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世界级高桥这样建造(工匠绝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19 06:0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项目团队创新工艺,攻克一道道难题——

世界级高桥这样建造(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苏 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9日 第 06 版)

世界级高桥这样建造(工匠绝活)

施工团队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贵州桥梁集团供图

世界级高桥这样建造(工匠绝活)

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

张杰摄

世界级高桥这样建造(工匠绝活)

施工人员在安装智慧缆索。

张杰摄

核心阅读

贵州省花江峡谷大桥主桥跨径达1420米,桥面与北盘江的垂直距离达625米,建成后将成为主桥跨径和高度世界第一的山区桥梁。

几年来,项目团队创新工艺,攻克了混凝土浇筑、提高抗风安全性、优化索股架设等一道道难题,用智慧和汗水浇筑起这座世界级高桥。

夏日炎炎,山风阵阵。登上204米高的花江峡谷大桥主塔,脚下的北盘江宛若一条碧绿丝带,在贵州花江大峡谷间蜿蜒前行。由贵州桥梁集团承建的六安8标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省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目前,项目团队已完成下部结构、索鞍施工,即将完成主缆架设,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主桥跨径和高度世界第一的山区桥梁。

智能温控,高空泵送,增强耐久性和安全性

山区建高桥,混凝土施工有多重要?花江峡谷大桥混凝土总用量达43.9万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因为水化热产生内外温差,很容易出现裂缝,影响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六安8标一工区负责人李平安说,长、宽、高三个数值中,最小尺寸超过1米,就算大体积混凝土,在花江峡谷大桥,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而最大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安龙岸锚碇达到16.4万立方米。同时,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过程中,内部会释放热量,导致与外部产生温差,温差控制也很重要,一般内外温差不能超过25摄氏度。

难题如何破解?“我们成立攻关小组,自主研发智能温控系统。”李平安介绍,混凝土浇筑前,提前埋设冷却水管和智能芯片,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可以实时监测浇筑时的内外温差,“我们还建有一冷一热两个水池,内部温度过高,输送冷水降温,反之输送热水。还能根据温度控制水流流速,把控调温速度,如果降温过快,容易造成开裂。”

“像锚碇和主塔体积巨大,需要分层浇筑,要精准把控层与层之间的温差,尽可能让每层达到相近的温度,慢工出细活,才能实现整体稳定。”温控技术员吴仕鹏补充道。

解决了温控问题,如何将混凝土泵送至204米高空?项目团队一度束手无策。

“混凝土标号越高、稠度越大,管道泵送越困难。如果不能一次泵送,会影响混凝土质量和工效。”李平安跟技术团队一起,研究选用管壁加厚的锰钢材质,改良管道连接方式,优化混凝土配比,最终解决了超高混凝土泵送难题。“别说200米,现在可以实现一次泵送到300米高空!”李平安说。

海量运算,创新安装,将风力影响降至最低

早上6点,六安8标工程科负责人欧阳松穿上工装,戴好安全帽,乘坐电梯登上主塔,为架设主缆做准备。尽管身处高空,风声呼啸,他仍然步履稳健。“现在抗风做得好,能走得稳,心里也踏实。”欧阳松说。

花江大峡谷,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山高谷深,在这里建高桥,首先要解决抗风难题。

“要抗风,首先得‘捕风’,要观测风速、风向、风攻角等数据,开展风环境研究。”欧阳松表示,施工前期主要依靠人工观测,后来项目团队跟同济大学合作,采用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成本降低、精度提升,还能24小时自动采集传输。

自2022年起,项目团队积累海量数据,并以等比缩放方式建模,开展风洞实验,找到最优的抗风结构形式。

欧阳松说,为了减轻大桥受风力等因素造成的摇摆,他们决定在主桥两侧安装可调节角度的钢材质风翼板,“该不该安装、安装什么形状、怎么安装等等,都通过大数据计算清楚。”

有了海量的峡谷风数据,猫道的抗风安全性也明显提高。大桥施工时,架设在用于承重的主缆之下,平行于主缆的线形临时施工便道,便是猫道。在主缆施工完成之前,它实际上是一座大跨径“铁索桥”,关系到主缆架设精度和施工人员安全。

花江峡谷大桥有两条4米宽的猫道,为增强抗风性能,项目团队选择镀锌钢丝网作为其底板和护栏。“这种钢丝网孔径大,质量轻,强度高,透风性能好。”欧阳松说,两条猫道间还增设了横向通道,形成一个空间网状结构,将风力影响降至最低。

考虑到山区峡谷风速变化快,有着很强的突发性,项目团队还研发了山区峡谷超高索塔竖向移动工厂整体式爬模系统,集模架爬升、峡谷风环境监测、安全监控、防雷避险等集成控制于一体,能实现一人控制所有爬架同步提升,让花江峡谷大桥实现工业化、高精化、智能化建造。

优化索鞍,北斗定位,提高缆索架设精度

时针划过凌晨2点,峡谷风力逐渐稳定,六安8标项目经理吴朝明和同事们开始上岗。他们要把握黄金时间,调整索股。

对于悬索桥而言,几乎所有承重都依靠两根主缆,它从主跨中部向两岸伸展,像臂膀一样将桥梁的荷载重量传递到峡谷两岸的主塔和锚碇上。花江峡谷大桥的两根主缆均由217根索股组成,一根索股43.4吨重,2378米长。在600多米高空逐一精准架设,难度可想而知。

团队尝试采用控制主缆转向的新型索鞍设备。“索鞍相当于是专供悬索绕过两座主塔顶端,用于承受主缆重量、固定主缆的‘基座’。相较于以前的铸焊结构索鞍,新研发的锻焊结构索鞍强度高、重量轻,易吊装。”六安8标机料科科长唐健介绍,铸焊容易出现气孔和裂纹,但团队联合生产企业研发专业焊接机器人,锻焊焊缝实现质量控制,“能更好地让主缆‘骑’在索鞍上,完成转向、支撑以及传递载荷等任务。”

吴朝明说,第一根索股的精确定位非常关键,其余几百根索股都要参考这根基准索股。如何确保基准索股的空间位置达到设计要求?“之前是用两台全站仪分别从不同方向同时对基准索股进行测量、计算,在气温和风速相对稳定的夜间进行调整。”吴朝明说,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引入北斗系统,直接获取三维绝对位置,还能24小时连续进行动态采样,提高缆索架设的精度。

基准索股架设整整耗时一天,并对同一位置变化情况持续观测一周,直至相对高差稳定在2毫米以内,才陆续架设其他索股。目前,主缆索股架设任务已经过半。

今年6月,在主缆架设过程中,花江峡谷大桥安装了智慧缆索,让主缆有了“神经系统”,能进行“健康监测”。

“共有3条智慧缆索,装有光栅光纤传感装置。通过监测索股受力变化,实时掌握桥梁主体安全情况,及时预警风险隐患,还能为大桥后期维护保养提供较为精准的数据参考。”吴朝明说,智慧缆索还配套除湿系统,确保主缆内部湿度处在合理范围,有效防止锈蚀,延长使用寿命。

从混凝土浇筑看新技术,从抗风安全性看新工艺,从缆索架设看新设备……项目团队正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一道道难题,奋力托起这座世界级高桥。

■延伸阅读

花江峡谷大桥有哪些新工艺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2022年1月开工,预计2025年6月建成。考虑到山高谷深,地形险峻,风力、湿度、温度等变化莫测,花江峡谷大桥创新运用多个新工艺,应对复杂环境条件。

采用轻量化锻焊结构索鞍,减少用钢量,降低吊装难度,给出了大跨度悬索桥的建设新方案;采用全方位专业设备进行峡谷风观测,并开展智能数据分析,获取山区桥位风场环境的基本规律,提前进行猫道、缆吊风稳定性专项设计;采用石粉配制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践行绿色环保施工理念;采用物联网传感、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结合北斗数字化平台管控服务,探索大数据建桥新实践……此外,花江峡谷大桥还规划建设服务区,配套建设的桥梁博物馆、200米垂直观光电梯、高空观光餐厅等桥旅融合项目已同步启动,建成后将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9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探访世界最高桥!看花江峡谷大桥建设背后的“贵州交职院”力量
...凝聚着来自本土专业高校的力量和智慧,不断刷新了贵州高桥建设的品牌与招牌。”在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贵州省六安高速公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超动情地说。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
2024-05-01 15:01:00
贵州,层峦叠嶂之间,一座钢铁巨龙横跨花江大峡谷,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近日,新西兰资深焊接工程师帕特里克·丹尼斯(Patrick Dennis)站在刚通车不久的花江峡谷大桥前,远眺
2025-11-08 00:12:00
3360吨!96辆重卡上桥,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
...序的检测,由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承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向着通车目标迈出关键一步。8月25日,花江峡谷大桥进行96车静载试验。8月25日,
2025-08-25 23:54:00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启用“双层吊具”加速建设
...者 程曦)2月20日,记者贵州交投集团获悉,在建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建设于日前正式启用双层吊具吊装。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花江峡谷大桥全桥共92片嵌缝
2025-02-22 21:22:00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进入主缆架设施工阶段
...于日前已完成首根主缆索股牵引,标志着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正式进入上构主缆架设施工阶段。花江峡谷大桥首根主缆索股锚杯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建在被称为“地球裂
2024-04-15 09:39:00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索鞍顺利完成吊装
...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更将成为新的山区峡谷世界第一高桥。一审:罗亚楠 邵梦洋二审:李柏杉 袁小娟三审:李蓓
2024-03-24 13:46:00
打个“飞的”看大桥!世界第一高桥关岭飞行基地投运
9月20日,位于关岭自治县花江镇的世界第一高桥关岭飞行基地正式投入运营。一架黄色罗宾逊R44小型直升机载着游客从该基地升空,朝着花江峡谷大桥飞去,开启一段独特的空中观光之旅。在飞
2025-09-23 13:20:00
...花江峡谷大桥钢桁梁首件吊装顺利完成,标志着世界第一高桥建设全面进入钢桁梁吊装阶段。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宛若一架天梯,飞架于有“地球裂缝”之称的花江大峡谷之上。大桥主桥跨径14
2024-11-06 00:34:00
桥下人家|在世界第一高桥下开民宿,我也要做到第一
...和谐共处在花江大峡谷之间。抬头望去,夕阳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镀上金辉,巍峨的钢索在暮色中闪耀。转身时,满院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桥下潺潺的溪水声相应和,构成一幅宁
2025-09-23 21:5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曹智)11月15日11时54分,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从蒙古东移南下冷空气影响,16日至18日
2025-11-16 08:10:00
记者走访20处地铁站和公交站实地体验适老化无障碍情况有的公交站没有无障碍通道有的地铁站口没有下行电梯记者走访20处地铁站和公交站■这些挺不错
2025-11-16 07:58:00
11月15日,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举行第三届“小发明小创造节”总结表彰大会,684项学生创新发明作品获表彰,这也是目前该校影响力较广的学生科创品牌
2025-11-16 07:22:00
11月13日,2025年太原市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杨家峪花卉市场落幕。本次竞赛由太原市总工会主办,市总工会财贸工委
2025-11-16 07:2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生产线上的“加速度”!宿州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连续三月领跑全省
大皖新闻讯 智能搬运小车来回穿梭,数据实时跳动,一块块精密电路板在产线上快速流转……在安徽英特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
2025-11-15 11:48:00
中国网11月15日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和引导平台经营者有效防范反垄断合规风险
2025-11-15 11:55:00
童年燃起来!江汉区北湖幼儿园举行第十五届体育节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叶菁)晨光熹微,朝暾初露,正是运动好时光。11月14日,江汉区北湖幼儿园聚焦“竞技”核心
2025-11-15 12:03:00
江汉教育在思政课中讲好“中国故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王金晶 实习生严呈欣)上好思政课,做好引路人。11月14日,“讲好中国故事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活动在武汉市第十九中学举行
2025-11-15 12:03:00
田野课堂 山坡中学十公里徒步开启思政实践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张君)11月14日,江夏区山坡中学210名师生踏上前往天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十公里徒步旅程
2025-11-15 12:03:00
运动悦心 这堂“心理课”在运动场开讲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肖利霞 徐维)11月12日,神龙小学子林分校举办“趣味无界 运动悦心”阳光心理趣味运动会
2025-11-15 12:03:00
科技赋能幼教新生态 数字融合点亮童心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宗曼钰)11月12日,武汉市幼儿园融合教学评比活动第一场在汉阳区德才幼儿园举行
2025-11-15 12:03: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走进凌家滩遗址 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大皖新闻讯 凌家滩文化作为长江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节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11月14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南线采访团来到凌家滩遗址博物馆
2025-11-15 12:21:00
福州新闻网11月15日讯(记者 颜澜萍)14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赴福建海峡银行开展宣讲。市委宣讲团成员
2025-11-15 12:40:00
合肥“大外环”高速建设取得新突破
大皖新闻讯 近日,S18宁合高速合肥段全面进入路面施工新阶段。与此同时,S90芜合高速肥东支线上跨淮南铁路立交工程也取得重要进展
2025-11-15 12:59:00
向新而行 动力澎湃|山西孝义:“氢”功“练”得棒,文旅做得“靓”
大皖新闻讯 一座传统的资源型城市,不仅“氢”功“练”得棒,文旅也亮点频出,工业强市与文旅富民“双轮”并驱释放澎湃转型活力
2025-11-15 1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