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蜀道上的三国往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2 15:3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蜀道上的三国往事

剑门关 视觉中心供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一首《蜀道难》,让蜀道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而蜀道的历史远不止于此,它既是连接川陕两地的交通大动脉,又是数千年历史在中华大地上留下的一条条印痕,吸引着后人访古寻踪。日前,蜀道保护利用座谈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要将蜀道考古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蜀道保护利用工作,筹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蜀道,一般指从古代关中地区通往蜀地的道路,包括从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从汉中通往蜀中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它穿越了秦岭、大巴山,沟通了关中平原、汉中盆地、成都平原等地理板块,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由成都出川,或由西安入川,这些蜿蜒在山水之间的古道都是必经之路。

对于三国而言,蜀道的意义更为深远。蜀汉政权立足于巴蜀之地,却以“王业不偏安”的志向,始终怀着“兴复汉室”“还帝故都”的梦想,众多三国英豪驰骋于蜀道之上。历史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悲喜,也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存,供我们今人发怀古之幽思。

我们就从蜀汉故都成都出发,沿金牛道北上而行。在距离成都不远的广汉市市中心,即有汉代雒城遗址。雒城曾在汉末刘焉时为益州州治,刘焉之子刘璋主政后,不听群臣劝阻,邀请刘备自荆州入川相助,不久刘备调转兵戈,图谋益州,一路攻到了雒城之下。在雒城,刘备受到刘璋军顽强的抵抗,刘备的重要谋士庞统也在围城中中箭身亡。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目前已发现雒城城垣遗址,以及铭文砖、绳纹筒瓦、云纹瓦当、五铢钱等器物。

由此向北至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就能看到庞统祠墓,现存祠墓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重修,乾隆、嘉庆年间增修。祠内有一座龙凤二师殿,塑有诸葛亮、庞统二人谈论军国大事的场景,“卧龙”“凤雏”于此同框,不禁让人遥想,若是庞统没有英年早逝,此后的三国历史是否会改写。

德阳向北是绵阳,绵阳在汉末三国时名为涪城。城东有一座富乐山。据南宋《方舆胜览》记载,刘备初入蜀地,刘璋就是在这里设宴席来为他接风。刘备酒过三巡,站在山上一览蜀中形胜,不禁感叹:“富哉!今日之乐乎!”富乐山因之得名。在绵阳城西,则有一座西山,此处埋葬着蜀汉“四相”之一——诸葛亮钦定的接班人蒋琬。在城中绵阳科技馆前,还存有平阳府君阙,该阙双阙连同子母阙皆全,上刻有力士像及浮雕人物、车马、狩猎等图,是汉阙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从绵阳继续延金牛道北行,就来到了以剑门关为中心的剑门蜀道。今年以来备受游客青睐的翠云廊就在这里。它绵延300余里,有着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这一万多株古柏在群山之间组成了一条绿色长廊,成为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珍贵标本。据传,翠云廊的形成,就是三国名将张飞在担任巴西太守时令士兵沿驿道种树而开始的,民间还有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传说。如今翠云廊中还有不少柏树,是以张飞、魏延、黄忠等蜀汉人物命名的。

距离翠云廊不远就是被李白感叹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了。剑门关位于龙门山脉的支脉剑门山之间,剑门山全长70多公里,最高峰海拔约1200米。山脉其中有一处出现断裂,由72座像剑一般矗立的山峰组成。两山之间出现宽约20米的豁口,其状如门,故曰剑门。剑门关的前身是剑阁,诸葛亮为相时,在此“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豁口处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是为剑阁设关之始。剑阁所处的隘口北高南低,北坡十分陡峭,南坡则相对平缓,因此守城方据于关上可居高临下阻击敌人,而攻城者却需要攀登峭壁再攻城,且没有展开兵力的空间,难度可想而知。

剑阁建成后,长期作为蜀汉北伐的粮草运输中转之地,它第一次作为防御工事的实践,就是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蜀汉大将军姜维以三万之兵凭险固守,硬是在这里挡住了钟会的十万大军。钟会久攻不克,甚至已经萌生了退兵的念头,若非邓艾出其不意地偷渡阴平小路,绕过了剑阁,此役胜负还真不好说。

当地民众为纪念姜维,在剑门关内建有姜维衣冠冢。更为神奇的是,在剑门关楼西侧的峭壁上,有一处山石酷似一尊巨大的人脸肖像,当地传说,这就是姜维死后魂归剑门关所化而成,永远守卫着这里。

剑阁向北,嘉陵江畔,有一座昭化古城,此地在汉末三国有两个名字。初名葭萌,刘备入川,就是被刘璋安置在了这里,而后刘备以此为根据地,徐图南下,才有了益州之地。《三国演义》里张飞夜战马超的武戏就是发生在葭萌关下。刘备平定益州后,认为葭萌是自己的福地,遂更其名为汉寿,取“汉祚永寿”之意。

如今的昭化古城主体已经是明清的城墙和屋舍,但城内古朴宁静,并保留着汉代的城垣。蒋琬死后,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开府于汉寿。公元253年,费祎在岁首大会上被魏国降将郭脩刺杀,这是三国历史的一个悬案,刺客的幕后指使者是谁,至今依然争论不休。但费祎之死成为三国后期的一个转折点,蜀汉主战派上台,重启大规模北伐,才有了后来姜维的“九伐中原”。如今昭化古城临清门外存有费祎祠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果亲王允礼送七世达赖喇嘛返回西藏时路过昭化,曾拜谒费祎墓,题写“深谋卓识”匾,对费祎有很高评价。

三国故事多以传说而非信史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因此许多未能史书留名的三国人物也会留下一些“遗迹”。距离昭化古城5公里的曲回坝有一座鲍三娘墓。在民间传说与地方志中,鲍三娘是关羽之子关索之妻,两人为抵御魏军,战死在昭化。如今云南还有一种傩戏叫关索戏,也是由这位虚构的关羽之子而来。1914年,鲍三娘墓曾为法国人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盗掘,盗掘引发了周围村民的围观和骚动。这一幕被相机拍下,留存至今。

自昭化北上,过广元,即进入陕西汉中地界,又是一座关隘拦住去路,它就是赫赫有名的阳平关。阳平关是汉中盆地的西大门,在汉末三国,它被张鲁、曹操、刘备等势力反复争夺,从历次战事来看,阳平关的得失几乎就等于汉中的得失。

公元219年,刘备进占阳平关以南的定军山,诱引守将夏侯渊出关抢山,这一招绝妙的反客为主之计,造就了定军山下黄忠力斩夏侯渊的辉煌战绩。后来曹操放弃了阳平关,从而也放弃了汉中之地。汉中的获得对刘备来说不仅有军事战略价值,还有正统性的意义。昔日刘邦就是凭借汉中之地反攻关中,开创了汉家天下。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刘备来到了汉水之滨,想念着先祖的伟业,又怎能不壮志满怀呢?

如今,阳平关与定军山依然遥遥相对,彼此对望,将昔日的金戈铁马凝固在苍山翠柏之间。从阳平关向东,即是武侯祠,而在定军山北麓,即是武侯墓。诸葛亮从公元227年北驻汉中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成都。他以此为基地,先后5次出师北伐,穿行于秦岭之间的栈道与险滩之间,却一次次地带着遗憾与叹息回师。

褒斜道北口的五丈原,是诸葛亮一生离故都长安最近的地方。这里已经是蜀道的尽头,跨过眼前的渭河,就是八百里秦川。诸葛亮走完了蜀道,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公元234年的秋天,他在五丈原的军中逝去。

如今,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从汉中到西安只一个多小时。便捷的交通方式让蜀道不再“难于上青天”,而蜀道上的那些悠悠往事,已成为这个民族永恒的记忆,如汉水一般涓流不息。

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元昭化:古蜀道旅游发力让历史瑰宝产生流量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昭化古城作为翠云廊起点,金牛古蜀道上的重要节点,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具有三国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能置身情景演绎中,沉浸式感受历史传统文化
2023-11-01 16:05:00
...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怀 王国平 王青山 燕巧 田珊 张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的诗句天下闻名。千百年来,穿越秦岭巴山,在川陕之间的古蜀道上,众多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传颂
2023-07-30 06:33:00
八旬美国老太太贾和普第24次走蜀道 已成“蜀道通”
...国新闻网3月18日,81岁的美国老太太贾和普带领朋友走过蜀道剑门关。苗志勇 摄3月18日,81岁的美国老太太贾和普带领9名朋友行走在四川广元剑门蜀道上,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蜀道
2024-03-19 09:12:00
四川广元:剑门关景区单日迎客5.5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6点,剑门关景区入园游客5.54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上午8时许,在剑门关景区北门处等待背诵《蜀道难》的人群已排成了长长的三列队伍
2023-10-03 20:26:00
本报讯 近日,广元市昭化区蜀道三国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旨在整合文旅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和储备蜀道文化研究人才,为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引领区提供智力支持。
2023-12-06 06:46:00
...川青年指挥家肖超担任指挥的“四川造”大型交响合唱《蜀道组歌》,在深圳演出并开启全国巡演。《蜀道组歌》以蜀道为切口,演绎了由“蜀道难”变“蜀道易”的四川故事。演出共分为九部分、
2023-09-12 04:30:00
知名作家诗人齐聚四川剑阁谈诗论道共话蜀道文化新发展
...第十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仪式和第五届剑门蜀道诗歌大会在四川剑阁县举行。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齐聚剑门蜀道,共叙诗词佳作,共话蜀道文化发展新成
2023-11-13 09:27:00
游览翠云廊古蜀道 参与古道文化活动 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三百长程千万树”“翠云廊,苍烟护”,与剑门蜀道相伴而生的翠云廊古蜀道,遥望古今,素有“蜀道奇观”、“森林活化石”之美誉。据悉,翠云廊古蜀道始建于秦汉,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2023-10-08 10:52:00
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剑门蜀道 女皇故里 不可错过的“千年”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扫码查看三条线路详情,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
2024-05-27 06: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