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6月25日讯为给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培养强有力的师资人才,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近日,2024年全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师资骨干培训班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举行。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圆满完成了“中医脏腑点穴特色疗法”培训与考核任务。同时,针灸一科副主任医师郑耀庭、中医经典科副主任医师谢光霞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分别参加了第一、二期培训班。

6月20日下午,中医经典科就“全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师资骨干培训班”举办专题讨论会。此次讲座由科室主任郗洪滨主持,副主任医师谢光霞汇报参加山东省特色疗法培训班心得,“中医脏腑点穴特色疗法”团队成员周江雪、辛颖倩医师分别发言。


辛颖倩对“系统辨证脉学之我见”进行了学术分享。系统辨证脉学是现代创新脉学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中医脉学溯源,梳理从传统脉学到现代脉学的发展脉络,总结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体系。系统辨证脉学具有系统性和辨证性两大基本特点。从脉体、脉壁、脉搏波和血流四个方面,将25对脉象要素进行归类,形成系统辨证脉学的整体架构。手指感觉系统开发和诊查区域是其特色技术要点。从脉象要素到层次到系统形成明晰的思维过程,进而构建出脉治相应的辨证诊疗模式。系统辨证脉学丰富了中医脉学的体系内涵,为实现多学科汇通及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谢光霞认为,“德术并重,以术载道,以术悟医,以术提效”是基层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规律,随后她分别从系统辨证脉针疗法、耳穴综合疗法、颊针疗法、岐黄针法、基层实用经方、中药辨识与炮制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颊针疗法是通过针刺面部特定穴位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该疗法以生物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心身理论为核心,以中、西医学及心理学等公共知识为基石,认为面颊部存在着一个涵盖整个人体的全息微缩系统,针刺面颊局部能够防治全身疾病,精准化治疗全身疾病,适用于全科治疗。
耳穴综合疗法是集耳背放血、耳穴点刺及自体血穴位注射三种疗法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简称耳综疗法,可治疗偏头痛等多种疾病。
岐黄针是一种改良版的中医治疗工具,被称为现代医学的替代疗法。它起源于中国古代“九针”,并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岐黄针疗法以“穴不在多,贵在中的”为宗旨,注重取穴精而少且不留针,能有效激发人体正气,起到疏经通络,祛邪外出,防治疾病的目的。
周江雪汇报题目为“从神秘的‘武术点穴’到精妙的‘系统-精准’调控手法——中医脏腑点穴特色疗法传承脉络”。分别对该疗法的四代传承发展脉络的学术渊源、技术要点、施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脏腑点穴特色疗法又称脏腑图点穴,属于中医外治疗法,是一种独特的点穴导引疗法。王氏脏腑点穴从武术与导引中发展而来,讲究“医武结合”,治疗时以心达意、以意领气,手法“松、柔、通、透”,以达到节节放通,一气周流的效果,使人体功能得到恢复。该疗法具有体系完整、理论先进、手段完善、操作简单的特点,具备创新性、实用性的特点。中医脏腑点穴特色疗法第四代传承人郗洪滨在传承发展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身-心合一的“精准调控理论与手法治疗体系”,在传统的导引手法研究上,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指出导引并非只是针对身体的骨骼、筋肉、筋膜系统,还针对人体气机升降开阖运转变化,它是精神思维系统,是对人体整体调控系统。随后理论逐渐完善,使之成为一种可精准操作的、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汇报结束后,科室主任郗洪滨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将自己对中医特色疗法的理解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郗洪滨首先全面梳理了中医脉学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使大家更好地体悟到“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临证优势。传统中医脉诊最早记录始于扁鹊,发展于《黄帝内经》《伤寒论》《脉经》等经典著作。在现代理论背景下,脉学得到继承与创新。现代脉学主要代表有“金氏脉学”“寿氏心理脉学”“许氏脉学”“气口九道脉法”“系统辨证脉学”等。金氏脉学是山东金伟先生将传统脉学和现代医学理论、应用数学相结合,打破传统脉学的封闭体系,建立了开放的脉学理论体系。寿氏心理脉学是北京市寿小云教授依据《黄帝内经》中寸口脉与脏腑器官的对应关系,通过寸口脉血管周围局部形态学改变、脉象温度感觉等变化为识别特征,来诊断疾病和辨识人类心理状态与心理疾病的脉学。许氏脉学是安徽许跃远先生运用生物全息法探讨内脏的脉象,提出了“脉人”概念,建立了微观脉诊。系统辨证脉学是山东齐向华教授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阐明脉的系统特性和规律的脉学体系。不同的现代脉学各具特色,其形成的理论体系和架构有鲜明的差别,他们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评定重点不同,但精准性较传统脉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郗洪滨强调,切而知之谓之巧,作为四诊之一的脉诊,是独具中医特色、极具代表性的中医诊断方法。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脉象研究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上,其应邀做题为《脉诊指导下的中医精准诊疗模式》的主题报告,并指出了脉诊有三方面的意义:一、状态评估与疾病诊断;二、评价疗效;三、指导治疗。以脉知神、以脉知气、以脉知根。根据脉诊与四诊合参,结合之前身体状态,动态看身体发展,找出现在症结原因,选取适合方式,才能做到精准治疗。

郗洪滨表示,中医特色疗法种类繁多,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大家不仅要掌握其应用条件,还应理解其背后的思维方式,逐渐建立中医临床思维。要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看特色疗法,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才能更好的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全面发展传统中医,进而推动医院中医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员 张男)
责任编辑:单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