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上海法治报
□游宇明
去朋友家,发现他们两口子很善于变“废”为宝:矮矮的电视机柜上摆着个软木塞,上面插满了缝衣针,软木塞是喝红酒剩下的,这是朋友夫人的杰作;电视柜边的地上放着两个洗衣液桶,提起来非常重,原来是洗涤剂用完,主人将桶里灌满砂子,盖上瓶盖,做成了哑铃,这显然是朋友的“发明”。
家里的“废”物件需要懂得妙用,世间那些能力或性格有缺点的人,我们更要学会妙用。
唐代的韩滉是个牛人,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当镇海军节度使时,一名老朋友的儿子前来投奔,韩滉一时看不出此人有什么长处,只得将其留下缓缓考察。某次,韩滉宴请客人,也将老朋友的儿子带去作陪。一局宴席,此君始终正襟危坐,没有挪动身体,也没与邻座交谈。韩滉顿时有了主意,安排他负责监守库门。这个人上岗之后,果然敬业,一早来到仓库,守到晚上,从不嫌麻烦,更从不偷懒。有了他的监视,那些心术不正之徒根本不敢来仓库偷盗。
韩滉老朋友的儿子是有缺点的人吗?他的缺点太多了,无知无识,还不会交际,但他有自己的长处,韩滉妙用了他之所长,促使他成了一方面的人才。
雍正皇帝不算什么圣君,为了一个皇位甚至不惜摧毁自家兄弟的声名前途,但他在用人上确有过人之处,他同样懂得将有缺点的人“锻造”成才。江南铜山(今江苏丰县)人李卫家境比较优越,读书不那么上进,老是考不上大学(科举),靠捐资入了仕途。此君之个性很难讨官场中人喜欢,不够尊重上级,对下级则刻薄,但他也有优点:清正廉洁,不畏权贵,体察民间疾苦,在缉查私盐、修筑海塘、打击盗贼等方面卓有政绩,深受普通百姓爱戴。雍正一方面“察卫尚气,屡教诲之”,另一方面又根据他的长处予以重用,选拔他做云南盐驿道、云南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署理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将李卫培养成一代名臣。
人们最初设计商品时,一般只给它一种用途,商品完成了自己的功用目标或者达到了使用寿命,剩下的东西便成了废品。废品对地球是有伤害的,一个人、一个家庭妙用“废物”,无疑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保护,妙用废物越多,对保护的环境越有力。同理,生活中十全十美的人也很少,一般人都各有缺点,只看别人的缺点,甚至有意无意把它们放大,许多人将成为我们眼中的“废物”,假若我们能够拨开缺点的野草,发现某个人突出的优点,并量才使用,周围的人才便会大量涌现。
上位者要妙用人,先要有情怀。一个人尸位素餐,没有多少缺点的人才都可能被他糟塌,何况那些呈现出了明显短处的人呢!只有真心想做出点事业的人,才会去关注身边有没有可用之人,也才会考虑给发现的人一个适当的岗位。韩滉也好,雍正也罢,作为历史人物,他们各有各的局限,但其用人的真诚不用怀疑。
有情怀只能保证一个人不计较别人的缺点主动发现人才,未必能保证其达成目的。想达成目的,还得拥有锐利的眼光。当年的辜鸿铭毛病多多,卫生习惯不好,对新文化看不惯,但人家的英文功底好得一般人开汽车都追不上,蔡元培不顾许多人的反对,聘请他为北大教授,这就是一个杰出的上位者的视野与格局。正因为拥有如此超拔的眼光,蔡元培才能在短短几年将一所官僚学堂改造成为现代大学。
妙用人与妙用物有一点很不一样。物是没有知觉、心灵的,你妙不妙用,它都不会知道;人则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你伤害了他,他可能记仇,你妙用了他,他往往会报恩,将该干的事干得漂漂亮亮,推动我们的事业一步步向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