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清朝皇帝会认为八旗的弓马比火枪更厉害?其实这个就是典型的骗人,骗久了把自己都给骗进去了。
清初刚入关的时候,清军的热武器主要是在汉军当中,而这个时候的热武器基本上都是缴获来的,或者是投降的汉人给带来的。到了康熙22年,清廷开始把热武器的使用全面推广,八旗汉军全员火器化,火炮制式化,满蒙八旗也开始装备鸟枪,而像陕甘、宣大、直隶三省的绿旗火器化也达到了一半以上。在征伐准噶尔还有沙俄的时候,清军也缴获了大量西方比较先进的火枪,然后进行仿制。
到了康熙36年,京师驻防的八旗当中,使用轻火器的士兵就有3万多人,炮兵有1万五千多人。直到这儿,清朝对于热武器还是很重视的,到了乾隆年间,乾隆本人更是说过“兴师进剿,利于火器”,将火器尤其是火炮视为是军中最要紧之利器,甚至可以达到在战场上直接铸炮的水平。
比方说在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争中,清军就因地制宜,就地制造火炮。在《乾隆阅阵图》的第四卷当中,正黄旗满洲鸟枪马军一图里面,清军基本上都是火枪加战马,也就是鸟枪齐射。
为了加强对火炮火枪的统筹管理,标准统一,还在乾隆21年,也就是公元的1756年,制定了《钦定工部责造火器式》将85种火炮列为了国家制式武器,作为条例颁行全国。
但这里面就有一个细节,乾隆并没有把火器推广到全军,而是保持着一半热武器,一半是冷兵器的状态,并且在自己的御旨当中有意地去避免讨论火器,而重点是强调骑射的重要性。甚至在乾隆40年,也就是公元的1775年,下达了各省督抚不动声色将鸟枪改为弓箭的禁枪圣旨,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清军当中火器的数量是在提升,可民间的鸟枪数量也在增加。所以即乾隆想通过这种混淆视听的方式,让大多数的汉人忘记鸟枪这种东西,虽然下了禁令,可最起码乾隆本人心里是有数的。
但是到了嘉庆年间,问题就来了,嘉庆本人的圣旨当中就明确表示,大清是以弓箭立国,火器是明朝的汉人才玩,而且这个东西在战场上就是渣渣,弓箭才是大杀器,所以大清八旗不需要学什么火器。这道雷人的上谕,那可是在天理教打入紫禁城之后下达的。
可见由于清王朝中期的刻意压制,民间的火器发展是有限的,而这种压制最后连历任的皇帝都信了,这才导致清军后期的火器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也让皇帝连自己都相信清朝是靠弓箭打下来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