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孩子长高,常见两大误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6 18:07:00 来源:康之道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不少家长都颇为认同“一高遮百丑,一矮毁所有”,并为此多方寻觅能让孩子长高的办法。殊不知,家长对身高过分关注和期望值过高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而不良商业文化利用人们“恐矮心理”推销相关产品,增加了家长与孩子的“身高焦虑”。理性认识身高、纠正儿童生长发育认知误区、缓解“恐矮心理”和“身高焦虑”,需要家长、社会和专家的共同努力。孩子长高,常见两大误区面对孩子的身高问题,家长可能有以下两个认知误区。误区一“自己有遗憾,孩子得抓紧”很多家长将对自己的各种不满意寄希望于孩子,“成绩再好一点”“工作再好一点”“性格更优秀一点”“身高再高一点”,而身高与家长其他的“梦想目标”相比似乎更有可能实现,因此形成家长“自己有遗憾,孩子得抓紧”的心态。误区二靠“增高神药”,帮孩子长高“身高不够,增高药来帮助”,在各大电商平台可以看到各种辅助增高的药物或器械销量火爆。很多家长期望“能多长1厘米算1厘米”,更相信“身高三分靠后天,定制身高不是梦”,为了让孩子身高更理想而求助于各类“增高神药”或设备。此外,随着生长激素在临床针对有适应证患儿的应用,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等,使得没有医学背景的家长认为打生长激素就是可以实现孩子身高突破的“增高针”。其实,决定儿童生长的因素包括家族遗传、营养状态、各种内分泌激素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和疾病影响,在此基础上还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有些家长存在上述认知误区,加之被不良商家诱导消费,使得各种“增高神药”“长高良方”和保健品销量火爆。殊不知,家长让孩子吃能长高的药品,不仅对孩子的身高改善并无显著作用,还可能出现药品超范围使用,贻误正确干预时机,甚至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消除误区,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长高,常见两大误区

家长合理认识身高,加强监测,正确评判孩子成长情况十分重要。当孩子出现“身材矮小”时,家长应明确病因,正规管理和治疗。准确判断,明确病因当孩子出现“身材矮小”时,应明确原因、正规管理和治疗。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动态性、持续性、阶段性、规律性的特征,健康管理尤为重要。家长、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定期测量和健康体检。当孩子生长速率偏离正常曲线或身高低于及格线时,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生理原因有营养缺乏或不均衡、生活方式问题等;病理原因则包括多种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以及慢性疾病。明确原因才能正确干预治疗。许多诊断为“矮小身材”的孩子,常常是生理性原因,可以通过均衡营养、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合理安排运动等进行干预和纠正;而对于病理原因则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祛除病因,进行针对性干预。儿科专家可以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儿童生长知识,指导和协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不能盲目使用所谓增高药物或器具。精准诊断,合理治疗生长激素是目前改善身高最常用的有效干预药物。生长激素的应用必须在专科医生严格规范的指导下应用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未能实现身高追赶的早产儿、特发性矮小、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生长落后、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等十余种内分泌和遗传代谢疾病。对于确实需要进行生长激素干预的孩子,家长也不要“谈激素色变”。生长激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国内外几十年的临床应用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国内外相关大样本数据库的治疗资料显示,在符合适应证的情况下,生长激素正规治疗不会增加无肿瘤患者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也不会直接导致脊柱侧弯、肥胖或糖尿病发生。规范使用,杜绝滥用生长激素并非家长认为的“增高神药”。生长激素的使用需要专业医生严格遵循指南规范,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加强监测随访管理,务必防范其滥用。对于单纯为了追求所谓“理想”和“完美”身高的诉求,目前没有任何临床依据来评价这种干预的实际效果,专科医生不推荐、不主张、不支持进行该类情况下的生长激素应用。加强监管,正确引导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普及,非医学人士可以快捷地通过网络发送信息和获取信息,导致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此情况下更应该引导大家形成对儿童身高的正确认识。第一,社会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反对身高歧视。第二,加强医疗机构诊疗流程的规范建设和生长激素的使用监管,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加强专科建设和专科人才培养,避免医方原因导致的误区和滥用。第三,家长要正确认识儿童身高问题,要充分认识到个人能力和才华才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关键要素,避免“身高内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百分位数或生长速率异常。矮小症分为特发性身材矮小和生长激素缺乏症。(一)特发性身材矮小,是一组尚未明确病因,高度异质的矮小疾病的统称,指身高低于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平均身高2
2024-04-18 08:36:00
破解儿童矮小症:专家带你走出误区
...治疗破解:某些原因导致的矮小症是可以治疗的。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可以通过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来促进生长。误区5:运动可以解决所有生长问题破解:虽然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健康成长,但
2024-07-06 06:53:00
“拔高季”已到,十堰专家:这样做帮助孩子科学长高
...摄入。运动也和身高密切相关。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刺激生长激素分泌,改善血液供应、新陈代谢。户外运动还可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产量,利于钙、磷吸收。梅文龙建议,孩子每天都要有2个小
2024-04-16 19:22:00
孩子长个儿这件事,别再“等”下去了,告别6个长高误区
...的一环,但往往被家长忽视。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孩子的生长激素正常分泌至关重要。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在夜间睡眠中进行,尤其是深睡眠阶段最为活跃。家长应重视建立和维持孩子的良好睡眠习
2024-04-08 10:38:00
关于孩子的身高,几点误区真的别再有
...情况,往往是因为孩子本身由于疾病的影响,导致体内的生长激素不足,使得发育变慢,另外还有些原因也不容忽视,例如特异性矮小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情况,往往都会导致孩子的身高出现问题。
2022-12-19 21:51
有哪些误区,会成为你家孩子长高的“绊脚石”?了解下
...长高的可能。误区四:大量补钙孩子长高靠的是身体里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和从食物中获得的各种营养素,所以这并不是仅仅和补钙有关。有的家长会以为
2023-05-20 23:17:00
给孩子滥打生长激素,当心“追高”变坑害
...市民何丽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孩子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可副作用随之而来,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据光明网报道,此事近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很多
2024-06-03 00:17:00
你家有“呼噜娃”吗?孩子如果有这种行为,小心“变矮”“变丑”
...种睡眠中的噪音,它更是儿童健康的隐秘告警。打呼噜与生长激素的关系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度睡眠期分泌。然而,打呼噜会严重干扰孩子的睡眠质量,导致深睡眠减少。这种睡眠模式的改变可能会干
2024-02-28 08:57:00
看了不后悔!孩子长高的六大误区
...、疾病预防、药物干预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促进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才能改善身高。身高成长记之营养篇给孩子吃饱吃好营养好就能长高?地主家的小哥哥就是又高又壮调理饮食疗法不失为一
2024-07-06 06: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