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母亲走后,我回农村老家看望继父,他竟这样对我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11 06:20: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母亲去世后,老家只剩下了继父一个人独自生活。我和弟弟原本打算把他接到我们身边,但是继父不愿意,谁也劝不动他。弟弟现在和家人在四川工作,距离家有1200多公里,一年只能回来一次。而我在市区上班,平时有空还能回家看看。母亲离开后,这个家庭看起来虽然和睦,但却像是散落的。

母亲走后,我回农村老家看望继父,他竟这样对我

或许是因为我们家是由重组而成的原因吧。在我父亲去世的第三年,母亲回到家里,带着一个男人,也就是我的继父。一年后,我的弟弟出生了。那时我还在上小学,放学后常常回家帮母亲照顾弟弟。现在我和弟弟都结婚了,也在外地安了家,本以为生活会安稳下来,但没想到母亲却离开了我们,而继父呢?他独自一人在家,很少与我们交流,直到最近他生病了,我让他搬到家里住,没想到他却是哭着离开了。

母亲走后,我回农村老家看望继父,他竟这样对我

继父来我们家的时候,我已经有了深刻的记忆,所以最初对他还是有排斥心理的,直到一年后,弟弟也出生了,母亲在家照顾我和弟弟还有奶奶,继父就出去打工,偶尔回来一次,住上一个周,再出去打工。他没有来我们家的时候,家里所有农活,基本上都是母亲和奶奶两个人干,我虽然是家里的唯一男丁,但毕竟是个孩子,力气小,实在是干不了什么活。三亩地的庄稼,都是没日没夜的收割。我和奶奶以及母亲三个人,拿着镰刀去地里割庄稼,中午的时候奶奶回家做饭,我和母亲就在地里继续干活,中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晕,汗流浃背,但是没有办法,三亩地,说多一点也不多,但对于我们家而言,确实是多了很多。

母亲走后,我回农村老家看望继父,他竟这样对我

奶奶做好饭,再步行,从家里给我们送到地里,我和母亲去吃饭,奶奶继续干活。到了晚上才是最难的,生怕人家来地里偷庄稼,所以很多人收割上来之后,就是让家里的男丁到地里守夜。以前都是我父亲来地里。但现在,变成了母亲。我担心母亲,所以很多时候,我是跟着母亲一起来地里的。夜里的庄稼地,格外安静。地的那一头,就是父亲的坟地。有好几次,我半夜醒过来,就能够看到母亲一个人坐在地上,呆呆的看着父亲的坟,默默的流泪。没有男人的家庭,日子是真的难。所以当年继父进我们家门的时候,奶奶也没有提反对意见,只是说孩子要跟我父亲的姓,或者跟母亲的姓也行,就是不能跟继父的姓。谁能想到,他竟然同意了。继父来到我们家之后,好像确实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庄稼也有人收了,夏天再也不怕被雨淋了,因为在夏天来临之前,继父就爬到了屋顶上,把那些漏雨的地方都给补了。再就是,继父以前是个泥瓦匠,手艺活很不错,我们家那坍塌半面的围墙,也是他给重新盖起来的。总之,他来到我们家之后,母亲确实没有再出去打工过,一直在家守着我。江河出生后,继父干活更加卖力,我记得好几年已经没有穿过新衣服,结果那一年过年,我不仅有了新衣服,我们家还买了很多很多的肉。只是我,一直没有张口喊过他什么。奶奶总是笑呵呵的说,等着吧,日子长着呢。也确实如此,继父这个人很爱笑,也能干,邻居之间有什么事情,比如翻新房子,或是在院子里砍树什么的,继父从来都是很积极的跑过去帮忙,谁家结婚或是有孩子,继父也是第一个送去份子钱。他从来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差事。但如果需要写名字的时候,他写的都是我父亲的名字。奶奶说,他这是在替我维护村里的人情世故。那个时候我还很小,不懂得这些,只是知道,谁家有事,他是最积极去帮忙的人。

高中时期,我失去了奶奶。家里忙着安排葬礼,继父和大伯一直在忙碌。母亲胃不好,经常吐,照顾奶奶的责任大部分落在继父和大伯身上。家里经济拮据,我选择放弃学业去打工。

继父曾建议我复读,但实际上家里经济已经无法支持。我选择了离开家去外地打工,很少回家。弟弟成绩好,家人努力为他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这让我感到羡慕。

在家里,我常常被指责不懂事,连配个眼镜都被责备。但弟弟的一举一动却备受重视和关爱。

母亲和继父全心全意地照顾弟弟,甚至在他高考结束后安排了庆祝活动。他考上了一本大学,成为家里的骄傲。我却觉得他们的欢庆与我无关。

我离开家去打工,遇到了好心人,也在外地安了家。虽然偶尔给家里寄点钱,但母亲却提醒我要攒钱,为将来结婚做准备,暗示家里可能无法支持我的婚礼。

母亲走后,我回农村老家看望继父,他竟这样对我

有人结婚,涉及彩礼、婚房等开支。我的对象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后,并没有提及彩礼,只是提议买房付首付。我当时在上海工作,而上海的房价是我难以承担的。于是,对象建议回老家,在那里购置房产,过着悠闲的生活。果然,在老家购房,减轻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首付款我是东拼西凑借来的,母亲和继父没有出一分钱。母亲后来表示,结婚开支她和继父承担。我默认了,没有多言。

最后,母亲只给了对象5000块钱,其他开销都是我自己去借的。继父则一言未发。我明白,他们手头并不宽裕,还有弟弟江河在读书。

结婚后,我们在市区工作生活,很少回老家。三年后,终于还清了债务。这时我们准备要孩子了,但家人从未催促,可能是知道我还在还债,压力很大,也可能是考虑到有了孩子母亲要过来帮忙,会加重继父一个人的负担。

直到怀孕五个月时才告诉家人。继父在老家为我种了几棵葡萄树,说等孩子长大了就可以吃葡萄了。

弟弟大四时谈了对象,母亲和继父很高兴,还计划着未来的事情,包括盖房子和买车。他们在恋爱阶段时,母亲给了女孩一万块钱的红包。

第二年春节,继父和母亲开始在家准备盖房子,这房子是父亲结婚后盖的,现在要重建,为了弟弟盖楼房。我不知是喜是忧。

弟弟毕业两年后结婚了,在四川买了房,首付是我们家出的。婚礼在四川举办,我们只能派几个人过去。母亲因此有些不满,我只好转了一万块钱过去,算是祝福。

母亲走后,我回农村老家看望继父,他竟这样对我

每个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我们只有在年底的时候才会回老家聚一聚。我的弟弟在四川,离家很远,结婚前三年都没有回来过,他说他妻子的家人希望在她们家过年,所以他没法回来。

弟弟很少回家,我也只是偶尔回去。每次看到母亲盖的楼房,心里总是感慨万分。

房子建好了,但人却远去了。

不过想想也好,至少母亲和继父还在老家。

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这几年没有再出去打工,所以我回家的频率相对较高,看看母亲,给她带点东西。

然而,母亲终究没能熬过去,她生病了。

继父照顾了好几年,虽然不算完美,但至少没有让母亲吃苦受累,只是母亲的身体太差了,最终还是离开了。

办完葬礼后,我在继父的指引下完成了所有事情。

葬礼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弟弟就匆匆离开了,他说工作太忙,可能来不及等到母亲的七七。

我让他赶紧走吧,家里有我和继父,我们会处理好的。

母亲走后,我们这个家好像变得支离破碎。弟弟在四川,我在市区,而继父时常在外地打工,有时在家务农。以前,继父几乎不来我们家,但自从母亲去世后,他每次外出打工回来都会过来看看,给孩子带些东西。

他从不在我们家过夜,即使天黑了也要走。

直到今年,继父不得不住在我们家里了。

他生病了,我们在医院照顾了他一段时间,他稍微好转后就坚持要出院。

但他的病情还没有完全好转。

他总是很节省,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商量后,决定让他暂时住在家里,方便定期去医院复查,等他康复了再送回去。

住院期间的费用我全部承担了,他说出院后会还我,但我拒绝了,让他放心养病就好,其他的不用担心。

母亲走后,我回农村老家看望继父,他竟这样对我

继父在我家住了大约20天,看起来病情好转了,于是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有一天我提前下班回家,想着买些排骨回去做饭,打开门看见继父坐在沙发上,旁边摆放着行李。

他和我说了几句话,然后就离开了,我想挽留他,但他始终不肯。

半个月后,我从医院取了一些药,便送到了他老家。

半个月没见,继父又变了。

这几年我很少在家过夜,通常都是当天早上到家,下午就离开。

这一天下午,我也要走了。

继父叫住了我,从屋里拿出一个包,要我带走。

我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有三万块钱,用红绳整齐地捆着。我有些疑惑,不知他为何要这么做。

结果,我没想到继父开始眼眶湿润了。“你别怪我,当年你结婚的时候,我们家真的一贫如洗,一分钱都没有,你弟弟还在上学,我们得供他上学啊。我知道这些年你受了很多苦,但我们实在无能为力,你比江河还大,很多事情你也得理解我们。”

这是继父第一次跟我说起这件事。

其实我早就忘了,只是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

“你弟弟结婚的时候,我们家情况稍微好转了一点,所以才给他买了房子,盖了楼房。但是你弟弟最后也没住进去,还不是咱们一家人住的?作为父母,我们都想对孩子好,只是力不从心,时代不同了,你也要理解我们。”

继父一直希望我能够理解他。

我理解,当然理解。

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当年我们家确实很穷,后来弟弟确实碰上了好运,这没什么好争辩的。

我也相信继父所说的,作为父母,都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也明白继父的心情。

继父沉默了很久,然后说:“你弟弟一个人在外面,我们照顾不到,而你在市区,偶尔可以回来看看。他一个人在外面过得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所以我们总想多给他一点钱,让他不要太辛苦。希望你能理解做父母的苦心。”

继父说完,泪水已经流了下来。

是啊,弟弟一个人在外地,确实没法像我在老家那样,出了事有家人第一时间支援。但他却不一样,距离太远,即便想冲到他身边也不容易。

母亲去世了,弟弟在外定居,以后这老家,恐怕也只剩下我和继父了。

早已是一家人了,何必计较那些呢?

好好生活吧,放下过去,才能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母亲去世后,继父偷偷溜走,我在农村老家找到他时,忍不住红了眼
...来,听外婆的建议,母亲嫁了一个上门女婿。我们管他叫继父,他比母亲小五岁,家离我们七八十公里远。他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一直单身,直到遇到了母亲。继父刚来时,我们三个非常讨厌他,甚
2024-04-10 10:53:00
母亲临终前让我们照顾好继父,几年后,继父闹着回农村老家生活!
...然生了病,虽然已经出院了,但她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继父留在老家照顾母亲,无怨无悔地陪伴了两年。两年后,母亲依然不幸去世了,我们三兄弟回家奔丧。在那几天里,继父带着大哥处理一切
2024-04-11 06:19:00
母亲离世后,继父被族人赶回乡下,我和妻子驱车千里接他回家
母亲离世后,继父被族人赶回乡下,我和妻子驱车千里接他回家我叫大牛,出生在渭北农村。在我五岁之前,我们家曾经享受过幸福的生活,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这种幸福在我五岁的时候戛然而
2024-03-04 12:51:00
父亲竭力阻止不让继父与母亲合葬,于是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砖厂劳作,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两年前,父母离婚后,继父刘姓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刘继父是个四十多岁的山区人,来自后原山区。据他讲述,那里地势崎岖,每次出门都得翻越陡峭的山脊。由于
2024-03-04 12:53:00
45年前,母亲招继父上门,如今母亲去世,继父收拾行李要回老家
...一步吧,找个人来帮你一把。就这样,比我母亲大3岁的继父进了我家门。继父也是个苦命人,自幼没了父母,上面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但是谁也不管他,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成年后,因为太穷
2024-11-23 12:27:00
继父来我家30年了,哥哥遭遇困难找我借2千时,继父出去了一趟
继父来我们家30年了,哥哥遭遇困难找我借2千时,继父出去了一趟继父今年已经迈入72岁高龄,三十年前他踏入我们家门。那时候,我仅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我哥哥已经初中在读。家庭曾是那
2024-02-04 21:31:00
母亲去世后继父悄悄地走了,在老家找到继父时,我瞬间泪如雨下
...世后,我匆忙赶回了老家。那时,母亲的丧事尚未完结,继父正沉浸在失去伴侣的悲痛中。他见我到来,未再如昔日般亲切地拍拍我的肩膀,也未掏出那为我留存的香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你来
2024-06-28 08:49:00
小伙和继父“水火不容”,妈妈离开后他考上大学,继父:你自由了
母亲将亲生父亲赶出家门,为刘洋找到了一个新的继父。这位继父身材矮小、体重较胖,与刘洋格格不入,二人之间关系紧张。然而,当母亲离开后,原本不和睦的继父竟成为了刘洋的支持者。在经历了
2024-03-06 11:57:00
30年前继父踹我一脚,现在我在市里买房给他养老来报恩
30年前继父踹我一脚,现在我在市里买房给他养老来报恩车越过那个白发老头的那一刻,我瞬间泪目了。这个弯腰驼背的小老头竟然就是为我操劳了一辈子的继父,母亲才去世一年时间,他竟然苍老了
2024-03-04 12:5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勇气大爆发!我决定每天都送老师一束“花”……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哒啦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今天教师节礼物是送?还是不送
2025-09-10 08:29:00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视频:刘晓娟 王辉)
2025-09-10 11:45:00
【三尺讲台,你我同行】致敬所有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见证着春秋更迭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你们依然站在最熟悉的地方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得您俯身讲解时的耐心作业本上细致的批红晚自习窗边温柔的叮咛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春风化雨
2025-09-10 15:27:00
农行威海分行营业部慧眼识诈,暖心守护七旬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房莉莉“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些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9月1日
2025-09-10 18:20:00
别让“比较”偷走你的幸福 珍爱网呼吁理性看待亲密关系
在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晒出自己的生活片段,无论是一束昂贵的鲜花、一顿精致的晚餐,还是一份体贴入微的礼物
2025-09-10 18:31:00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
微视频 |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2025-09-08 19:33:00
西安双胞胎姐妹人生相似度90% 75岁了仍是彼此最亲的人
同上一所幼儿园、小学,上山下乡时在同一个村子劳动,就业时进了同一家单位,俩人同一天结婚,丈夫也都是军人。75岁的刘英平
2025-09-08 21:36:00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
41年前从合肥大兴集被抱养到砀山,她如今希望寻到亲生父母
大皖新闻讯 张娟今年41岁,自幼被抱养到砀山,成长生活美满幸福,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娟想找到亲生父母
2025-09-06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