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朵换角:让山水巴扎有名更有实
——保护母亲河·河湖长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一
朵换角(左一)正在讲解公示牌上的内容
【编者按】
近几年来,海东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家门口的小河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景更美了。美丽河湖画卷在海东全域铺开,离不开河湖长的努力与付出。
今年8月起,海东市启动了“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为加大海东市基层河湖长、河湖管理保护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基层,挖掘了一批优秀的基层河湖工作者,推出《保护母亲河·河湖长在行动》系列报道,记录基层河湖长的工作生活,讲述他们在推动河长制工作、河湖治理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报记者 巴迎桂 摄影报道
群山连绵,碧水蜿蜒。初秋时节,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巴扎藏族乡,一眼就被这里的绿水青山所吸引,这都得益于这些年来河湖长制工作的开展。要说谁的辛苦指数最高,当地的群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巴扎乡党委书记、乡级总河湖长朵换角。
“7月31日,乡镇境内进入防汛高峰期,大通河水近期上涨,没有安全隐患。”
“8月4日,阵雨,大通河、柏木峡河、甘禅河三条河道水位没有超过警戒线,河道周边不存在涨水后水冲杂物堆积问题。”
“8月9日,雷阵雨,大通河河面没有漂浮垃圾、河底没有明显的污泥和垃圾淤积。”
当记者翻开朵换角近期的“河长日志”,里面清楚地记载了每次巡河的点点滴滴。
9月1日9时,秋风瑟瑟,凉意渐浓。朵换角处理完单位的工作后,驱车从乡政府院子出发,一路向西,开始了巡河之路。
巴扎乡地处互助县东北部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平均海拔在2700米至4100米,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境内有元甫沟、甘冲沟、财隆沟、大龙沟、柏木峡大西沟等流域,直接汇入大通河,河流总长达57公里,流域总面积达102平方公里。自2018年以来,朵换角从乡级河湖长到总河湖长,6年的时光,他可没少在“河长制”工作上下功夫。
“河面越来越干净了,岸边新栽的树苗长得也很好。”“对的,书记,最近巡河没啥大问题,水电站的垃圾也在定时清理,河岸两边的环境卫生,雨季过后也有保洁一直在负责。”当天,在巴扎乡甘冲沟村的卡索峡水电站,朵换角和甘冲沟村党支部书记阿银本打开了当天巡河的 “话匣子”。
沿着河道,他们一路走,一路看,仔细检查着沿岸是否存在污水排放、绿化损坏的现象,河道是否有乱堆乱放以及漂浮物。“一条河巡下来,仔仔细细看上一圈,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朵换角说。
朵换角指着河岸一旁的村级河湖长公式牌说:“这是我们近期新更换的河长公示牌,省市县各级的都有,也是我们巴扎乡守护一江碧水、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记者看到,公示牌上从河道名称,再到县级河湖长、乡级河湖长、村级河湖长都有明显的标识。从联系部门到河湖长职责再到整治目标,无不记录着全乡推动河湖长制组织工作规范化和促进河湖管理工作高效化。
“以前我们都是用纸笔来写巡河日志,记录和存档都不方便,问题上报也不及时,现在用‘智慧河长’App记录,效率提高不少。” 朵换角一边说,一边打开“智慧河长”App,将巡检结果上传至平台。
护河先治河,“如箭在弦”势在必行。巴扎乡位于互助县东北部,总面积达5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26.4公顷、畜牧业用地7333.33公顷、退耕还林地71.26公顷。全乡辖8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总人口1385户5293人。一直以来,村民大多沿河居住耕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据阿银本回忆,以前当地的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将自家地里收拾出来的秸秆、菜叶、废旧地膜等垃圾倒入河中,河道内偷挖几车砂石等都是“常规操作”。当他们听说村里治河,不让采砂石了,便纷纷反对。为此,朵换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优化工作方案,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组建“小板凳”宣讲小分队,上门给村民们做工作、说道理、讲政策。
同时,积极争取县上相关部门支持,通过健全“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多边治理”三级体系,抓好“巡河工作制度化、整治四乱常态化、问题销号规范化”三项举措,紧扣“安排部署、全民动员、督导考评”三个环节,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凝聚起全乡守护河湖安澜的强大合力,真正让河湖保护治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让水清起来,让山绿起来。”这是朵换角每次巡河时挂在嘴边的话。6年来,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截至目前,全乡共设置乡级河湖长3人,村级河湖长8人、河道保洁员10人,累计开展巡河360人次。各村先后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村民大会等会议20余次,发放宣传单400余张、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结合“净美互助”行动,清理河道垃圾20余吨、砂石堆30余处,整治影响河道行洪问题6件,对大通河、柏木峡河等河道两岸通过栽植青海云杉、花灌木进行绿化美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在村庄与阡陌之间,巴扎乡境内的大通河、柏木峡河、甘禅河宛如一条“玉带”自西向东流淌,一路倒映出了巴扎乡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山水巴扎”的画卷虽在奋笔疾书,但已引人入胜、令人向往。
“要让巴扎因水而美、因河而富。”对于未来,朵换角充满信心:“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河道管护成效,维护河湖生态健康,营造人水和谐氛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河湖,让‘山水巴扎’名副其实,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