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老把式”服气了“新农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13 01: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记者 程瑾 姚琼

核心提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新农人”越来越多。他们带着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返乡就业创业,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农民,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身份”,也成为主动选择的一种“职业”。

七月盛夏,正值晌午,骄阳似火,在临渭区官道镇东姜村种粮大户姜炳军家的玉米地畔前,农服员刘浪正熟练地配药,再将配好的药倒进自走式高杆喷雾机内,“正值玉米幼苗期,及时防治病虫害很关键。”刘浪说话的时候用袖子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水,那黝黑的肤色难掩脸上的稚嫩。1999年出生的刘浪,毕业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田间服务管理1年时间。

“别看浪浪小,种地能着呢。”姜炳军笑着夸奖,今年他家的70亩小麦都托管给了刘浪供职的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每亩产量有1100斤,说起这个成果,两人都颇为自豪,也因为种地这件事,两人成了忘年交。

但起初,两人却是互相“看不惯”。

从互相“看不惯”到成了忘年交

“60后”的姜炳军种了大半辈子地,几十年间,从自家的责任田发展到如今有70多亩种植面积的种粮大户,在他看来,种地大概率是个“靠天吃饭”的活儿,也是个“苦活”“累活”。但正是靠着这些地,他供出了两个孩子,又替他们操办了婚事。在姜炳军的概念里,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种好地是农民的终身课题,他有突破“土办法种地”的意愿,但总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刘浪,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并不了解农业,甚至觉得“地有啥种的,种子一洒、水一浇,成熟了一收就行了。”之所以入职绿盛,也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试试。“总得有个事情干。”刘浪说。

所以,当稚气未脱的刘浪穿着工作服出现在姜炳军眼前时,他就满脸狐疑:“碎娃娃,能种地?糊弄谁呢?”

“叔,我们团队都是‘90后’,保证把你的地管好。”刘浪说道,心里却不满他“倚老卖老”,瞧不上年轻人。

如今,随着粮食规模化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快速推进,刘浪入职的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在我市多个县(市、区)全程托管小麦27300亩、玉米13000亩。“深耕土地、选用良种、合理施肥、及时防控”是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90后”石宇锋总结出的科学种植经验,由于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种植、科学化管理,近年来,绿盛托管的小麦产量均稳定在1200斤左右。

去年,姜炳军在将信将疑中把地托管给了绿盛,交了托管费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收获时,每亩小麦产量比之前自己种植时高出100多斤,科学种植的成效显而易见,今年他就续签了合同。

刘浪刚入职,就由师傅带着管理东姜村这片托管地,本以为轻松的活计,没想到春末夏初遭了连阴雨,小麦病虫害防治任务尤其重,那段时间他天天泡在麦地里,喷洒药物,哪种病虫害需要用哪些药物,刘浪学的门儿清。“对小麦比对女朋友都上心。”刘浪笑着打趣。

抢收抢种时,温度一度达到三十八九度,刘浪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天不亮就起来,联系收割机,中午又顶着大太阳站在地头,看他精心照顾过的小麦在收割机隆隆声中,收割殆尽、颗粒归仓。同一片地,又在播种机的忙碌中,种上玉米。“在自然环境下工作,看到小麦玉米的生长变化,能感受到生命和土地的连接。”刘浪说,“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不漂浮,很踏实。”

再见姜炳军是夏收时,刘浪晒黑了一截。两人站在地头,看着联合收割机作业,只半天功夫,姜炳军家的70亩小麦就收割完了。随手抄起一把麦穗,粒粒饱满,空气中氤氲着麦香,姜炳军笑着:“浪浪,不错呀,这麦种得好。明晌午到我屋里来吃饭,你姨给你包饺子。”

刘浪笑着:“叔,你还怀疑我不?”姜炳军笑着说:“你们年轻人真有办法,叔当时这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现在彻底放下了。”最近几天,相继有面粉厂商找到姜炳军,想以每斤1.2元的价格收购他的小麦,但他还没想好卖不卖。

新农人的兴农梦

刘浪尽管才入职1年,但因为吃苦耐劳,田间管理做得好,已经多次被合作社派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短期培训,学习粮食种植技术。刘浪越来越觉得,种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理念要更新、技术要更新,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这些都得在土地上实践才能实现。在这位“90后”新农人看来,新农人之所以“新”,是因为胸怀新的农业理念。一方面,他们坚守粮食安全生产底线,追求生态环保,多种粮种好粮;另一方面,尊重农民,把“种地”看成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而刘浪所供职的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粮食生产不仅关系着国家的‘粮袋子’,更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瞄准规模化种田、科技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新路子,粮食生产充满希望。”该合作社理事长石宇锋信心满满。如今他带领团队积极发展“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订单式粮食生产模式,目前已形成优质小麦订单20000亩,通过引进优质小麦品种,每年可提供2000万斤优质小麦并实现商品化。

石宇锋有个小心愿:“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农业,带着更多的农民科学种粮,种好地多打粮,让国家抓紧‘粮袋子’,让农民鼓起‘钱袋子’。”

刘浪已经决定把种地这件事坚持下去,“土地上长出金黄麦田,农户们欣慰的笑脸,都是我的动力。”这话语中透着满满的喜悦和自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05: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宝鸡:农业“智”富路打开现代农业新图景
...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机现代化。在宝鸡,越来越多的种田“老把式”和“新农人”选择无人机飞防等新型农业服务,于细微之处见证着国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变化。 装药、起飞
2023-12-20 07:43:00
“老把式”变“新农人”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黑土地上新气象:“老把式”变“新农人”□新华社记者 梁冬 唐铁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大早,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西长发镇龙山村一处河边鱼塘,村党总支书记郭玉彬和村
2024-03-27 02:02:00
黑龙江:老把式变成新农人
...文转自:长春日报培训带动 传统项目华丽转身黑龙江:老把式变成新农人工作人员在兰岗镇自兴村采摘园的温室内查看樱桃树长势。早春时节,在黑龙江省宁安市的温室大棚里,果蔬长势喜人。宁
2024-03-31 07:21:00
...化服务的“领头羊”。深耕田野,不仅要学脚踏实地的“老把式”,也要做农业现代化的“新把式”。姚林带领农机合作社围绕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加、销“一条龙”,积极探索土地单环节托
2023-12-05 06:03:00
浙江宁波:让“新农人”驰骋在广阔田野中
...能化喷灌系统和360度高清监控探头。陈海栋也完成了从“老把式”向“新农人”的华丽转身。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许多“老把式”在产业引导、培训带动、创新扶持下,逐渐转变为有文
2024-03-29 20:41:00
数字化赋能 春耕省力又高效
...高兴地说。 而在十多公里外的黑堡乡西白城村,种田“老把式”李荣杰此时正在自家高标准农田里,边查看小麦长势边打电话,向农技服务平台技术员请教小麦春季管理要点。 电话那头的技术员
2024-04-09 09:09:00
...生分歧。儿子说,专家提醒过,不能光打药;可老耿是“老把式”,不服气。俩人决定再比试比试。丰收时,棚里的辣椒一对比,儿子种的明显“更俊”:看一眼,亮泽度高,颜色鲜绿;品一口,皮
2023-11-06 05:45:00
“新农人”吴正新:种粮同样有“钱”景
...为了侍弄好水稻,他更是“网罗”了周边几个村地种田“老把式”。“同样是种田,大家伙的收入可翻了好几番啊!”年近60的喻冲村村民吴成志乐呵呵地说。如今,农场每年用工近2000人次
2023-06-01 11:23:00
城·事(556)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
...互动、踊跃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过去种地要靠“老把式”,如今得靠高素质。随着现代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迈进,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
2024-01-07 18:2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