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吕雉执政时坚持什么指导思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2 06: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刘邦死时,太子刘盈年仅17岁,国家大事都由太后吕雉和大臣们商议决定。汉初的主要政策指导思想是“黄老无为之术”。陆贾曾劝刘邦,天下可“马上得之”,但必须“马下治之”,他说“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主张治国之道“莫大于无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邦采纳了陆贾的建议,相国萧何也遵循着这一原则,辅佐刘邦草创制度。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退回到老子崇敬的“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中去,而是指政府施行政策要顺乎自然,尽量少扰民,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家得以重建秩序,积聚人力物力。虽然因此也产生了放任自流和因循守旧的弊病,但在汉初,这一政治思想还是基本符合社会实际的。

吕雉执政时坚持黄老无为之术,对平民百姓是有好处的,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做出了相当大的功绩。并且对于刘邦临终前指定的宰相班底,她并没有加以更动。惠帝二年(前193)二月,萧何去世,遂以曹参接任为丞相。曹参对于萧何制定的法规毫不加以变更,只是亦步亦趋地执行,是谓“萧规曹随”。

惠帝曾问曹参这样做的原因,曹参说,惠帝不如高祖,而自己也不如萧何,所以“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在乱世过后,不经常变更法规,是有利于社会和百姓和谐安定的。惠帝五年(前190)曹参去世,遂把丞相的职权分而为二,以王陵为右丞相主政,陈平为左丞相辅佐他,也都遵循这一政治原则。

惠帝本就不大参与朝政,在观看过“人彘”以后,更受了刺激,干脆饮酒作乐,什么都不肯管了。吕雉名正言顺地总揽大权。惠帝七年(前188),年仅24岁的汉孝惠帝刘盈病死,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吕雉从后宫中选择了一个美人所生的小孩,假装是惠帝的儿子,奉为天子,就是前少帝刘恭。

究其原因,皇帝崩而无嗣,理当传位给兄弟,此时惠帝的兄弟们大都已经成年,如果继任为帝,吕雉将失去主政的借口。

刘恭当挂名天子不过短短的4年。高后四年(前184),这个小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惠帝张皇后(张敖和鲁元公主之女,也即惠帝的外甥女)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吕雉不是自己的亲祖母,自己的母亲已经被吕雉害死了,于是口出怨言,说:“我还没长大,长大后一定要报仇。”

吕雉听说此事,大为惊恐,即刻将刘恭幽禁起来,称其有病,不能治理天下。后来更将他杀掉,另立年幼的恒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刘弘,即为后少帝。

前、后少帝在位期间,朝政全掌握在吕雉手中,因此史称为吕后元年至八年。这八年里,朝政相对稳定,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为此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吕雉还修筑长安城,发民北筑长城,巩固边防的同时,继续维持与匈奴的和亲关系。她和大臣们商议说,秦朝修筑长城本是好事,只是不知体恤民力,所以天下豪杰纷起,推翻了中央政权,现在再修长城和修筑都城都要记取这一教训,百姓轮番前往,每轮30天,绝不旷日持久,使人民有休息的时间。

惠帝三年(前192),匈奴单于冒顿写信给吕雉,开玩笑说,我刚死了阏氏(匈奴贵族之妻的称呼),你也死了丈夫,“两主不乐,无以自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竟然向吕雉求婚。这在匈奴看来,或许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以汉人的习俗考量,却是非常大的羞辱。

吕雉勃然大怒,召来大臣樊哙和季布商议,要斩杀单于使者,发兵进攻。樊哙请令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却说,樊哙此言可杀,“前陈豨反于代,汉兵三十二万,哙为上将军,时匈奴围高帝于平城,哙不能解围”,现在战争的创伤才刚抚平,樊哙就想引起动乱,妄言进攻,分明是吹牛撒谎。

吕雉接纳了季布的正确意见,继续和匈奴维持表面上的和平,以积聚力量,等待时机。她写信给冒顿说:“我年纪老了,头发和牙齿都快掉光了,走路也摇摇晃晃,您没有必要垂顾我这样的老太婆。我国并没有罪过,也没必要以此来侮辱我们。现在奉上御车二乘,拉车的马八匹,送去伺候您的起居就足够了。”

冒顿回信说:“我先前不清楚中国的风俗,感谢你原谅我的鲁莽。”不再对此纠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惠帝貌似仁弱,却为西汉盛世做出无声的贡献
...”。汉惠帝这两项政策体现了以孝治国和利民便民的从政思想。免除遵从孝道的百姓赋役,倡导了良好的道德风尚,而废除“挟书律”、允许百姓拥有私人书籍,推动了汉朝文化的繁荣,更是为汉武
2023-01-08 14:53:00
汉文帝刑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需要,西汉统治者重新选择了适合本朝的治国思想和法制指导思想。西汉建立后,社会的思想风气是主张以道统法,无为而治,反对统治者多欲,主张与民休息,体恤民情,反对严刑峻法,反对苛政
2023-11-12 21:47:00
夏侯婴:从马夫到汉朝重臣的传奇人生
...邦赶紧逃走,路上遇到了刘邦的儿子和女儿,就是后来的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收上车来。马已经跑得十分疲乏,敌人又紧追在后,刘邦特别着急,有好几次用脚把两个孩子踢下车去,但每次都
2023-10-07 08:34:00
汉惠帝刘盈性格柔弱,被司马迁称作“仁弱”的守成之主
...施行黄老的无为而治。丞相病重,刘盈就想让也支持黄老思想的曹参为相。萧何的心思与惠帝不谋而合,就感概陛下能如此,臣死而无憾。曹参也是开国元勋,早先追随刘邦建立汉朝。在继位丞相后
2023-01-28 16:40:00
汉朝的哪位皇帝6个儿子均不得善终
...化繁荣的措施。在经济方面,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策略。在思想文化方面,先后以萧何、曹参为相,尊崇黄老之学,重因循而少改作。刘盈还废除了“挟书律”,使得受到压抑的儒家思想重新开始传播
2023-10-13 14:21:00
...腾呢?一旦折腾,反而可能让事情更糟糕。汉朝无为而治思想,实际起源于曹参,而中国历史上真正无为而治并取得惊人成效的,只有曹参一人。除了曹参无为治国之外,汉初前几位皇帝也继承无为
2024-06-02 06:42:00
汉文帝兵不血刃,迅速控制局面,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曹窋益封12400户,总食邑23000户。曹窋是曹参之子,早在惠帝时期,他就是天子的亲信,曾奉惠帝之命去责备其父。惠帝死后,曹窋左右逢源,与吕氏关系不错,而诛杀吕氏时期,他又
2023-01-06 14:26:00
...此历史上将此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二帝都是黄老思想的推崇者,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在此期间,汉朝国力得到增强。只是,景帝在位期间,听取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开始削夺王国
2024-04-23 10:07:00
隋炀帝搞垮隋朝的本事,确实亘古未有
...候毫不手软,而透支民力的时候,也毫不顾惜。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隋朝开始了崩溃之路:先是隋炀帝不考虑隋朝实际情况——即民力承受范围,开始修大运河。在隋炀帝的苛政之下,大量隋朝工
2022-12-24 21: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