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本报讯 (记者 王国俊)最新数据显示,存钱的人多了,住户的存款也在不断增加。央行日前公布的四季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而最新多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住户存款快速增长,存款数据增加明显。在社交平台上,偏爱存款储蓄的网民也非常多。
上月底,45岁的南京市民郭女士一收到工资到账的短消息,立刻就通过手机银行将其中的6000多元存进了一个固定的“攒钱”账户。她告诉记者,这两年,每个月她拿到工资都会拿出大头存进去,“看着账户上的数字越来越大,存款越来越多,就觉得开心。”她觉得,定时存款让自己花钱不再大手大脚了,而且让自己对未来的生活感觉更踏实,作为一名中年人,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多存点款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确定性,更具幸福感。
主动存钱的热潮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得也很明显,许多网友分享存钱心得,并表达对存钱的看法。有网友认为,存钱也许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存钱真的有用。一些网友还因为攒钱、存钱、储蓄等在社交媒体上形成各种小组,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如何存钱。
为什么现在的人存钱愿望越来越强烈了?
在专家看来,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存款产品是资金的“避风港”,还可以通过多存钱,来增加对未来生活的确定性,增加安全感,反映的是当前人们风险偏好下降。
江苏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蒋昭乙博士分析认为,偏爱存款可以从消费和消费环境的角度去考虑,有些行业消费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比如旅游等,人们因此减少了开支,也被动增加了存款。另外近两三年因为疫情等因素,一些家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增加存款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比如可能家里有老人,得有存款面对老人生病住院等生活风险,这种存款叫预防性储蓄。
另外有专家认为,投资风险也是大家储蓄意愿提升的一个原因,股市、基金表现不够好,银行理财产品甚至也出现亏损,资金“避险”情绪升温,一些人更倾向于选择存款产品来应对投资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