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3 09:43:00 来源:光明网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就是致敬劳动者的节日。这其中,就包括技术工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无数高技能人才发挥专长,找到定位,既为制造强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了梦想。今天,我们就认识他们中的几位,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工作中不断突破,精益求精,练就绝活的。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2024年4月26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空间交会对接离不开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就是“对接机构”。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航天科技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 王曙群:神舟飞船用的对接机构能够在两个飞行器高速飞行的瞬间,实现两个飞行器柔性连接,在两个飞行器之间建立一个刚性的气密通道,宇航员可以不穿宇航服在两个不同的舱段里工作和生活。

飞行器环绕地球在太空飞行时,速度达到了每秒7.9公里,在两个飞行器高速飞行时,对接机构可以实现它们之间的捕获、校正、对接,为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王曙群,中国航天特级技师,他带领着国内唯一一个装配、调试载人航天对接机构的团队。30多年前,王曙群从技校毕业,进入航天科技集团工作,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刚进厂时,王曙群跟着师傅,每天在钳工台上学习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等各种技能。因为勤奋好学、喜欢钻研,王曙群很快掌握了过硬的技能,成为企业在工装模具制造方面的骨干技能人员。

1995年,上海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开始组建对接机构研制团队,主要负责对接机构零部件的研制和组装。王曙群作为优秀的技能人员,成为对接机构研制队伍中的一员,负责精密设备的安装。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没有任何技术经验可以借鉴,全靠从零开始摸索,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研发团队用了两年时间,做出了第一台原理样机。然而,样机上了测试台,测试结果却让研发团队大失所望。问题出在哪?面对数万个零部件、上万米的导线,问题查找起来如同大海捞针。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航天科技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 王曙群:我们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能通过最笨的办法一点点去尝试,把各种可能性先罗列出来,然后一项一项去试。

那一段时间王曙群就像着了魔,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试错,脑子里想的都是公式、数据、算法。经过一年多的苦苦摸索,在150多万个数据中,王曙群终于发现控制锁钢丝绳的张力细微变化导致了锁的不同步。他迅速提出了方案,一举解决了对接锁同步性协调的难题。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王曙群每天都会随身携带一本记事册,一有新的想法,或者经验、教训,他都会及时记下来。像这样的记事册,王曙群一年要用完好几本。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从1995年的原理样机研制开始到正式产品验收交付,这一步跨越研制团队用了16年。2011年11月3日凌晨1点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对接机构在实现太空穿针引线的超高难度动作中始终表现完美。

随着首次交会对接的成功,王曙群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投入产品化的生产制造中,他掌握了多项专利技术,申报的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这期间,他完成了大学专科、本科的学习,成为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代表。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高技能人才已经超过6000万人,他们活跃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他们生产的产品有的在太空中闪耀,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添砖加瓦,也有的产品看似毫不起眼,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易拉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易拉罐易拉环模具只能从国外高价进口。在江苏无锡,一家民营企业成功研制出了这种模具。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原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班长 陈亮:拉拉环的时候,预埋一个线痕在里面,预埋的线痕不能深也不能浅,太深了漏水自爆,太浅了拉不动,线痕的要求非常高,刻线痕的刻线刀要求的精度更加高,我们力争把它做到0到2微米以内。

陈亮,国内首批易拉环模具的研制者之一,全国劳动模范、技术能手,行业内的人称他“微米大师”。1998年,陈亮考入无锡的一所技校,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后,进入无锡市的一家制造模具的民营企业工作。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一次,公司接到一个电视机高精度定位零件的订单,要求把精度控制在2微米内。当时,国内多用传统刀具来进行加工,精度只能达到4微米。老师傅们多番尝试未果,便想到了爱动脑筋、能钻研的陈亮。陈亮打破常规思维,创新性将“铣”和“磨”两道原本完全不同的工序组合,在机床加工中使用精密砂轮磨削。

经过不断尝试,一周后,陈亮成功把产品精度控制在1微米,这是国内这类产品的精度首次达到1微米,同时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陈亮“一战成名”,“微米大师”也因此叫响。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这些年,我国持续地进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构建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陈亮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技能培训,从学徒工一步步学习、积累,坚持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先后获得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资质。

随着国家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深化,产业工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也被打通,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陈亮也报名参加了工程师的职称评审。2023年4月,他一直期盼的正高级工程师终于评定了。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2023年底,陈亮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教师,专职培养新一代技术工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7年来,多项举措在全国各地、各产业全面推进、不断深化,广泛惠及广大产业工人,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像陈亮一样凭借着专业的技能获得了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而在产业一线奋斗拼搏的,不仅有陈亮这样的工人中的“教授”,也有原本实验室中的教授跨界成为工匠。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在2023年的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中,46岁的陈照春凭着过硬的数字化知识和焊接技术,指挥着机器人焊接出8条堪称完美的焊缝,最后摘得机器人焊接比赛的桂冠。和参加本次机器人焊接比赛的绝大多数选手不同,陈照春并非焊工出身,而是待在实验室的标准研究人员。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陈照春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在大学时,他学习的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到福州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工作,几年后来到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现在担任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科创团队的负责人,一直从事工业机器人的研发。

2019年,陈照春跑到焊接车间拜师学艺,学习手工焊接。一个年过半百的科研人员,放着实验室不待,为什么非要扎进车间当“学徒工”呢?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 陈照春:特种设备生产企业,比如焊接领域,在用工上有一些困难,因为焊接环境比较恶劣,现场温度比较高,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也比较大,这个环境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我们想,能不能有一种智能化机器人在恶劣环境替代工人从事这些工作。

研发智能机器人,能够替代焊接工人工作,推动焊接产业数字转型,解决企业的用工难,让焊工远离弧光辐射、有毒气体、电焊烟尘和高温高热的作业环境,这就是陈照春当学徒工的目的。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作为科研人员,陈照春要做的就是在车间里学会工人的焊接手艺,再把这些技术融到机器人的系统当中。截至目前,陈照春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地面巡查防爆机器人和高处探测爬壁机器人,用于特种设备的检测。现在,他们正在研发用于锅炉内壁焊接的特种机器人。

陈照春说,数字化时代,对于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是“数字工匠”,也就是既具有现代工业技术技能水平,又掌握智能化、网络化技能,善于融合数字技能从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大批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离不开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深入钻研、执着追求。今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提出从2024年到2026年,动员和依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有关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将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4年,中国经济过险滩、闯难关,在战胜困难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年,中国经济“稳”的态势有效延续,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进”的步伐也坚定有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2025-01-19 16:17:00
焦点访谈丨“半年报”: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2022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一季度4.5%的经济增速。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
2023-07-21 19:30:00
焦点访谈丨国产手机迭代出新靠什么?聚链成群释放制造业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产业链高效协同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
2024-03-14 08:51:00
劳春燕:实力“霸屏”,连续9天时间不停歇式地主持《焦点访谈》
劳春燕连续9天时间不停歇式主持《焦点访谈》啦!《焦点访谈》节目是央视一套的老牌节目、品牌节目,也是一档标志性节目,因为这个节目有很多的铁杆粉丝,所以对于该节目的主持人也是十分关注
2023-03-01 22:53:00
焦点访谈: 打好“组合拳” 合力促发展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同时,我们面对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恢复也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2023-11-11 23:10:00
央视网消息 (焦点访谈):1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2023年是个特殊的年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社会都在恢复发展。对我们个人小家庭来说,
2024-01-18 17:41:00
央视《焦点访谈》用7分钟报道我市抹茶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全国第一 全球第二央视《焦点访谈》用7分钟报道我市抹茶本报讯(王涛) 4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新闻专题《土特产亮出“隐藏款”》。报道说,贵州铜仁江口贵茶
2024-04-13 08:35:00
快手大模型首次集体亮相 获《焦点访谈》报道关注
...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闭幕。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今年的大会展览持续扩容升级,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亮点展品数、首发新品数均创历史新高。大会聚焦大模型、算力、
2024-07-08 10:10:00
...铜陵日报本报讯(记者 方盼亮)2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为题,对铜陵白姜种植系统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性进行了细致解读,并阐述了保
2024-02-03 17: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陈西)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福建省共出口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36.1亿元
2025-09-12 07:01:00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与菲律宾华教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启动仪式在第46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书展二楼福建展馆举行
2025-09-12 07:30:00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2025-09-12 07:38:00
9月11日,王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前几天,60多岁的母亲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是给移动老用户免费送手机,后来在附近一家商店门口见面
2025-09-12 07:38: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 许晶晶)日前,由市发改委指导,市节能评审中心、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市青少年宫联合主办的“‘碳’寻未来校园
2025-09-12 07:46:00
中国网9月12日讯(记者李智)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服贸会吸引了全球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2025-09-12 07:47:00
吴艳:探寻传统音乐的传承密码
吴艳。受访者供图□芮天舒祁绩随着秋季学期正式开学,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吴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她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
2025-09-12 07:45:00
江西援疆人员参与打造的节目在克州音乐大赛上获一等奖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氛围中,2025年“四季欢歌?星耀克州”群众才艺大赛音乐类决赛落幕。当融合汉、塔吉克
2025-09-12 07:10:00
用竹笛为山村孩子奏响梦想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雪莉)9月1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公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名单,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音乐教师肖惠文上榜
2025-09-12 07:10:00
青滨附院肝胆外科成功完成院内首例保留脾脏胰体尾部切除术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吴文召 青岛报道“没问题了,准备收尾吧,术后注意随时观察……”近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里
2025-09-11 17:46:00
众点关注 | 秋意渐浓 错峰游热度攀升 记者实地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结束,9月旅游市场迎来了一年中的“错峰游”黄金期。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发现
2025-09-11 17:46:00
E起正能量(53) | 于均强:晨练路上的“生命守护者”
大众网记者 薛成琳 东营报道9月8日清晨七点,东营市供应公园如往常一样聚集了许多晨练的居民。突然,一阵骚动打破了宁静,一位60岁左右的男士昏倒在地
2025-09-11 17:48:00
千里奔赴寻存单,农行威海羊亭支行5小时精准查证赢信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蔡秀丽 鞠玲玲“你们本可随便解释糊弄我,却花5小时帮我查得明明白白,这样的银行值得信任
2025-09-11 17:49: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星素材来源 毕节消防一审 何永利二审 田洋三审 孙晓蓉
2025-09-11 18:02:0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益春获评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制图 赵一妍
2025-09-11 1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