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渭南:让良田变成农民致富“聚宝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11 00: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现在浇地时间从原来的十天缩短到六七天,成本一下子就减少了,还节约了水资源,我这8亩地水费用从400元降到180元。原来要蹚泥堵口子改水,高腰雨鞋是家家的必备品,现在路好渠好,雨鞋都闲置了。”7月3日,大荔县苏村镇槐园村村民王武孝高兴地说,以前他最头疼的就是灌溉问题,因为土渠总是跑水。去年3月份,大荔县在槐园村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新修4米宽道路4149.5米,修复机井20眼,铺设输水管道9226米。

近年来,渭南市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完成4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了3000亩~5000亩的“示范方”28个,以良田筑稳生产基石,良种赋能优质基因,良法保障稳产稳供,良品推进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三链同构”,促进粮食产业链条向精深加工的下游项目延伸,实现农业提质增效,让良田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陕西农垦大华种业作为华阴良种繁育基地之一,今年繁育“郑麦1860”等良种小麦1.5万亩,良种繁育田预计亩产1300斤左右,最高达1500斤左右,华阴市也成功入选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目前,基地已有2家省级育种企业、2个试验站,常年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等育种创新、繁种、成果转化等工作,搭建了现代种子产业的基本框架。”华阴市种子工作站站长丁卫军说,下一步,渭南市将以华阴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为核心,以大华种业等种子生产企业为龙头,加快推进品种改良创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良种赋能优质基因。

今年以来,渭南市建立了由处级领导带队、市级农技干部包镇、县级农技干部包村的工作体系,组织市县农技干部2560人,指导制定夏粮春管方案2000多个。同时,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出台播种、管理、收获、收购、贮藏贯穿全过程的减损措施,力争粮食“颗粒无损”。另外,渭南市还以智慧托管引领技术革命,依托各镇(街道)为农服务中心,提供粮食全产业链“保姆”式服务,以良法保障稳产稳供。截至目前,渭南已建成粮食企业标准仓房仓容89万吨,培育粮食类农民合作社1060家、家庭农场656个、大户2271户,粮食全产业链产值166亿元。

如今的渭南,粮食连年丰收,四季瓜果飘香,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村庄越来越美。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宏伟愿景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在辽阔的秦东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来源:2023年7月10日《陕西农村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05: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7万亩盐碱地化身“聚宝盆”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3.7万亩盐碱地化身“聚宝盆”大荔县盐碱地综合利用走出特色水产养殖新路本报讯(记者 单江鹏)秋风起,蟹儿肥。8月10日,范家镇下辛村,李友才正为中秋节前上市的大
2023-08-12 00:09:00
...城里人游玩观景,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让撂荒地嬗变“聚宝盆”。
2023-04-20 00:21:00
...”的良性循环模式,让不少昔日的废弃地变成了如今的“聚宝盆”。儋州市将生态修复、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规划相融合,在矿坑密布的莲花山建成了4A级景区,开业第一年就接待游客70万人次
2024-01-07 02:05:00
“零碎田”变“聚宝盆”,重庆江津区油溪镇高标准农田建成投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新吾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在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工人们正在开展机械化插秧,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春耕现场。江津区供图“以前这个地方机耕道坑洼不平,多为土
2024-04-30 13:29:00
盘活土地“聚宝盆”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慈利县上马墩村:盘活土地“聚宝盆”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资源。近年来,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上马墩村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盘活土地这个“聚宝盆”,走出了一条
2024-04-18 00:14:00
...种地”变成“慧种地”。技术新、装备强,让农民有了“聚宝盆”,也让良田产出更多好粮。不断优化升级的现代农业机械,既是春耕生产的装备保障,也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良种良
2024-03-29 10:53:00
渭南:打造千亿元农业全产业链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郭英 王军锋渭南市地处陕晋豫三省接合部,位于八百里秦川宽阔地带,是西北地区优越的农业生态区,素有“陕西粮仓”之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渭南市在农业领域涌
2023-12-20 07:43:00
...发展的步伐,合阳人用自己的双手把“废矿山”变成了“聚宝盆”。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聚焦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着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协同推进经济高
2023-02-14 10:24:00
把“试验田”变成了“聚宝盆”
...自:吉林日报他留吉创业20年——把“试验田”变成了“聚宝盆”本报记者 张雅静“我在2001年考入吉林大学,已经与吉林结缘20多年,算是半个吉林人了。”说这话的,是长春市南通商
2023-11-07 01: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