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吴云青
近日,某网络小说平台“AI训练补充协议”一事引发关注。该平台众多签约作者收到站方通知,要求签署一份补充协议,同意将他们的签约作品用于人工智能(AI)训练;在遭遇舆论反弹后,该平台作出解释说明并撤回了这份合同。但此事引起的余波未平,因为,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融合,是几乎所有大型网文平台的共同趋势,这一现象也绝非网文领域独有——AIGC对美术、音乐、影视等文艺领域的影响已初见端倪,让文艺创作门槛降低且不再是人类专有,这引发了关于伦理边界和艺术隐忧的广泛讨论。
AIGC进入网文世界,与先前进入美术绘画领域时一样,遭到了大量人类创作者的反对。人们担心的不仅仅是会被AI“抢饭碗”,更是考虑到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保障的问题。因为目前主流AIGC仍缺乏艺术原创力,它们的“创作”更多是借用人类知识产权资源的结果,只是会随着技术精进,渐渐从粗糙的“复制粘贴”发展为圆熟的“巧妙化用”。也许,只有当AI进化为真正的数字生命,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原创”的作品,解决许多人所批评和诟病的“情感虚置”和“意义缺席”等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AIGC投入文艺创作领域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域内生态,已是大势所趋,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等争议只是暂时的、细节性的,并不能真正阻止这一进程。与其敌视AI这个“竞争者”,不如诚实地审视一下文艺创作领域本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更不能忘记,在AI成为数字生命之前,它们就是工具,掌握在人类手中——有些人拿它来“创作”,给文艺市场增加供给,或许也制造了混乱;我们更应该用好AI工具,在它们的帮助下扫除市场灰霾。
有一种傲慢的论调是,“AI没有灵魂、无法真正理解人类,所以不配从事文艺创作”;还有一种杞人忧天的说法是,“AI大批量创作,会让人类的好作品被淹没无法出头”。事实上,在人类的文艺创作领域,真正能称得上“有灵魂”的好作品从来都是少数;粗制滥造、抄袭、套路、一招鲜吃遍天,在网文、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比比皆是。与其担心AI产出太多“垃圾”,不如呼吁相应领域完善规则算法,堵住“刷票”的漏洞,抹除“硬捧”的潜规则,让好作品能够公平公正地得到推荐和传播。
进一步说,目前流行的网络小说、微短剧等影视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快消品”,其作用就是让受众消磨时间、宣泄情绪和放松,而不是“成为经典永流传”。人们对“快消品”的要求并不高,如果AI能占领这部分市场,提供一大批没有逻辑硬伤、没有大量错别字的快消式网络小说,提升阅读体验,对于读者来说不是坏事。或许还能倒逼部分人类创作者勤于学习、勇于突破,努力展现自身的原创力和灵魂,创作出AI难以完成的作品。
AI可以是作者,去模仿人类,做一些人类能够完成的工作;AI更应是助手,去帮助人类,完成一些人力难及的工作,譬如辅助平台监管、原创甄别、权益分配和算法推荐,促进文艺创作市场的和谐与清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2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