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美化里社区的温暖画卷(逐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3-18 05:3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美化里社区的温暖画卷(逐梦)

图为朱新琪与社区保安正在交流。

石 强摄

制图:赵偲汝

深夜1点,万籁俱寂。

“叮咚——”出警归来的朱新琪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听见口袋里手机传出的微信提示音。他知道,这个点的微信,绝大多数都是大鹏给他发来的“悄悄话”。虽然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常常没有标点符号,还总是夹杂着错别字,但朱新琪却能从中读出大鹏的心语,判断出他这一天的状态。

这一次,大鹏传来的微信里,先是一行文字,接着是一幅素描,上面活灵活现“游动”着一条锦鲤。

朱新琪欣慰地笑了,他明白,大鹏的思绪已经沉浸在了画面里。他立即回复道:好画!大鹏你要加油啊!专注绘画,你会成为画家的。

朱新琪早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不管多么疲惫,他也要撑到子夜时分。他知道,在手机的另一端,习惯在这一时刻向他袒露心扉的大鹏,正盼望着他的回复。

“好的,老朱。嘿,简简单单。”

果然,仅仅半分钟后,大鹏的留言就跳进了朱新琪的手机屏幕。“简简单单”是大鹏的口头禅,表示他对自己的肯定和对他人的认同。

这一刻,派出所门口闪亮的警灯,像是夜空下撒在城市里的星星。

朱新琪是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挂甲寺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美化里社区是他的责任区。美化里社区有1500户近4000人口,所包含的5个小区,在朱新琪的脑海里就像一张立体地图,哪门哪户住着谁,提姓知名,提名知人,提人知情。他的警务室就设在居委会,一堵隔断辟出独立空间,居民有什么大事小情,朱新琪都能现场办公。

作为美化里社区的1/4000,大鹏和朱新琪的缘分是从5年前朱新琪接管这个社区开始的。

被朱新琪称为“孩子”的大鹏其实已近不惑之年,因幼年时的一场大病影响了大脑发育,导致现在的智力水平不高。他在小区里遇见邻居,经常一副乖僻模样,有时还会挥起手中的木棍。这样一来,不是被大鹏触犯的邻居报警,就是大鹏被邻居“修理”后他的妈妈报警,引发了不少警情。

被贴上“问题居民”标签的大鹏,父母无奈,邻居嫌弃。可朱新琪却有些心疼大鹏,觉得这孩子虽然智力受了影响,但渴望爱与尊重的心门并未关闭,得想办法走进这扇充满戒备的门。

“大鹏,今天没出去惹事,表扬你啊!”到大鹏家走访,朱新琪笑眯眯地看着他,话语中、眼神里都是夸赞。

大鹏晃晃脑袋:“嗯,简简单单,真没惹事。”起初,大鹏以为警察是上门抓他,没想到听到的却是表扬。他喜形于色地说:“老朱,老朱,我加你微信吧。”

从这天起,微信就成了朱新琪了解大鹏的渠道和安抚大鹏的空间。他一边教大鹏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一边揣摩着大鹏的思维逻辑,模拟他的语言风格回复他。

大鹏说:我的警觉性,比,任何人都高。

老朱说:好,告诉你爸妈,一定不能上当,不能给骗子转钱。

大鹏说:我面对了现实,你,才用实话回复我。我痛改前非。我没偷。

老朱说:这才是我喜欢的大鹏,也是人人喜欢的大鹏。加油!

…………

忽然之间,社区里有关大鹏的警情没了踪影。邻居们都说,大鹏遇到朱警官,不惹事啦。

朱新琪还是不放心,每次入户走访,都要转到大鹏家看一眼。两人拉着手,大鹏甚至会像孩子一样撒个娇。每当这时,朱新琪就故意板起脸,说:“记着按时吃药,出门不能吓唬别人,不然我晚上就不和你聊天了。”一旁的大鹏妈妈接过话:“朱警官,大鹏就听你的。”

“嗯,简简单单。”大鹏点点头,拉着朱新琪进了里屋。大鹏这是要干吗呢?朱新琪有些好奇。只见大鹏在床边蹲下来,拉出一个纸箱,里面是满满的一箱画卷。他随手展开一幅铅笔素描,一辆逼真的卡车呼啸驶来。朱新琪一脸惊讶:“大鹏,是你画的吗?”大鹏没说话,又随手展开几幅画卷:一辆小摩托迎风奔驰;一盘水果新鲜欲滴;一只螳螂活泼灵动……

看着面露不可思议表情的朱新琪,大鹏的妈妈道出详情:“这些都是大鹏画的,他从小喜欢画画,生病后时断时续地画。但大鹏从没把作品给外人看过,今天破例,是因为你在乎他,他信你。”

从此,朱新琪每次下社区时,都会给大鹏带些画纸画笔。他成了大鹏作品的第一欣赏者,大鹏的绘画题材也在朱新琪一次次的鼓励下不断拓展。

从此,社区里鲜见大鹏的身影,他正宅在家里,沉浸在画作之中。他在心里一遍遍默念老朱的话,少说多画,练真本事。

又过了一段时日,朱新琪说,大鹏,天天闷在家里画也不行,咱们还要走出家门,感受外面的世界,体验丰富的生活。

大鹏一一照办。他安静地跟着妈妈去买菜,他与小区里的大爷大妈高兴地交流,他甚至学会了做简单的饭菜……

在朱新琪的鼓励之下,大鹏的画面内容愈加丰富,不只画静物,画的人物肖像同样惟妙惟肖。从科学家爱因斯坦,到近在身边的人,当然包括他的朱警官。他勾勒的朱新琪肖像,表情有些严肃,但朱新琪特别喜欢,觉得大鹏抓住了他骨子里的那股执着劲儿。

的确,朱新琪是一个执着的人。作为一名社区民警,他执着地做到从身到心走进千家万户。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每户人家的标注都具体到姓名、楼栋、楼层和房号,他想联系谁,谁在联系他,一目了然。他的手机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开着。他加了几十个社区微信群,那是他的社情民意瞭望哨。在那里,他不厌其烦地提示居民守好钱袋子,防止电话诈骗;而哪家遇到棘手事,第一个想到的,是他们时刻能找到、总是可以依赖的朱警官。

在大鹏那些得意的人物肖像里,有一幅值得一提。画里的主人公叫高秋成。大鹏说,他干好事不留名,留个画儿吧。

40岁的高秋成是东北人,前些年,投奔嫁到天津的姐姐,来这里打工,在美化里租了一间房。高秋成总能在社区看见朱新琪,有时是检查存车棚的灭火器是否过期,有时是查看各楼层有无安全隐患,有时是站在楼门口和居民聊上几句。每次看见高秋成,朱新琪都会说,老高,离家打工不容易,有困难尽管说,我一定尽力。高秋成心里暖暖的,回家后对妻子说,天津警察说话和气,实实在在想办法帮咱解决事情。

高秋成打心里觉得这个社区好,居民热情,民警负责,从内心深处想把这种温暖传递给更多人。他不善言谈,就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在具体行动中。碰上朱警官帮老人提着面粉回来,他赶过去帮忙;遇到哪位奶奶的小推车轱辘卡住,他帮着修;有孩子在小花园的健身器材上伤了脚,听见哭声他从楼上跑下来,发现孩子骨折,马上将孩子送到医院……

只是,高秋成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竟成了朱警官和邻居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那是2020年2月的一天。78岁的韩奶奶吃过午饭,收拾厨房,她将洗净的炒锅放在煤气灶上,打火烤干锅里的余水。谁料,韩奶奶回卧室拿东西时就忘记了这码事。当她准备午睡时,发现厨房有烟在飘。忘了关火!韩奶奶返回厨房,只见火苗已经引燃抽油烟机,她赶紧端起一碗水去浇,没想到越浇火越大,烟也越来越多。韩奶奶感觉呼吸困难,眼前模糊……

当时,高秋成正在存车棚和工作人员付宝元师傅聊天,一抬头看见3楼韩奶奶家阳台有火苗钻出来。不好!着火了!高秋成一口气跑上楼,付师傅从存车棚拿起灭火器紧跟而来,幸好听从朱警官的督促备足了灭火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韩奶奶家一般白天不锁门。高秋成冲进她家中,被浓烟呛得喘不过气来,但他还是坚持着把韩奶奶背出门,然后与付师傅关掉煤气灶,打开了灭火器。

接到报警,朱新琪赶来时,火已扑灭。高秋成和付师傅瘫坐在凳子上,浑身上下都是白色的灭火剂。两人呛咳着,说不出话来。

高秋成与付师傅火中救人被确认为见义勇为。作为辖区民警,朱新琪特意在小区办了一个简单热烈的颁奖仪式。在邻居们的掌声中,高秋成和付师傅身披印有“见义勇为”字样的红色绶带,庄重地接过证书和奖金。那一刻,高秋成别提有多自豪了。

始料不及的是,2020年6月的一天中午,社区又出意外。一楼的孙大伯午饭喝了点儿酒,煤气灶上煮着花生,他却沉沉睡去,满屋浓烟竟然都没让他醒来。高秋成从附近经过,闻到烟味仔细寻找,发现浓烟是从孙大伯家的窗户冒出。他大力拍着窗户,里面没有回应。情急之下,他跑到车棚拿来榔头敲碎窗玻璃。被叫醒的孙大伯起床开门,却因惊吓加上酒劲,竟瘫坐在地上无法起身。高秋成急中生智,与刚好经过的邻居李涛一起砸开护栏。高秋成爬进窗户,打开房门,把孙大伯搀到门外,李涛关掉煤气。

高秋成的老家在黑龙江尚志市,已经租房住了12年的美化里,是他的第二个家。领取第二本见义勇为证书时,邻居们非让高秋成说几句“感言”,他迟疑片刻,然后一字一顿地说:“我每天上班要坐班车,单位离美化里挺远,但我不想搬走,我舍不得这里。我就寻思让美化里更美,光靠朱警官一人忙活指定不行,咱们都得搭把手,这就是以心换心的事。”

美化里,一个多美的名字。它的每条甬路上、每栋楼门里,都写满了人间烟火,写满了社区和谐,写满了生活美好。50岁的民警朱新琪,每一天都守在美化里,用一腔热忱美化着美化里。在朱警官的帮助下,大鹏用画笔记录下美化里的人和事;在朱警官的影响下,高秋成传递着美化里的温暖和爱。他们共同描绘出这座城市里的一幅美丽画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8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津北方网讯:当社区警务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当一颗真心倾注在一方土地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跟随公安河西分局挂甲寺派出所社区民警朱新琪走进美化里社区,答案跃然眼前。作为扎根社区几十年
2024-10-08 09:26:00
...警官叫朱新琪,是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挂甲寺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年近半百,多年管辖着美化里社区,这0.17平方公里是他心中的“大家”,4000多居民如同他的“家人”。春节前后,朱
2023-01-30 07:17:00
网红“熊警官”因查车得罪领导被调离岗位?本人回应系谣言
...被调离岗位。深圳交警及“熊警官”本人回应称,其前往大鹏系主动申请转岗,网传消息系谣言。“熊警官”在微信群发布的辟谣消息。据悉,“熊警官”真名熊崇君,曾担任《交警说法》节目主持
2023-08-30 17:30:00
网传深圳一交警查酒驾查到区长被调岗?涉事警官辟谣
...酒驾时,查到深圳一区政府区长,第二天熊警官被调离到大鹏新区。对此,熊警官在粉丝群中回应称:“太扯了,这完全是谣言!”此外,接近熊警官的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熊警官去大鹏是正常
2023-08-30 14:41:00
...留与诸门作榜样”的弘扬之力致敬农耕,在铺展和美乡村画卷中讲好文化传承故事。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
2024-09-23 15:34:00
“暗夜社区”激活深圳大鹏新区星空经济
...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暗夜”为布守护生态之美新画卷周五下午,家住罗湖的陈先生已经带着家人行驶在惠深沿海高速上,准备去西涌国际暗夜社区观星。流星雨、璀璨星空、漫天飞舞的萤火
2023-09-27 15:44:00
聚焦6大类37个项目!大鹏街道党工委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下好高质量发展“一盘棋”,绘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鹏画卷。会上发布的《大鹏党工委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重点攻坚项目清单》中,囊括37项重点项目。其中,16项涉及经济发展,包括全
2023-02-17 15:07:00
刘晓鑫摘下亚运会“新区第二金”
...地”和“山东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民反诈进社区,共筑反诈“防火墙”□半岛全媒体记者邱云通讯员李存芹为加大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力度,扩大反电诈宣传覆盖面,提高辖区居民的反电
2023-09-29 00:13:00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同唱团结欢歌 共绘发展画卷——平南县推进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综述莫新雄9月22日,夜幕降临,在平南县国安瑶族乡同心文化广场,伴随着一曲曲活泼欢快的音
2023-10-10 12: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