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津沽大地特产丰 “津门优品”好评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01 10:5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天津频道

记者张桂贵、孙一凡

提及天津特产,人们通常会想到煎饼果子、锅巴菜、大麻花。其实,天津还有很多特产。在田间地头,在餐厅茶室,甚至在运动场,都有“津门优品”的身影。今天小编就来跟您细数一二。

红瑶红薯香飘“甜蜜小镇”

每到金秋收获季,乡村田野中总会有独特的香味儿。而在天津市宁河区东北部的岳龙镇,香味儿可能会是甜的。甜味儿来自红薯界的“天花板”——红瑶红薯。

收获期,伴随机械的轰鸣,一个个红薯破土而出,躺在田间静待收获。“红瑶”是“晚收”红薯,4月栽植苗,经过150天左右可以收。收完后,经过放置仓库内一个月糖化,红薯会更甜。糖化后,甜度能达到50°+,蒸上或烤上一锅,满院飘香。说它是“天花板”,绝不为过。

津沽大地特产丰 “津门优品”好评多

岳龙镇收获的红瑶红薯。岳龙镇农办供图

红瑶红薯对种植环境非常挑剔,在沙土中种植,产量低且果肉含筋,严重影响口感。而岳龙镇的土壤介于黏土和沙土之间,透气性、保肥性都很好,加上燕山山脉山泉水的浇灌,红瑶红薯在该镇呈现出规模大、亩产高、品质优的特性。

岳龙镇农业农村发展办公室主任张金鑫说,2023年,岳龙镇全镇种植6400亩地红瑶红薯。在全国种植红瑶红薯总面积20000多亩中,岳龙镇超过了四分之一,已成为“中国红瑶之乡”。

津沽大地特产丰 “津门优品”好评多

农民在岳龙镇高品质红薯基地工作,进行红薯分拣。岳龙镇农办供图

2023年,在岳龙镇高品质红薯基地,红瑶红薯的收成非常好,比2022年增产20%左右,亩产超过4000斤。岳龙镇有1000多名农民在这里打工,全镇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729”体育用品服务64位世界冠军

2023年6月18日,WTT常规挑战赛拉各斯站混双决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刘炜珊/向鹏赢得冠军。刘炜珊手持球拍的套胶是天津“729”体育生产的王牌产品——奔腾3。刘炜珊也因此成为“729”成就的第64位世界冠军。

津沽大地特产丰 “津门优品”好评多

体育场馆使用“729”球台、挡板等产品。企业供图

“729”是民族品牌。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国家体委和化学工业部下达了研制属于自己的世界级乒乓器材国家课题,隶属于渤海化工集团的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光荣地承接了这一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1972年9月,天橡所研发成功第一款中式粘性胶皮,“729”自此诞生。

中国乒乓球队成立的70多年里,有半数以上,很多耳熟能详的冠军,郗恩庭、蔡振华、邓亚萍、刘国梁、孔令辉、王楠等64位乒乓球世界冠军使用729胶皮登上冠军领奖台。

津沽大地特产丰 “津门优品”好评多

“729”体育生产车间。企业供图

现在,729胶皮年销量达150万-180万套,全国乃至世界最大,已销售到全球140余个国家,年收入近亿元。从最早的胶皮,到现在的乒乓器材七大品类数百个规格,“729”做到了行业产品全覆盖。近几年,“729”将品牌延伸到其他体育器材领域,开发了羽毛球、足篮排、运动护具等系列产品。

浪漫玫瑰花成就全村人的“希望”

提到玫瑰花,大家会想到“幸福”“浪漫”。在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西刘举人庄村,玫瑰花则意味着“希望”与“富裕”。

津沽大地特产丰 “津门优品”好评多

西刘举人庄村食用玫瑰种植基地。西刘举人庄村供图

五月份走进西刘举人庄村的食用玫瑰种植基地,可以看到村民们在花海中穿行采摘,微风吹过时送来阵阵花香。鲜花饼、玫瑰精油、玫瑰纯露、玫瑰花茶……玫瑰花全产业链发展,西刘举人庄村凭借“浪漫”产业,让曾经不富裕的小村子,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玫瑰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津沽大地特产丰 “津门优品”好评多

加工企业对食用玫瑰进行加工。西刘举人庄村供图

西刘举人庄村种植的玫瑰花是药食同源品种,不仅可以观赏、食用,还广泛用于药材和香料加工。2023年采摘季,该村食用玫瑰种植基地一天的采摘量有3000—4000斤,平均日销量100多单,产品销往全国,很多京冀地区游客也慕名自驾到基地采摘玫瑰。

玫瑰花的管护和采摘需要人工。西刘举人庄村玫瑰种植面积数百亩,全村有近150户村民参与,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玫瑰花种植和游客采摘游览带动了周边300户农户的收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
2023-08-04 03:08:00
亲戚带来一袋土特产,都是家乡的味道,真的超赞!给再多钱都不换
亲戚带来一袋土特产,都是家乡的味道,真的超赞!给再多钱我都不换。我姐比我大3岁,她也送了我一袋特产,虽然包装看起来简单了点,但里面的东西真的都是精品,朋友都夸呢!这个时候家里总能
2024-04-12 06:44:00
...式启动,整个广场香味扑鼻,曹氏豆干、马投涧小米等农特产品精彩亮相,多场直播火热进行。一头连土地,一头连市场,在电商的助力下,安阳的农特产品从“小屏幕”飞入“百姓家”。这个直播
2024-09-22 20:17:00
琢磨透“土特产”关键靠人
...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形成竞争优势;“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
2023-09-15 02:15:00
商水:“土特产”书写振兴“大文章” (百名记者大走访)
...变蛋加工大户正在翻晒刚出缸的变蛋。商水县刘新食品土特产专营店员工介绍自产自销的农产品。 □记者 王辛泉 韩瀚 马治卫 通讯员 赵永昌 文/图“大爷、大娘,咱一定要把握住质量
2024-05-07 00:28:00
蚌埠五河东刘集镇:“新农人”向新而行
...忙销售,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种植红薯。培育名优“新特产”东刘集镇夏集村“土专家”韩茂伍,带动村民规模化种植“普薯32(俗称西瓜红)”和“烟薯25”两个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的食
2024-07-26 12:08:00
贵州多地上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名单
...产业产值超亿元村。据悉,发展“一村一品”是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
2023-03-17 08:53:00
...了整整七年,最后毅然选择回国创业。回乡创业,让家乡特产走出去。“之所以回国创业,就是想踏踏实实干点事业,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尹旭航说。团林镇有种植红薯的传统,如何把
2023-09-23 20:24:00
平谷区夏各庄镇举办“土特产”推介会
...滴的玫瑰香葡萄.....近日,在平谷区夏各庄镇举办的“土特产”推介会上,琳琅满目的镇域土特产让游客大开眼界。夏各庄镇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聚焦农业高质量
2023-06-26 21:1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