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新农人”返乡挑起“金扁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6 05:4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新农人”返乡挑起“金扁担”

——山东聊城青年返乡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王比学 李 蕊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6日 第 06 版)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菜农老耿与儿子有过两场比试。比的啥?老耿拍拍口袋:“看谁赚得多,钱袋子更鼓呗!”

头一场,留村种菜的老耿赢了,儿子辞掉城里工作,回村跟着老爹盖棚种菜;过几年,再比试,输赢双方调了过儿,老耿冲儿子竖起大拇指。

两场比试的背后,经历了啥故事?近日,记者走进耿店村,听听菜农父子怎么讲。

“硬环境好了,人就愿意回乡了”

老耿大名耿遵良,年近花甲,大半辈子都在侍弄菜地。他给在外务工的儿子打电话,为的总是一件事:“回村种菜。”

儿子名叫耿付达,30岁出头,20来岁时赴苏州打工。前几年,接到父亲的来电,他态度坚决,撂下两字:“不回。”

不愿回耿店村有原因。一个鲁西小村,无水可依,无山可傍,只能围着土地打转。耿付达记得,老一辈种菜,用的是小土棚,光说通风,一张草苫子重80斤,早晨拉,晚上拽,汗珠子摔八瓣儿,却落不着几个钱。

老耿为啥要劝儿子回村?原来,如今种菜可谓挑起“金扁担”,农民腰包鼓起来了。

“无特色禀赋的村子要发展,激活土地是关键。”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说,前些年,村里将零散地块统一整合,确定了深耕蔬菜产业的路子,集中改扩建高标准蔬菜大棚,领着村民到寿光学习新技术。

告别小土棚,用上新大棚,老耿发现,种地变轻松了。大棚通风改用自动卷帘机,三四千斤重的棉被,一个按钮就搞定。浇水、施肥、播种,设备代替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效益却翻番。

既然是“香饽饽”,年轻人仍不愿回村,这是为啥?耿付达吐露心声:“农田设施跟不上,种大棚,得修路、通渠,样样都是麻烦事;基础设施也不行,不愿回村走土路、住瓦房。”

怎么改善?耿遵珠一一道来:“党支部牵头,修建农田设施。棚前路不好,村里给修整;水不淌,村里来开渠。硬环境好了,人就愿意回乡了。盖新楼、搬新房、建公园,村里环境大变样。”

老耿再打电话就硬气多了,又深知儿子在外闯荡不易,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2017年时便心生一计,儿子要强,那就来比一比:“谁赚得多,就听谁的。”

到年底,爷俩凑一块,一比收入,老耿咧嘴乐了:自己赚了9万元,儿子赚了6万多元。

“软环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

2018年,耿付达回村了,计划先建俩高标准大棚。可万事开头难,创业要本钱,又不想全靠父亲“支援”。于是,父子二人敲响耿遵珠家门。

老耿笑眯眯地开了腔:“俺听说,现在政策好,建大棚有低息贷款?”

以前,年轻人返乡创业,家庭积蓄是主要资金来源。2018年,聊城市为返乡青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茌平区设立返乡青年创业专项基金,耿店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资金互助会,解决青年贷款难。

耿付达顺利申请到20余万元。钱到账了,棚建好了,丰收季到了,望着绿油油的辣椒,耿付达心里甜滋滋的。第一年,成功回本;接续投资,一口气再建4个大棚。1个人、6个棚,搁以前他自个儿都不信:印象里,打理大棚太不易。

一难在育苗。小时候,个头不足锄头高,他就跟着父亲下地,佝着腰、拿着锨,平出一块地、撒上一把种子,辛苦不说,许多苗长着长着,叶子不支棱了。

二难在卖菜。天蒙蒙亮,他还在睡梦中,父亲就出发了,坐上拖拉机,驶出50多里地,到市里的批发市场卖菜;若不去,只能等菜贩子来收,价还被压得低。

“软环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耿遵珠说,党支部牵头创建了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逐个破解难题——产前育苗难,合作社建起育苗场,年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产中不懂技术,合作社统一来指导;产后卖菜难,村里建起绿冠蔬菜批发市场……

“现在打个电话,就能订苗;摘了辣椒,运到村头市场,车来车往,客户云集。从买苗到卖菜,不用出村都能解决!”耿付达直言:“多建几个棚,赚得还多哩。”

产业服务、生活服务越来越到位,留住了年轻人及其家庭。耿付达发现,村子渐渐有了“城镇范儿”:建起幼儿园、小学、卫生院和养老院,吸引银行、驾校来设点,从“一小”到“一老”,年轻人的家庭需求得到解决,安心留乡谋发展。

短短几年,耿付达年收入超过40万元,娶了媳妇、生了娃娃。老耿心里舒坦,拍拍儿子的肩:“早就喊你回村,幸亏听俺的。”

“市里把‘大学’开进村,后生都去听听课”

这一日,村里开大会,耿遵珠面露喜色:“市里把‘大学’开进村,后生都去听听课。”

耿付达一问才知道,耿店村这几年有百余名“新农人”返乡,村子年产蔬菜1.2万吨,创业园吸引周边400多人来打工。聊城市将耿店村经验铺开,全市各类乡村人才5万余人,成规模的返乡创业村庄20余个,便又在耿店村创建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授课内容涵盖田间技能、电商销售等。

学成归来,耿付达的大棚再升级,装上智能轨道“小火车”、自动换风机等新设备。老耿看了,摸着脑袋嘟囔:“这么现代化了?”

以前,耿付达总拿着本本,跟在父亲后边请教;现在,有时还要跟父亲辩论一二。有一次,父子俩就病虫害防治产生分歧。儿子说,专家提醒过,不能光打药;可老耿是“老把式”,不服气。俩人决定再比试比试。

丰收时,棚里的辣椒一对比,儿子种的明显“更俊”:看一眼,亮泽度高,颜色鲜绿;品一口,皮肉紧实,香味浓郁。这次谁赚得多?自然是小耿。“俺这一斤,能多卖两三毛。”耿付达颇得意。

小耿也渐成“老把式”,棚里常有人来请教新技术。老耿面上不说啥,可有时也钻进棚里,跟在后边看儿子跟人侃侃而谈。

今年,聊城市推广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听说评上后可享受职称补贴、接受技能培训,父子俩提交了申请。

夕阳染红天际,又是一日劳作结束。父子俩来到村头的鱼馆,点了几样下酒菜。

一杯酒下了肚,耿遵良咂咂嘴:“这次俺服输,种菜这事上你行了!”耿付达的脸红扑扑的:“爹,等职称评下来,再找机会比一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耿遵珠:让年轻人回村聚人气带活力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说。短短20多年,耿店村从鲁西贫穷落后的小村一跃发展成为模范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
2023-09-22 16:09:00
...5日下午,乡村振兴题材微电影《棚二代的幸福生活》在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举行观影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柳庆发出席观影式。活动中,微电影主创团队讲述了《棚二代的幸福生
2023-07-06 11:58:00
耿店村大棚清雪总动员
...大棚清雪总动员种植户们在忙着给大棚清雪。12月16日,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一派火热的清雪景象。棚区内,种植户为大棚清雪,村集体则负责清理生产路。据村支书耿遵珠不完全统计,截至1
2023-12-18 16:57:00
...聊城日报■ 本报记者 岳耀军春节前夕,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的尖椒、西红柿等蔬菜迎来采摘旺季。1月29日,记者走进耿店村,只见一座座高标准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勾勒出一幅美
2023-01-31 17:28:00
“村晚”贺新春 百姓唱起来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1月12日,在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新时代文明广场,村民们在观看联欢会。当日,在耿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主题为“扬帆棚二代 奋进新时代”的耿店村首届村民春
2023-01-17 14:45:00
...和美乡村”协商议政。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分享了乡村振兴“耿店模式”经验。初任耿店村党支部书记时,该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普通村
2023-07-03 19:10:00
...派员均是当地擅长瓜果蔬菜种植的“土专家”。2022年,聊城市科技局抽调110名科技特派员组建了20支“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精选了50余名副高级以上科技特派员,组成了9
2023-01-31 09:56:00
聊城市慈善总会系统专项基金集中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记者国晓宁李军谢广勇郝忠诚9月2日上午,聊城市慈善总会系统专项基金集中签约仪式在聊城市民政局成功举办。聊城市民政局局长、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景志国,聊城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慈善总
2023-09-03 08:10:00
聊城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韩卫杰聊城市是全国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其蔬菜产业在支撑当地农民生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产业发展的策略,对于推动聊城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4-02-08 11: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