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科曙光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首先它是中科院的,背景没任何问题。
然后公司主要是做服务器的,属于高科技领域,前景广阔。
但是,公司的投资能力“太强”了,强到掩盖了自身主营业务的光芒。
2024年中科曙光营收131.5亿,同比下降8.4%,归母净利润19亿,同比增长4.1%,增利不增收。
然后扣非净利润只有13.7亿,也就是非经营性利润超过5个亿,这就是利润增长的原因。
而非经营利润主要来源于公司的投资收益。
2024年投资收益高达5.6亿,为了显示以下投资收益波动的程度,用三季报的数据更合适。
中科曙光三季报归母净利润7.7亿,投资收益4.1亿,占比达到53%,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利润,都是投资带来的。
当然这仅仅只是为了体现投资收益对中科曙光的影响,并不是每个季度都有这么高,投资毕竟是波动的,因为被投资方是波动的。
那中科曙光都投资了哪些公司?眼光怎么这么好呢?
上图就是中科曙光年报的经营情况描述,投资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图、中科三清、中科天玑、曙光数创这五家公司。
其中,海光信息、中科星图、曙光数创都是上市公司,而且都还挺火。
海光信息应该都知道,是一家做CPU和DCU的,这几年的业绩表现很好。
海光信息2020年还处于亏损状态,近四年可以说是策马奔腾,去年归母净利润就做到了19.3亿,原因当然是被AI带起来的。
我们的东数西算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然后很多智算中心都在建设,对CPU和加速芯片的需求非常大。
中科曙光的眼光非常好,选中了海光信息,而且还是大股东。
上图就是海光信息的前三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曙光信息就是中科曙光的子公司,持股27.96%。
去年海光赚了19个亿,等于也就是中科曙光间接赚了几个亿。
而且海光信息从2019年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去年的毛利率高达64%,净利率30%。
不过有一点很有意思,海光信息这么好的业绩,市值3578亿,寒武纪是亏损的,前阵子的市值都突破了3000亿,你说神不神奇?
当然寒武纪去年第四季度也是赚钱的,终于开始赚钱了,不容易。
中科曙光投资的第二家公司中科星图,这家公司的知名度就没那么高了,因为体量还比较小。
中科星图主要是做空天信息、商业航天和低空产业的。
之前这家公司也不怎么火,但是在低空经济的带动下,关注的人好像也变多了。
中科星图的营收增长一直是比较快的,但是去年的归母净利润只有3.5亿,几乎没有增长,对中科曙光的收益贡献比较小。
不过如果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低空经济那可是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现在还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前途无量。
开玩笑的啊,低空经济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讲,后面还是单独详细讲一下吧。
上图是中科星图的前三大股东,曙光信息持股15.7%,是第二大股东。
先不说低空经济的问题,未来我们的商业航天肯定是会发展起来的,这个现在还太落后了。
中科星图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卖软件和数据,他还有家子公司星图测控,今年刚在北交所上市了,是北交所的商业航天第一股。
那么未来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肯定会出现大量航天公司,他们肯定都是没有航天数据的,中科星图可以当收租婆。
中科曙光投资的第三家上市公司曙光数创。
曙光信息持股62.07%,是控股股东。
这家公司对于中科曙光来说,主要是出于建立产业链生态圈的考虑,直接贡献多少收益是假的,因为规模太小了。
但是曙光信息主要是做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准确来说是做液冷的。
这个领域其实挺好,因为液冷肯定比风冷效率高,重点是如果服务器的功率太高的话,风冷是没法满足需求的。
比如现在的高端GPU的功率,已经达到700W,靠风冷散热根本没用,只能用液冷。
未来随着算力的不断提升,CPU和GPU的功率肯定是会继续上升的,液冷必然取代风冷。
曙光信息在液冷领域是很不错的,公司年报的原话是这样的:
“ 2011年底在业内首先提出液冷技术路线,并启动相关技术研究,于2015年率先推出国内首款量产的冷板式液冷解决方案,并于2019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基于全浸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解决方案的应用落地。”
也就是曙光信息在液冷市场领先,我看了一下行业机构,公司大概拿走了60%的市场份额。
不过现在液冷市场规模还比较小,未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除了刚才讲的这三家之外,中科曙光还投资了众多公司,都是科技型的,按照公司的说法,完成了“芯—端—云—算”的全产业链布局。
也就是参股的子公司,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整个产业链都齐全了。
那为什么文章的开头,我说中科曙光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呢?
因为公司的主营业务表现其实很一般,但是偏偏又布下了这么庞大的一个局。
首先中科曙光去年的营收是下滑的,这很不符合常理。
比如同样做服务器的浪潮信息,去年三季报营收831亿,同比大增73%。
基数这么高,增长还这么快,因为去年的AI服务器需求太火爆了,整个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占了服务器市场的2/3。
而中科曙光去年的营收才一百多亿,反倒还下滑了8.4%,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公司并没有享受到AI服务器大规模增长的红利。
既然没有搭上AI服务器的列车,那就是中科曙光主要还是做通用服务器,可是通用服务器现在是过剩的。
这一点从中科曙光的业务表现结构也能得到佐证。
去年公共事业收入71.6亿,同比下降14%,占总营收的比例近55%。
公共事业无非就是地方上采购,当然是以通用型服务器为主,不过公共事业的营业成本同比下降了20.66%,这个幅度是非常大的。
实际上中科曙光的盈利能力在行业内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因为他有很大的成本优势。
而成本优势就是来源于他参股的多家子公司,大家都是兄弟,原材料成本可能大幅度低于市场价。
上图是中科曙光近五年的盈利能力表现,还在逐年上升,毛利率已经高达29%,净利率也有15%,这已经非常高了。
浪潮信息如果有这个盈利能力,那就不得了。
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浪潮信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本质上就是一个组装厂,大部分核心零件都是采购的,所以赚钱辛苦是必然的,
中科曙光虽然规模小很多,但是生态圈是建起来了,所以说很有意思。
现在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因为各环节被封锁,所以还处于艰难发展期。
未来我们如果都进行了自主研发突破,那个时候中科曙光的春天可能就要来了。
所以如果关注中科曙光,那么只关注公司现在的业务是没用的,要关注他投资的那些公司的发展情况。
目前的中科曙光,属于躺赚,他的背景有利于拿下公共事业项目,他投资的公司就坐等花开。
至于这些花儿什么时候能完全盛开,那就取决于我们的整个半导体产业。
当然躺赚并不意味着不上进,更多的是无奈,产业发展本来就没那么容易,得慢慢熬。
#财经#/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5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