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良种基地看苗情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13 03: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良种基地看苗情

二月九日,在华阴市华西镇新和村,农技人员在麦田查看墒情和苗情。

本报记者 穆骋文/图

眼下,冬小麦已进入返青期,连日来,华阴市农技人员蹲守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查墒情、看苗情,助力春耕生产。

2月9日,记者走进华阴市华西镇新和村,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嫩绿的麦苗随着微风轻轻晃动,现场仿若一片绿色的海洋。

华阴市种子管理站站长丁卫军一会儿在田地里挖出几块泥土查看墒情,一会儿从不同田块里拔出几棵麦苗,和农技人员讨论分蘖情况与应对措施,忙得不亦乐乎。

“对于群体较小、长势差、苗情弱,以及因未及时冬灌造成土壤墒情较差的田块,种植户需要及时浇灌返青水;对于苗情总体较好的田块,在墒情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延迟到小麦起身期或拔节期浇灌返青水。”丁卫军说。

春耕春管期间,当地农业部门积极行动,组织100余名农技人员,分组下乡进行手把手指导,通过测土配肥、统防统治等方式,服务群众开展大田管护。

我省关中地区是小麦的适生区,也是小麦良种生产的优势区域,有着繁育小麦良种的传统。“仅华西镇就有上万亩良种繁育基地。”丁卫军介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华西镇原良坊村、孙庄村、葱湾村、庆华村等7个村已经开始进行小麦良种繁育,但当时基本都是从外面买原种进行扩繁。

“后来,随着国家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和小麦良种补贴等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华阴市小麦繁育规模快速扩大。”丁卫军回忆道,在2006年至2007年的“顶峰时期”,来自江苏、河南、安徽、山西、山东、甘肃等地的30多家种子企业、粮食企业来华阴繁育小麦良种,制种面积在12万亩以上,生产的小麦种子能够保证华阴及周边400万亩以上小麦生产用种。

据了解,由于当地小麦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且具备良好的生产条件,2022年4月,华阴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依托当地农场、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优势条件,华阴市逐步形成“品种、标准、订单、品牌、项目政策等支持监管,种、管社会化服务,信贷、保险全方位全流程支持保障”种粮一体化的“522华阴模式”,为培育出更适合关中乃至全国种植的小麦良种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小麦良种繁育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培育小麦良种,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目前,华阴共繁育出小麦良种20个,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10.22万亩。春耕生产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助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丁卫军说,“目前,繁育基地有2家省级育种企业、2个试验站常年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等育种、繁种、成果转化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形成从种子研究、繁育到推广的完整产业链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0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渭南:让良田变成农民致富“聚宝盆”
...亩,良种繁育田预计亩产1300斤左右,最高达1500斤左右,华阴市也成功入选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目前,基地已有2家省级育种企业、2个试验站,常年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等育种创
2023-07-11 00:20:00
省农业农村厅来渭调研制种育种工作
...、副厅长任步学,副市长刘莉参加调研。孙矿玲一行来到华阴市陈真家庭农场、草滩牧业二厂、陕西农垦农作物研究所,查看小麦长势,调研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项目推进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2024-04-25 00:15:00
陕西华阴风吹麦浪 20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华阴万亩小麦陆续成熟,进入夏粮丰收的“冲刺”阶段。华阴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俯瞰广袤田野,黄绿相间,犹如一幅幅秀美的丰收画卷。华阴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麦田里麦穗饱满、麦浪翻黄。
2024-05-23 19:49:00
...日报本报讯(记者 梁晓蔚 通讯员 王婷)9月18日,记者从华阴市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构建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多元化巾帼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按照种植、养殖、
2023-09-19 00:19:00
...百仓:春灌灌两水,到四月下旬,再浇一次水。而在渭南华阴市,种粮大户陈俊青的600亩小麦,今年,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种粮大户 陈俊青:滴灌浇水透气性好,再
2025-02-20 15:42:00
渭南市高素质农民典型代表先进事迹(第5期)
...自:渭南日报中级职业农民华州区刘雪妮 高级职业农民华阴市刘军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工作部署,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构建
2024-05-30 00:23:00
...文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梁晓蔚)6月5日,记者从华阴市有关部门获悉:华阴市城关初级中学按照“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不断“转作风·强队伍·提质量”,多措并举助力教育教学高
2023-06-08 00:19:00
...大工程来统揽……渭水襟怀为梦圆,华山风骨永争先”。华阴市岳庙办卫峪小学“老腔少年班”的学生们正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排练“老腔新唱”剧目《奋进新征程》。排练现场,孩子们身着特色演
2023-06-14 00:47:00
...日报本报讯(记者 姚佩 通讯员 张洋)12月12日,记者从华阴市教科局获悉,该局坚持“系统化思维”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深度思考、动态思考、全局思考三个维度把握教育
2023-12-13 00: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