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现场
大众网记者 侯畅 通讯员 许兴蔚 济宁报道
5月27日,兖州高新区市政基础设施排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颜店大街 、鲁王路等雨水管网工程)EPC 招标项目顺利完成评标,该项目为兖州区首个省内 “1+N” 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此次评标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多地协同、资源共享,标志着兖州区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迈向新高度。
本次项目采用“一主多副”跨市域远程异地评标模式,以兖州分中心为主会场,联合泰安市中心、任城分中心作为分会场。在省专家库分地市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就近前往各分会场,通过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的音视频双向交互功能,实现三地专家实时沟通、在线互动、独立评审,同步完成文件评审、在线打分及电子签章确认,真正实现 “数据跑腿” 替代 “专家跑路”。“这种评标模式极大地缓解了重大项目评审时本地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了‘熟面孔’评标现象,让我们对项目的公平公正推进更有信心。”山东颜店时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标项目负责人贾文杰说。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兖州分中心提前谋划、主动靠前服务。在项目筹备阶段,兖州分中心建设工程科科长张雷带领团队,提前对接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科长李文燕等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场地、设备及网络资源,完成系统联调测试与应急预案演练。评标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核验专家身份、有序引导入场,并通过实时在线协调机制,迅速解决技术对接、流程衔接等问题,确保三地专家“云端”协作顺畅无阻。“我们与泰安、任城分中心反复沟通协调,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多次演练,就是为了让评标过程万无一失。” 张雷说。
此次评标全程依托电子评标系统,借助高清监控、拾音设备及数据加密技术,实现评标过程 “全程留痕、可溯可查”。三地会场为评标专家提供物理隔绝评标区,设置标准化评标席位,为跨域项目提供坚实硬件保障,推动交易服务向规范化、智能化升级。通过LED大屏全方位公开评标过程,实现监管部门 “玻璃屋” 式透明监管;评标区配备的可追溯通信终端,能迅速沟通解决评标过程中的问题,确保评标高效顺利进行。“这种跨区域的合作模式,整合了各地的资源优势,也为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公正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李文燕说。
此次省内 “1+N” 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兖州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兖州分中心以此为契机,继续拓展 “1+N” 模式应用场景,推动跨市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常态化,同时持续优化 “主动对接 + 精准服务” 机制,打造 “零距离、零时差” 交易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更高效、更透明的服务体验,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4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