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充分认识陕西文化的独特优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5 03:3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秦开凤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陕西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拥有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的红色文化资源、独树一帜的特色文化资源。我们要充分理解和把握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陕西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陕西文化建设充满殷切期望,每次来陕考察都提出明确要求、给出方向指引。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要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些重要论述给全省上下以极强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奋斗感召,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文化强省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我们要充分认识陕西文化的独特优势,坚决扛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责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努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地处黄河中游,史前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文化遗存时代序列完整,具有丰富性、完整性和至高性的特点。比如,距今150多万年前的陕西南郑龙岗寺遗址和距今约115万年前的陕西蓝田公王岭遗址及“蓝田人”头骨化石,表明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时期,陕西境内已有古人类生活繁衍;距今78万年至12.8万年间的中更新世时期的大荔甜水沟遗址及“大荔人”头骨化石,“大荔人”的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是我国境内远古人类连续演化的关键证据;距今约7000年至8000年前的老官台文化是目前陕西最早的史前文化。考古实证从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角度生动阐释了中国的具体形成过程。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先河,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培育了中华民族崇尚文明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肇创者。因为黄帝陵、炎帝祠、华胥陵等丰富的历史遗存,学术界将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笼统地视作根祖文化资源。正是因此,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丰厚的历史文化构筑了陕西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在5000多年前,陕西地区已从早期文明的萌芽逐步进入了区域文明的发展阶段,作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中最绚丽的一朵,在相互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孕育了后世周秦汉唐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陕西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周初年造型雄奇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这是“中国”二字最早的词组记载。《周易》和礼乐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始皇横扫六合,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混乱,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中央集权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汉承秦制,经学的兴起、史学的兴盛、造纸术的发明等都是重大的社会进步。特别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唐朝是中华民族的飞速发展时期。此时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西商贸活跃。这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见证着中国文化和陕西文化的成长与繁荣。“看五千年中国到陕西”,是人们对陕西厚重文化的形象描述。

陕西红色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留存在三秦大地上的红色旧址、红色故事、红色文献、红色文艺等红色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处处红色旧址,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在陕西这片英雄而美丽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西迁精神,这些红色精神不仅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精华,而且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红色文化不但在革命战争年代激发了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教化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导向作用,可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陕西是文化大省,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有资源、有条件,必须深刻认识陕西文化资源优势所在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奋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文化自信所蕴含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全面提升陕西文化影响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增进文明互鉴 共叙和合之美——“对话陕西·感知中国”主题沙龙活动侧记本报记者 赵茁轶 实习生 郭炫宇陕西考古博物馆内,珍藏着灿若星辰的文物瑰宝。这些三秦大地的历
2023-12-27 04:05:00
陕西黄帝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脉,守护全球华人精神家园。7月18日,肩负着崇高使命的陕西黄帝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陕西省黄陵县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在守护与弘扬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黄帝陵的伟大事业中,迈出了
2025-07-18 13:35:00
深化央地合作 推动文化发展
...,中广联合会书画摄影委员会“副会长单位”授牌仪式在陕西汉唐文化创意研究院举行。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原党委书记、中广联合会书画摄影委员会会长万顺府;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原党组书记王福
2023-07-17 11:05:00
...文转自:西安日报本报讯(记者 刘雪妮)为进一步发挥陕西文化遗产资源和侨联组织的联合优势,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近日,陕西省侨联与陕西省文物局进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
2023-03-19 03:05:00
...内科研平台既是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育人的关键环节。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十四五”首批立项的“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硅酸盐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
2023-06-19 09:06:00
...王连香)7月9日,“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在陕西西安启动。在“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 激活中华文明新活力”主题分享会上,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侯宁彬表示,借助信息
2023-07-11 08:50:00
10月18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刘海荣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刘海荣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全省文化和旅
2023-10-19 09:16:00
...4月20日上午,由西安国家版本馆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联合举办的《赓续文脉 守望中华》邮票珍藏文创册首发暨捐赠仪式在西安国家版本馆举行。西安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
2023-04-21 01:05:00
...单的公示》,全省共有7个品牌拟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陕西泸康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个入选企业。“中华老字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特指在长期生产经营中,沿
2024-02-02 07: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多彩新论】“称重执法”之外,电动车治理需更多温度
最近,多地加大对电动车的整治力度,却引发广泛争议。从深圳交警街头称重扣车,到无人机追踪违规电动车,执法方式、技术不断升级
2025-08-31 05:27:00
工信部近日发布《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25年版)》。我市的中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环保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5-08-31 06:59:00
秋已至,暑消退,但杏花岭区消费市场依然火热。当下,该区的消费经济正以立体多元、丰富鲜活的形态加速升温,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2025-08-31 07:00:00
央媒看太原暑假即将结束,日前,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开学在即 图书馆内忙“收心”》为题,报道为了迎接新学期
2025-08-31 07:00:00
8月30日,太原饮食服务集团晋菜博物馆暨林香斋解放路老店开业。该项目的落成标志着百年老字号林香斋正式焕新回归,并以“博物馆+餐饮”融合模式
2025-08-31 07:00:00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尹小航 潍坊报道为确保2025年秋季新学期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潍坊市潍城区芙蓉小学提前规划
2025-08-31 07:12:00
潍坊临朐:大山里的“致富瓜” 串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范超 孙靖 潍坊报道时下,潍坊市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8000亩佛手瓜进入采收季,从海拔300米的河谷到800米的山腰
2025-08-31 07:15:00
潍坊市圣卓实验学校打好育人“组合拳”跑出育人“加速度”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胡凯 孙全涛 武心舜 潍坊报道2025年新学期启幕在即,潍坊市圣卓实验学校以“文化传承、科技赋能
2025-08-31 07:15:00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张娜 潍坊报道新学期的号角嘹亮吹响,为明确学校下一步发展方向,凝聚奋进力量,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有序
2025-08-31 07:17:00
大众网记者 王菲菲 通讯员 丁勇 潍坊报道为确保潍坊市农村清洁取暖长效运行,切实降低农户冬季取暖负担,日前,潍坊市财政局积极争取2025年省级清洁取暖补助资金3781万元
2025-08-31 07:17:00
华商网讯 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消息,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3号留学预警。详情如下: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3号留学预警近段时间以来
2025-08-31 07:18:00
大众网记者 王菲菲 通讯员 丁勇 潍坊报道近日,潍坊获批省级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补助资金302.4万元,补助资金额度居全省第一
2025-08-31 07:18:00
第八届潍坊市职工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原标题:多维赋能激发创新活力,全链生态成就创业梦想——第八届潍坊市职工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暨全市职工创业赋能成果展示交流会成功举办大众网记者 魏静 通讯员 陈姮 杨建岗 潍坊报道8月28日
2025-08-31 07:22:00
大众网记者 刘臻臻 通讯员 韩家琪 潍坊报道日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与医疗团队走进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上小街村
2025-08-31 07:22:00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精心做好新生开学前准备工作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王修友 李杰 李春蕾 武心舜 潍坊报道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了确保2025年新学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25-08-31 0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