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随着中国“春节”申遗成功,蛇年春节“非遗味儿”更浓。目前,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中国非遗馆,让观众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春节”之美。
步入中国非遗馆,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座集民间古建筑技艺、传统美术为一体的山西清徐彩门楼。作为国家级非遗,清徐彩门楼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 王晨阳:在当地,彩扎门叫“闹红火”,预示着春节能够红红火火。
进入彩门楼,写春联、印年画、投壶等传统年俗,让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热闹的乡村大舞台、流光溢彩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来自浙江乐清的首饰龙,是馆内单体最大的花灯,春节期间,当地百姓会抬着“首饰龙”游街串巷,承载着为家家户户祈求平安的美好寓意。
整个首饰龙灯制作工艺复杂,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于一体。依靠内部的木制齿轮装置驱动,龙船能摇头摆尾,船上几百个形态各异的人偶也能动起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首饰龙代表性传承人 林顺奎:首饰龙的长度将近六米,高度有四米五。一个摇板能掌握300多人全部动起来,动作完全不一样。
由地方非遗传承人制作,传统与创新兼具的面花作品《龙凤枣山》,用搓、揉、编等10多道工序结合制作而成,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研究馆员 常会学:面花主要反映了黄河沿线百姓的生产生活风貌,主要用于传统节日,比如说春节。
北京市民 马赛:每一个都很精美,我们想回家之后带孩子也去做一下,让小孩体验一下我们中国传统过年方式。
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灯彩、怀仁旺火等各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春节节俗,描绘出中国人庆祝新年的生动画卷,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编辑:刘阳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5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