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秦农论语
让更多“洄游”青年回得来、留得住 ■ 赖雅芬
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在大城市闯荡一段时间后,选择回到家乡继续发展。这些人,就像“洄游”的鱼群一样,在另外一个环境中经历成长的特定阶段后,又游到了原本生活的地方。他们,有一个形象的称呼——“洄游”青年。
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同,“洄游”青年既有一定的职业经验和社会关系网络,又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他们是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返乡创业后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扎根乡村发展的决心也更大。相较一般人,“洄游”青年身上的优势更加明显,即高学历、多经历、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融入能力。
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为更多人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底,我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超过1500万人。从事种植养殖、发展农村电商、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的“洄游”青年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然而,伴随着这一火热浪潮,“引人难、留人更难”的问题凸显,很大程度上成为“洄游”青年创业成败的关键。在泥土里扎根,一步一步蹚出发展新路,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挑战。“洄游”青年从城市回到乡村打拼,不仅面临着角色的转换,还要直面创业项目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
基于此,不能仅靠他们的乡愁和情怀,更需要有力度、有温度的引人留人政策。从在项目落地、资金筹措、精细服务、技术护航等方面提供保障,到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让农村机会吸引人、农村环境留住人……这些都需要凝聚政策合力,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才能让“洄游”青年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恰恰是“洄游”青年创业所需的“大事”。当下,很多地方在整治营商环境中都提出了“最多跑一次”甚至是“最多找一人”的目标,都在为包括返乡创业群体在内的市场主体持续提供“多、快、好、省”的办事环境。因此,必须认识到,提供支持不能“干打雷不下雨”,或者“雷声大雨点小”。尤其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相关部门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做到“真扶持”、“真留人”。
“洄游”青年是一股强劲的社会浪潮,但这股浪潮的力量不是一时一日就能完全展现的,也不应只有几朵“浪花”、几位典型,在广阔的乡野田间,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给予“洄游”青年更多方便,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才能让他们真正留下来,从而落地生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