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改善5.1%!2024年山东省PM2.5平均浓度创最优记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19 16:0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玉岩

2月19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政府负责同志与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

“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山东最宝贵的财富、最突出的优势、最重要的品牌。”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温暖在发布会上说。过去的一年,国家下达的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山东全面超额完成,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连续四年优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处于高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推动生态环境“含金量”。齐鲁大地的天越来越蓝,PM2.5平均浓度35.5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记录,同比改善5.1%,优良天数比例72.3%、同比增加22天。齐鲁大地的水越来越清,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9.1%、优于年度目标9.2个百分点,Ⅴ类及以下水体连续4年动态清零;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3.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保持全国前三。齐鲁大地的生态越来越优美,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6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绿色低碳转型积厚成势。坚持源头防治、协同减排,启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我们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数字经济撑起“半壁江山”、规模占比超过49%,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预计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而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核准和在建核电机组居全国第二位,光伏装机居全国首位。推动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全省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708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6%,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通达铁路专用线比例达到87%。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坚持生态优先,划定2750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形成全域分区分类管控“一张图”,为发展明边框、定底线。推动系统治理,深入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排查出的5496个问题已销号5219个,黄河干流水质连续9年保持Ⅱ类。推进黄河山东段安澜提升工程,打造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好黄河口国家公园,实施环泰山区域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发布《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在微山湖湿地公园建成北方地区首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候鸟栖息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不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加快构建美丽山东推进体系,在全国首个公开发布美丽省域建设实施意见,并将有关任务纳入省委、省政府“1+3+N”重点工作督查,强力推进落实。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统筹160亿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河南省签订第二轮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全兑付。不断强化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黄海海洋辐射监测基地挂牌运行,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勇夺“四连冠”,在五年一届的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中荣膺综合比武第一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9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政策解读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山东部署攻坚
...黄河沿线9市辖区范围为重点,覆盖全省16市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我省黄河生态保护
2023-02-01 09:37:00
...:人民日报客户端肖家鑫6月2日,山东发布《2022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山东全省pm2.5浓度近三年年均改善10
2023-06-06 15:11:00
山东:重点攻坚,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环境质量
...色底色”有关情况。据悉,近年来,全省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与2019年相比,2022年沿黄9市PM2
2023-10-28 11:20:00
消失近30年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
...省入境,消失近30年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韩凯介绍,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江河湖库,一头连着生产生活,是打通岸上和
2023-10-27 21:11:00
...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
2023-11-27 09:25:00
山东逐“绿”而行向“新”发力
...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最好见证。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告诉记者:“山东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
2024-05-06 11:18: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山东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创新应用数字赋能,智慧监管护航绿水青山在山东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上,全省大气、水、土壤、海洋、环境执法等领域各类数据在此汇聚,形成一份
2022-12-29 09:51:00
助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美丽济宁建设稳步推进
...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在生态环境领域取得的工作成绩和亮点经验。2024年以来,济宁市按照“治污、减排、改善、提升”工作思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2024-09-25 06:41:00
德州市唯一沿黄县——齐河县:厚植生态底色,激发绿色动能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牵引,文旅产业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兼得的发展路子。黄河水乡,形成生态环保大格局“公司对
2023-10-22 18:2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