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围绕民生 稳住就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06 06:26:00 来源:贵州日报

王其伦 任昌斌

遵义市习水县东皇街道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后半篇文章”,奋力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十三五”期间,习水县搬迁6281户28778人,搬迁人口居遵义市第一。其中,有4237户19639人安置于东皇街道,占该县搬迁人口的68%,2019年6月全部搬迁入住,是遵义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乡镇(街道)。

东皇街道地处习水县城区,共有10个村(社区),其中设置有绿洲、红城、金龙、岷山路、东风湖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结合搬迁群众不同就业需求,致力破解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因家庭原因不能长距离外出务工、因照顾老人小孩不能长时间工作8小时、因劳动技能弱不能以常规方式就业“三长(常)”难题,该街道采取“省外劳务输出一批、省内稳定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就业一批、扶持自主创业一批、县内灵活就业一批”的“五个一批”,让搬迁群众通过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端上就业“饭碗”。目前,该街道搬迁群众有劳动力9264人、已就业9086人,户均就业2.14人,就业率98.08%。初步实现劳动力家庭零就业全部动态清零。

让搬迁群众就业有去处

精准基础信息,劳务输出一批,让搬迁群众就业有去处。坚持“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压实506名帮扶干部责任,社区建好搬迁群众《劳动力人口信息台账》《就业人员台账》《培训需求台账》《就业意愿台账》《就业动态信息管理台账》《零就业家庭台账》等“六本台账”,确保就业信息和培训需求更加精准;联合习水县人社等部门多措并举组织招聘,每年举办数场社区大型招聘会,促进搬迁群众输出省外稳岗就业;在广东、福建等搬迁群众务工集中地设立8个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站,跟踪服务并落实稳岗补助、交通补贴政策等。每年搬迁群众省外劳务输出稳岗就业3500人以上。

让搬迁群众就业有本领

精准全员培训,稳定就业一批,让搬迁群众就业有本领。每年开展数十场“技能培训、岗前培训、转移就业培训”等,常态化提升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搬迁群众更高质量就业和更稳定增收;不定期开展厨师、家政、电工等专业技能培训,促进搬迁群众“点对点就业”;通过电话、微信、入户等对培训就业人员进行回访,实行就业信息月监测动态管理。

让特殊群体就业有保障

精准特殊需求,公益就业一批,让特殊群体就业有保障。针对劳动技能较弱、不能以常规方式就业的困难特殊群众,开发保洁、巡逻等数百个公益性岗位,2022年开发岗位483个、2023年开发岗位527个、2024年开发岗位568个,保障特殊家庭户户有就业。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强化日常管理和素质提升,对不再符合公益性岗位条件和不再需要公益性岗位扶持的特殊家庭及时调整,让真正有需要的搬迁家庭就业得到保障。

让创业就业有平台

精准政策扶持,自主创业一批,让创业就业有平台。2020年6月,成立习水县东皇街道劳动力灵活就业服务总站,总站下设劳务公司、家政公司等,争取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和东西部协作资金,抱团发展搬迁社区集体经济产业,每年促进省内稳岗就业(创业)5000人以上:利用县城区位优势,建设扶贫岗亭29个,提供自主经营特色小吃店、杂货店、水果铺等,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出台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对搬迁群众租赁安置点门面自主创业的36户给予优惠市场价50%的租金扶持政策。通过小额信贷扶持自主创业58户、通过其他方式扶持自主创业11户;招商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政府扶持企业,企业解决就业。通过政府扶持兴建扶贫产业园,骏华鞋厂、嘉瑞制衣厂等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1300余人;县内小微企业、建筑公司、房开公司、保安公司等就近稳定搬迁群众就业3500余人。

让灵活就业有组织

精准群体分类,灵活就业一批,让灵活就业有组织。针对易地搬迁群众因家庭原因不能长距离外出务工、因照顾老人小孩不能长时间工作8小时、因劳动技能弱不能以常规方式就业“三长(常)”难题,通过“五种”灵活就业方式加以破解:采取“怀旧式”灵活就业,针对具备劳动能力但又不宜进厂的55岁至65岁年龄段搬迁群众,组织这类群体到蔬菜基地、花椒基地、养殖场等灵活就业;采取“创新式”灵活就业,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易地搬迁后扶资金等累计2100多万元,创办苗圃基地、扶贫仓储、竹编厂等集体经济,入股百姓食府、交邮融合等项目共10个,除解决制约稳定就业的问题外,每年可提供灵活就业1200人次以上;采取“点工式”灵活就业,主动对接建筑工地、宾馆酒店等需要临时用工的单位解决灵活就业;采取“承包式”灵活就业,主动对接农贸市场、建材市场等需要采取一次性承包工程量组织灵活就业;采取“服务式”灵活就业,主动对接医院和高档小区,落实陪护、月嫂、家政等灵活就业。每年实现就近灵活就业万人次以上,其中2022年实现灵活就业10136人次、2023年10860人次、2024年可望实现1.4万人次的灵活就业。

如今的搬迁群众,家门口乐享就医、就学、就业新生活。

东皇街道将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真正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本文图片由习水县东皇街道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6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导思想,始终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促进就业已成为该县扎实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正日益凸显。本次和福建省共同
2023-01-14 09:44:00
...、基层党建“五大体系”建设,创新探索工作方法,紧扣民生关切下足功夫,聚力系统化治理这座“搬迁城”。东皇街道坚持“2234”工作思路:以“党的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为引领
2024-02-05 06:19:00
临沭县青云镇:就业驿站一公里 民生服务一大步
鲁网7月24日讯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解决农村地区就业创业问题,是事关农村群众幸福生活、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体现。临沭县青云镇主动担起政府服务就业职责,创新开展就业驿站建设,以村居社区
2023-07-24 15:56:00
代表委员风采录|冯春林委员:保障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复工情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是一项事关长远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和关键。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冯春林比较关
2024-02-29 13:13:00
习水:家门口制衣厂 编织群众就业梦
...励越来越多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带动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而康思服制衣厂便是其中之一。程联康从事服装行业20余年,作为一名内行人,2013年从衣柜中再次
2024-07-31 17:12:00
...设的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2020年,习水县成立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中心,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广东汕头、浙江温州、福建厦门、广东东莞等地建了12个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不仅当
2024-04-11 06:02:00
习水:纺织企业落户投产 可解决500-800人就业
...人民网-贵州频道为切实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群众稳定就业,7月13日,习水县招商引进纺织产业制造重点项目——贵州嘉睿实业有限公司在习水县东皇街道岷山路开业。贵州嘉睿实业有限公司
2024-07-16 17:26:00
...头、温州、厦门、东莞、贵阳等地建立起了12个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站,不仅当好了“红娘”,把劳动者送出去,更当好了“娘家人”,为外出务工人员做好全方位服务。“我在外面务工5年,
2024-04-06 09:39:00
习水:公租房实现“安居梦”
...扎实推进公租房保障工作,坚持把“住有所居”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拓宽保障范围,丰富保障形式,全面健全完善多层次供给体系。让民生工
2024-02-18 19: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