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
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教育集团“三秦学生记者”走进龙钢
寻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答案
参观龙门钢铁厂
“三秦学生记者”在交流体验感受
在行走中记录
学习体验,收获满满
铁水流淌,钢花四溅。漫步于以“钢铁”为主题,以龙钢发展史为主线的“龙门钢铁”园区,仿佛把人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人感受到一代代钢铁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10月29日,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教育集团的“三秦学生记者”走进陕钢集团龙钢公司,通过聆听讲解和实地参观,进一步了解到“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走进钢铁工业园区 有玩有看有学有思
“三秦学生记者”们首先来到龙钢展览馆,讲解员对龙钢历史发展与成果进行了介绍,小记者们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对龙钢有了初步了解。随后,“三秦学生记者”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乘坐通勤车分别前往炼铁车间、炼钢车间和数字化监控室参观。
“哇,太震撼了,原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这个炼钢炉足有十层楼高啊!”“三秦学生记者”们边走边看,不时发出惊叹声。
四年级(14)班的樊亦晨同学告诉记者:“通过讲解员的精彩讲解和实地参观,我们了解了钢铁炼成的全过程。看到火花四溅、机器轰鸣震耳欲聋的场景,让人感到非常震撼。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收获的道理。龙门钢铁厂上万名员工,共同努力下取得如此优秀的业绩,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后,我要向那些默默奉献、追求卓越、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者学习。”
在龙门钢铁工业园区,龙钢工作人员介绍了龙钢的特色。在龙门钢铁景区内,“三秦学生记者”们参观了独具钢铁工业特色的“一馆一中心四景点”,看到了不同于山水风景的现代化工业设备和生产流程,真切感受到富有不同情趣的工业旅游的体验。在这里“三秦学生记者”们有玩有看有学有思,通过全程参观,可了解到钢铁冶炼的工艺知识、可看到带有不同温度的钢铁产品、可感受到龙钢发展传承优秀文化的魅力,让孩子们用眼睛去捕捉用铁矿石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淬炼成钢的全过程,寻找“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答案,体会人同矿石一般,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钢、才能成为栋梁之材的内涵所在。
体验韩城非遗文化 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参观完龙钢园区,“三秦学生记者”们来到黄河岸边,乘船前往“鱼跃龙门”所在地,感受黄河之壮观,大禹治水之艰辛,同学们往返于波涛汹涌的黄河中,更从“鲤鱼跳龙门”的典故中悟出“贵在坚持”之内涵。
韩城花馍蕴含着古老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深厚,可追溯到3000年前,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张亮眼名片。当日下午,在韩城古城非遗体验基地, “三秦学生记者” 们体验了非遗技艺,感受艺术魅力。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三秦学生记者”们揉面、搓条、压花……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做起了各种造型的花馍。当孩子们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馍”,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随后,“三秦学生记者”们走进韩城文庙,怀着对圣人的敬仰之情、对国学的探求之心,面对孔子画像,端坐其中,感悟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丁仕进告诉记者:“两天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思政课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社会亲近自然
“三秦学生记者”们在韩城感受到了“文史之乡”的文脉绵长,“士风醇茂”的当代延续。在司马迁祠,追寻史圣足迹;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学习革命先辈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在龙门钢铁工业园区,感受钢铁文化,磨炼钢铁意志;在龙门景区,感受两岸断山绝壁的龙门气势;在韩城非遗基地,开启指尖上的文化传承,在韩城三庙,用心感悟“仁孝之德”。
“三秦学生记者”们在活动中尽展才艺,在磨炼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励志,在励志中收获,这不仅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更是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教育集团育人的宗旨。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更是同学们锤炼意志、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学校坚持“思政课程有温度、思政教育有深度、思政课堂有广度”的理念,充分挖掘实际生活中可利用的一切教育资源,把思政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走进社会,亲近自然,聆听窗外的声音。
孟琳 本报记者 党运
活动花絮
车厢成了思政课堂
“同学们,你们知道‘韩城’名字的由来吗?”“你们知道司马迁的《史记》写了中国多少年的历史吗?”“你们知道韩城的工业支柱产业都有哪些吗?”“‘鲤鱼跳龙门’这句成语说的是韩城哪个地方知道吗?”
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三秦学生记者”在韩城的两天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中,车厢里不时传来提问和抢答声,整个车厢变成了一场思政课堂。
与研学导师结下深厚情谊
陈利荣是专门从事韩城文化传播的研学导师,在此次两天的“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中,她一上车,便以“拉家常”的方式和孩子们讲起韩城“故事”,从司马迁讲到王杰,从八路军东渡黄河讲到“龙钢”理念,从“鲤鱼跳龙门”讲到韩城“花馍”非遗文化。她的讲解风趣幽默,童话式的语言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致,两天下来,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历史+美食 让我爱上韩城
“来到韩城这两天,对韩城历史和文化有了深刻了解,我也爱上了这个城市。”四年级(13)班的张艺楠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韩城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在研学活动当中,孩子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所吸引。有趣的韩城方言,成了孩子们一路上解乏活跃气氛的“佐料”。吃饭之前,研学导师给孩子讲解韩城的美食以及丰富寓意,让孩子们爱上了韩城特色美食和饮食文化。孩子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加上景区的真实感受,一路上欢声笑语。
孟琳 本报记者 党运
学生感悟
向英雄致敬
四年级(18)班 李昀灿
这次,我们怀着一颗敬仰之心,瞻仰了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老师带领我们敬献了花篮,我们全体师生向纪念碑鞠躬。我恍惚来到了另一个时空,站在时间的岸上,看黄河滚滚流淌,那一条条木船载满了整装待发的将士们,目光坚毅望向远方。在八路军东渡黄河这本厚重的“书”里,我感受到那段烽火岁月的同时,也向英雄致敬。
在“史圣名城”我收获满满
四年级(14)班 于梓轩
这次“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站是司马迁祠。在高耸的司马迁雕像前,老师带领我们诵读了司马迁的名言、名句。这些名句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它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素有“史圣名城”之称。行走在韩城,文化古迹,行宫阁楼,历历在目。我们一路上学习着、体验着,收获满满。
走进禹龙 用心感悟
四年级(19)班 王一凡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老师带我们去了龙门钢铁厂。这个钢铁厂很大很壮观,让人叹为观止。我们戴上安全帽,乘着大巴车,穿梭在一个又一个厂房中间,不由得发出感慨!我看到铁水从大熔炉中流到模具里,火红火红的钢块又被机器切割或压缩成了许多薄片,随着传送带被运送到门口进行冷却。生产车间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我不禁感叹现代科技的发达。我也暗自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做优秀的新时代好少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