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第5个2000万人口大市,呼之欲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26 12:16: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抢人,就是抢未来。

日前,国务院先后批复42座城市的2035年总体规划,确定中心城市分级、城市性质功能及发展空间,详见《谁升格,谁降级》一文。

作为全局性规划,2035总规还设定各大城市人口规划“天花板”,决定未来10年增长“余额”,直接影响交通、教育、医疗、土地、住房等资源配置。

哪座城市的人口天花板最高?谁是下一座2000万人口大市?

01

谁是下一个2000万人口大市?

在我国,人口统计口径相当多,既有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之分,也有城区人口、乡村人口之别,还有实时人口、服务人口之说。

2035总规,涉及两大指标:一是常住人口上限,决定人口天花板;一个是实际管理和服务人口,与公共资源配置挂钩。

一般而言,常住人口以每年居住6个月以上为前提,更为稳定、可预期,属于核心人口指标。

实际服务人口,或实时人口,相当于“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包含短期出差、探亲、旅游的人群,考验资源承载力。

从2035总规来看,谁是下一个2000万人口大市?

先看常住人口口径,广州、深圳将会先后突破2000万大关万大关只有之遥。。

目前,我国共有17个千万人口大市,其中4市超过2000万人:重庆、上海、北京、成都。

广州、深圳常住人口分别逼近1900万、1800万,离2000万只有一步之遥。

规划也给予了确认。根据总规,广州2035年规划人口高达2200万人,而深圳为1900万人。

同样根据规划目标,郑州、苏州、天津都是1800万人左右,武汉、西安、杭州、长沙均超过1500万人。

再看实际服务人口,如果加上暂住人口,未来2000万人口大市,将多达10多座。

一般而言,各地多以常住人口上浮20%,作为实际服务人口指标,并以此配置公共资源。

以此来看,广州、成都2035的实际服务人口规划都在2500万,深圳是2300万,杭州、武汉、郑州、西安、天津都在2000万左右。

事实上,广州、深圳的实时人口早已突破2000万。

根据官方通报,广州实时人口达2400万人,深圳为2200万人,而整个广东省每天在粤人口更是高达1.5亿人。

这意味着,未来10年,全国实时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城市或将超过10座,包括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武汉、杭州、西安、郑州、苏州、天津等。

大国大城的格局,将会进一步强化。

02

2035年,各大城市人口“余额”还剩多少?

人口天花板,主要基于资源承载力而来,并考虑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因素,以此作为公共资源的配置依据。

先看一线城市,京沪向左,广深向右。

北上广深2035年的人口上限分别是2300万、2500万、2200万、1900万。

与各自2023年和2024年常住人口相比,上海所剩无几,北京也在严控之列,深圳剩余空间超过100万,广州则超过300万。

与广州相比,深圳略显保守。

作为人口净流入城市,深圳2024年新增人口近20万人,而过去10年更是大增500万人以上。

这或与深圳城市面积过小、土地开发强度过高、承载空间不足不无关系。

深圳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不到广州的1/3、成都的1/8、重庆的1/40。

再看二线城市,普遍“余额”更为充足,但能不能实现,则是新问题题。

根据规划,重庆2035人口规划是3600万,成都是2350万,成渝人口占了西部近1/5。

苏州、天津、郑州都是1800万,武汉是1660万,而杭州、长沙、西安均超过1500万,南京、合肥则超过1300万。

与当前常住人口相比,重庆、天津、郑州、长沙、苏州均有400万以上的空间,南京、合肥超过300万,武汉、西安、杭州都在200万以上。

未来10多年,人口增长300万乃至400万以上,意味着年均增长差不多30万人。

在出生率高涨、城镇化突飞猛进的时代,或许还有一定可能。

但在人口大盘见顶、城市人口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目标显然过于宏大且遥远。

要知道,过去几年,人口增长第一城年度增量也就20多万人,绝大多数城市都不足10万人,部分超大特大城市更是陷入负增长。

毕竟,人口承载力不等于人口吸引力,城市面积更不与人口总量画等号。

没有足够强的竞争力,人口天花板只是空中楼阁。

03

负增长时代,为何大城市人口还能扩张?

人口负增长,是就全国大盘而言。

出生率持续走低,一旦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形成交叉,总人口负增长时刻就会降临,这一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详见《出生人口突然逆转》一文。

由于我国并未开放移民,自然人口走势就决定了整体走势。但在省域、城市之间,却还有另一重主导力量:人口流动。

一个大趋势是,人口向中心城市、强省会、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有增无减。

广东能“逆袭”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不乏“最敢生”的贡献,但更多源于“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吸引力。

人口趋于“东北化”的长三角地区,之所以还能保持总人口扩张,同样是外来人口涌入所致。

与之对比,中小城市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人口流失压力,中西部地区唯有强省会,还能构筑起最后的护城河。

第二个大趋势是,人口争夺战,将从过去的来者有份,沦为零和博弈。

有城市增长,就有城市下降;有城市扩张,就有城市收缩。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城市都要摒弃长期以来的大扩张思维,要将城市收缩视为常态,铺大摊子扩张的路子行不通了。

这也意味着,抢人大战只会愈发白热化,90%的城市已经“零门槛落户”,所剩无几的超大城市也大幅放开落户限制。

有没有发现,抢人大战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开始只争抢大学生,其后是年轻劳动力,如今只要是人,可谓来者不拒。

而比抢人大战更重要的,是如何留人。

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当抛弃一个地方时,连头都不会回。

人不是负担而是资源,既有生产力、创新力,也是消费力,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

这是常识,更是城市竞争的关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6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又一个千万人口大市诞生了:合肥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 中国第18座
3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安徽发布2024年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合肥市常住人口为1000
2025-03-10 18:48:00
官宣!又一个千万人口大市,诞生了
...一个“双万”城市。自此,合肥成为我国第18个千万人口大市,也是长三角地区继上海、苏州、杭州之后的第4个千万人口大市。合肥何以晋级,谁是下一个千万人口大市?01合肥,何以跻身千
2025-03-10 12:38:00
全省唯一,又一个千万级人口城市来了
...、东莞、长沙、青岛。随着合肥正式晋级,我国千万人口大市增至18个,合肥也成为长三角继上海、苏州、杭州之后,第4个千万人口大市。在合肥率先达标之后,温州、宁波、佛山、南京、哈尔
2025-03-11 06:41:00
...州。成都的崛起,也离不开产业的助力。作为万亿级工业大市,成都拥有各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10个
2024-11-01 07:43:00
42城高校大洗牌,不只是省会的“胜利”
...新公布的名单,42座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大市)集聚了全国半数高校(不含港澳台地区高校),其中本科学校超过6成——总体来看,北京以92所高校、68所本科毫无悬念地拔
2024-06-27 10:48:00
2022年GDP百强城市名单出炉:江苏13市均超4000亿元
...销超34万辆,占江苏全省的一半,在传统造车强市、能源大市中突围。江苏13市均超4000亿从具体省份看,除四大直辖市之外,其余96个城市分布在23个省份;江苏、山东、广东位居前
2023-03-16 23:26:00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7745886“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强城时代。”不久前,《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出炉,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广州位列强城前五。这份强城指数,很大程
2024-09-05 06:55:00
全国统一大市场,到底该怎么建?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面对“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新概念,有人会问,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已经如此紧密了,还不算统一大市场吗?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现实生活
2025-01-12 05:47:00
以都市圈一体化探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以都市圈一体化探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广东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探索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新路径是下一步工作的应有之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
2023-01-06 06: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