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辛巴带货海鲜、电影票价过高等上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13 11:32:00 来源: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2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月28日至2月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分析,9天监测期内共收集到“消费维权”相关信息1889.6万余条,共监测到“消费维权”吐槽类信息145.16万余条。消费维权舆情集中反映的问题涉及餐饮消费、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4个方面。

司机和饭店联手宰客

监测期间,有关“餐饮消费”负面信息共56.65万余条,占吐槽类信息的39.03%。春节走亲访友、外出聚餐增多,餐饮需求旺盛,容易出现价格争议、食品安全、服务纠纷等问题。

有关餐饮消费类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辛巴带货海鲜、电影票价过高等上榜

2月3日,消费者陈女士报料称在张家界旅游时疑遭遇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联手宰客。当时,陈女士打车被出租车司机推荐到一家叫“土家园”的饭店,服务员推荐招牌菜娃娃鱼和打鼓皮,并表示两个菜够吃了。结账的时候,陈女士发现两个菜要844元。2月6日,张家界市永定区旅工委办公室通报称,涉事餐饮店“土家园”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等宰客行为,目前,已责令涉事经营主体停业并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辛巴带货海鲜、电影票价过高等上榜

春节期间,辛巴带货880元海鲜大礼包,被消费者反映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无法食用。辛巴发布说明并道歉。其海鲜供应商尖锋食客回应称,将赠送1瓶五粮液作为补偿。

中消协表示,逢节必涨是供需矛盾下的正常现象,但涨价应在合理范围,不然便有“宰客”之嫌。张家界“土家园”饭店联手出租车司机,两个菜要价844元,价格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种定价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辛巴带货海鲜、电影票价过高等上榜

电影票价过高还卖无座票

监测期间,有关“文化娱乐”负面信息共36.26万余条,占吐槽类信息的24.98%。春节期间,观影、游园等文娱活动频繁,票务问题增多,价格上涨再次引发吐槽。随着《哪吒2》等优秀电影的曝光度增长,多地开始增加排片场次、新设观影场所,但配套服务问题引起争议。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辛巴带货海鲜、电影票价过高等上榜

有关文化娱乐类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1月30日,有网友爆料称,1月29日(大年初一)在县城电影院看《唐探1900》,遇到了无座票,价格和有座票一样。过高的票价也引发不少消费者吐槽。南京万达影城建邺店的《唐探1900》,1月29日15点40分的特惠区售价为58.9元,普通区为66.9元,而优选区则达到71.9元。17点35分的场次票价高达85元。在上影影城南京新城市广场店,17点40分场的《熊出没 重启未来》,1张票的售价分为50元、55元和59元三档;19点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每张票的售价分为50元、60元和69.9元三档。

中消协表示,文娱、旅游等行业缺乏有效的服务质量标准以及相关管理措施。今年春节档,小县城票价过高问题在部分地区较为突出,且不谈无座、加座是否涉嫌偷取票房,无座票同有座票同价、小板凳观影的定价策略明显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在供需矛盾之下,市场调节能力不足,消费者缺乏有效的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接受。过道加凳子、观众坐台阶,“超员”的环境不仅影响了观影体验,也暴露了影院在服务管理意识上的严重不足。价格与服务倒挂,影院票价暴涨与硬件服务缩水形成反差,消费者隐性权益受到侵害。

发货揽收转运记录造假

监测期间,电商网购负面信息共21.52万余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4.83%。线上购物需求旺盛,国补政策更是推升了家电等产品的消费热度,但一些优惠规则不够清晰影响了消费者购物体验,春节快递配送投诉也有所增长。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辛巴带货海鲜、电影票价过高等上榜

有关电商网购类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有消费者在春节前没收到两个月前就预订的“新年战袍”。该件衣服原价389元,2024年12月6日价格优惠为352元,消费者下了第一单。12月12日,消费者发现优惠力度更大,衣服售价只要312元,又下一单。但一个多月后,两单衣服都没收到,商家告知原因是“丢件”。消费者在网络上吐槽,才发现“丢件”只是一种说辞,事实上,商家可能没有真实发货,而是制造了虚假物流信息,再以丢件为由让消费者退款。之所以需要虚假发货,是因为一些商家手里“没货”,此前虚报库存,出现商品卖超情况;还有一些商家可能是因为价格太低不想卖了。

山东青岛的李女士在某电商平台年货节期间,挑选了多件心仪的商品,只为了能凑够金额享受平台“满200元减30元”和“满800元减60元”优惠。当她准备结算时,发现实际支付金额比预期高出许多,仔细查看后才发现,部分商品不参与满减活动。更让她不满的是,平台对于哪些商品参与、哪些不参与优惠并没有在显著位置标明,只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字条款里有所提及,消费者很难注意到。

中消协表示,春节期间,电商领域信任危机凸显,虚假发货、优惠政策隐蔽条款、骗取补贴等乱象让不少消费者“闹心”,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制造虚假物流信息欺骗消费者的手段,不仅让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增加时间成本,还严重破坏了电商平台的信任基础。平台对优惠规则不透明的设计方式,加剧了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不信任感。消费者在购物时唯恐被套路,长远来看,将严重影响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返程高峰有票无法上车

监测期间,“文旅出行”类负面信息共20.17万余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3.90%。从大年初二开始消费者纷纷外出游玩,票务问题、游客滞留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出行体验。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辛巴带货海鲜、电影票价过高等上榜

有关文旅出行类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2月4日晚,河南一网友发视频称,K774次列车途经河南信阳车站时,因车厢人员较多,无奈拒绝部分旅客乘车,“有票也不让上”。2月5日,该车站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此事,因为车内有很多人“买短乘长”,到原票站点不下车,导致车内人越来越多。有部分旅客因超员无法上车,车站已积极协调处理。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辛巴带货海鲜、电影票价过高等上榜

近日,网传三亚西岛管理失控、承载力不足,导致游客滞留码头。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景区不是船不够,而是游客太多了。

中消协表示,景区在接待能力和应急预案上的不足导致游客的权益受损,服务标准的模糊使得消费者在后续维权时缺乏依据,除了退票之外,是否能有其他补偿?而景区往往以“不可抗力”或“超出预期”为由推卸责任,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辛巴带货海鲜、电影票价过高等上榜

中消协建议,基于当前技术发展与市场革新,可以多角度推进消费维权工作,如紧抓AI(人工智能)发展的契机,加速推进智能应用,建立智能化监管体系,构建“未诉先办”“防患未然”的工作机制;各地消协组织一方面要认真对待消费者投诉,拓展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网络,建立推广消费纠纷快速处置通道,另一方面可在客流密集场所派驻流动巡查员,现场解决纠纷,缩短维权时间,实现投诉便利化、信息透明化、处置快速化。

此外,各地相关部门发布消费提示时,可通过自媒体政务平台发布“消费风险地图”,引导消费者避坑,同时起到警示作用;相关行业组织持续推动行业自律升级,敦促各行业企业明示节假日服务降级风险、价格涨幅上限等,通过短视频、小课堂等方式,对一些隐性条款、消费套路进行公开,实现行业自我净化;商家等经营主体则应坚守诚信经营底线,切实做好价格公示,确保消费者对价格波动知情,减少矛盾纠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亮)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11日发布的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春节期间,餐饮消费、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方面维权诉求较为集中,其中餐饮消费居
2025-02-11 22:08:00
...京商报讯(记者 蔺雨葳)6月27日,中消协发布了“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618”消费舆情的互动场域并没有完全指向电商平台的集中促销活动,消费维权的负
2023-06-27 16:31:00
...记者从中消协了解到,3日,中消协发布了《2023“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文化娱乐、餐饮消费、景区旅
2023-02-03 16:24:00
...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对此,11日中消协发布的《“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区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
2023-05-12 09:12:00
“影院换片”“6根面20元”“黄山游客滞留5小时”……入中消协报告
...3日消息,通过对1月21日(除夕)-1月28日(正月初七)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8天监测期内
2023-02-03 12:03:00
...财经记者刘亮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中消协)20日披露的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中秋国庆假日经济强劲增长,消费加速回暖,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消费堵点问题。中消协对9月2
2023-10-20 21:54:00
中消协双11舆情分析报告:直播带货乱象问题突出
...闻网中新网11月22日电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双11”步入第十五个年头。当下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消费者需求趋于多
2023-11-22 10:46:00
中消协分析“618”消费维权舆情!东航清零会员积分等事件被点名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6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一起来看6月1日至6月20日,共收集“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98704996条
2023-06-27 19:56:00
...震宇)10月1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十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安全管理、定价收费、住宿预订等方面话题热度较高
2024-10-21 09:2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