总结道:“做应用的公司不要亲自下场去做大模型,做大模型要求雄厚的资本和算力储备,做应用的公司应该思考怎么把用户需求和技术更多地连接起来。”他进一步解释称,这其中包含两点要求——一是要理解用户,挖掘用户需求,刷新过去的认知,基于新技术的可行性去做产品;二是要关注各种大模型的发布,关注大模型的新版本、新玩法、新功能,与公司的需要做连接。

“在长期战略上,我们希望在AI翻译市场有更大的突破,视频业务也能在AIGC时代保持领先地位。”公司成立12年后的今天,心怀对AI的笃定,韩晟带着小影科技又进入了创业状态。

结语:PMF仍然奏效,AI短剧翻译过度依赖单一市场

韩晟是PMF(Product-Market Fit)理论的信奉者,从小影科技的探索路径来看,对于中小型企业在AI大模型这个新生行业里找准定位、寻觅商业价值来说,PMF依然奏效。毕竟,自研基座大模型的昂贵成本不是中小型企业可以支付的,利用好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或许能更早推动前沿科学落地应用。

与此同时,小影科技对垂直细分赛道的开拓经验也可以成为中小型企业的参考——根植于原有短视频剪辑业务线,再引入通用模型进行调优,既有创新空间也能有效控制沉没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垂直细分赛道竞争压力小的另一面是,有限的增长空间以及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在各方都难以给出短剧出海(更遑论译制剧出海)具体市场规模的情况下,AI短剧翻译应用的前景还有待考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7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预估1000亿!中国土味短剧火爆好莱坞,成功占领了老外的下沉市场
...一部探访好莱坞的纪录片,发现了一个新现象:中国竖屏短剧已经成功在世界电影中心占据一席之地,不仅养活了一大帮老外演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未来3年还有望参与瓜分超过1000
2024-12-21 22:18:00
国产霸总征服老外?一文揭秘短剧出海的“收割”神话
...集的高能反转……仿佛一夜之间,前阵子火爆国内的土味短剧,正启用说着地道外文的海外演员,席卷海外市场。诸如“先婚后爱”“甜蜜复仇”“和亿万富翁谈恋爱”这些片段,通过TikTok
2024-01-05 13:53:00
中国造霸总“硬控”海外主妇丨制片人:我在横店拍老外短剧,中国人写的剧本更“爽”
霸总短剧的风,还是“刮到”了海外市场。生活在北美的一些家庭主妇们,在送走老公和孩子上班、上学后,忙碌完家务之余也会刷刷手机短视频APP,为一部部剧情爽翻的短剧而着迷。有人甚至还会
2024-10-10 13:52:00
土味短剧在海外杀疯了,为什么霸道总裁连老外也爱看?
...却杀疯了。时长仅仅几分钟,除了狗血就毫无影响的霸总短剧如今成了老外们的心头好,越看越上头。当然,无利不起早,我国的文艺工作者们专门去拍面向欧美市场的短剧可不是为了文化交流,而
2023-11-26 15:12:00
文旅年终观察:微短剧出海,靠的是什么?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杭州12月29日电 题:文旅年终观察:微短剧出海,靠的是什么?作者 谢盼盼 童笑雨横店变“竖店”、“霸道总裁爱上我”……微短剧是如今当之无愧的“流量新贵”,并
2023-12-30 07:51:00
“霸总”碾压“赘婿”,女性用户占比更高!操盘手揭秘短剧出海“收割”神话
...上我”....这些土味爽文,如今成了老外们的最爱?随着短剧被吹上风口,“霸总出海,日入百万”的暴富神话也开始流传。据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目前海外短剧市场呈现“冰火两重
2023-12-02 08:18:00
中新网评:微短剧出海探索新兴“混血模式”
...,上海某片场,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外正在热火朝天地拍摄短剧。近日,一部面向海外用户的短剧正在上海拍摄。网友视频截图日前,“拍在上海”上海微短剧摄制“一站式服务”联盟正式启动。该项
2025-03-29 17:14:00
国产短剧在全球市场都风生水起,全靠中国电商这个祖师爷
2023年,短剧出海赛道快被“挤爆了”。在中国,十年前就初具形态的短剧,已经从当时10-20分钟/集的喜剧题材单元剧,逐渐变成2-3分钟/集的狗血连续剧,成为了一些人爱不释手的“
2024-01-21 19:08:00
短剧观察 | “裸奔”和“暴富”的短剧,如何合规治理和风险防范?
01短剧的一夜爆火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短剧的华丽变身(屌丝逆袭),尤其是小程序短剧,实在是猝不及防。两年多前,你去问影视界的业内人士,谁都不会相信又土又俗的短
2023-11-27 10: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