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遥远的乡愁】之五
合肥江淮化肥总厂拾忆
2008年10月,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合肥江淮化肥总厂停产了。化肥厂是我记忆中的家,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厂里的老员工。厂区旧址如今绿草茵茵,鸟语花香。老厂像老合肥人一样,见证了合肥这座城市今昔巨变的运动轨迹。
(一)
翻开合肥江淮化肥总厂的历史,可以说相当辉煌。1958年5月26日,江淮化肥厂筹建,初名“合肥化学肥料厂”,曾用名“合肥碳酸氢铵厂”,原厂址位于合肥市金寨南路1084号。当时小氮肥工业在全国尚属空白,全国年产2000吨合成氨的小氮肥厂只有13个,这也是安徽第一家小氮肥厂。
1962年,合肥化学肥料厂与原江淮化肥厂(后合肥化肥厂)合并,改称“合肥江淮化肥厂”,两厂于1971年分家,并互换厂名。1997年6月更名为“合肥江淮化肥总厂”,2002年9月组建安徽海丰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8年6月整合并入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8月加入中国盐业总公司。2008年,具有50多年历史的江淮化肥总厂停产。在吸收合并安徽氯碱化工集团、合肥四方化工集团、合肥江淮化肥总厂优质资产的基础上,新的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总部后迁址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县撮镇),旧厂不复存在。
(二)
在我的记忆中,整个厂区像是巨大的钢铁森林,横管和竖管纵横交错着,各种不知名的千奇百怪样式的分离塔、冷却塔和设备分散着。还有那将近百米的板报长廊,记忆中多是“生产操作”“生产安全注意事项”“喜迎国庆”等内容。父亲会过来笑着问我:“看到哪个了?可认得几个字?”我多年后无意间和母亲提及此,母亲感叹着说:“你老爸年轻的时候刚进厂,那一墙的黑板报可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父亲不怎么带我来厂,偶尔安排在办公室里待着写作业,我总觉得机器的轰鸣声让我的脑瓜子静不下来。父亲从食堂里打来饭菜的铝制饭盒,是蒸汽箱里加热过的,我好像从来也吃不完。有时,路过化肥厂的时候,恰逢有饭票,母亲也来了,一家三口在院子里的食堂里一起吃饭,领导叔叔会给我们加个菜、热个汤。在这里第一次喝榨菜肉丝汤。
每逢周五,父亲会问我:“去锅炉房洗个澡,放个大池子水,泡一泡?”我当然喜欢!往袋子里塞小鸭子和玩具,让它们可以和我一起玩水。澡池约莫三四平方米,洗完澡被抱着出来走过一段窄窄的过道,瞬间感觉好热好热,只想跑出去透透气。
(三)
金寨路22号是江淮化肥厂小区,是我生活过的家。我在江淮化肥厂幼儿园上学,小时候无比调皮的我,会趁着食堂的阿姨出门时大门未上锁的空隙,“嗖”地跑回家,任老师们在后面追逐。这几次偷跑回家的旧日琐事,被家人在二十年后仍然笑提,化作童趣之一。
整个小区有几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小区门口和进门转角的小卖部,那是我买零食和年节时擦炮烟花之处,尤其是爷爷来看我的时候总是舍得地给我买上整整一鞋盒的烟花,让我在短时间内成了小区里最“富有”的孩子。再一个地方是那座现在已经有些陈旧了的小花园,依然记得当年新修之时,我和小伙伴们每次都喜欢脱下鞋子龇牙咧嘴地走过那条鹅卵石铺就的路,还总是忽悠着说道:“这样走,就是足底按摩,越走越健康呢。”楼后的停车场,是我晚上吃过饭和小伙伴们消食和玩耍的乐土,总是会不小心把膝盖磕碰得伤痕累累,涕泗横流,却又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跑跳。因后来家里发展变动,七岁那年,我站在父亲同事叔叔们帮我们搬家的白色卡车车厢里,告别了江淮化肥厂小区。再后来上小学时,偶尔会到小区的姑姑家吃饭外,几无踏足,与我幼时的生活环境和小伙伴们渐行渐远,现在想来连名字都不记得几位,但是那份心底稚嫩的快乐感觉似乎还能在心底涟漪开来。
上小学的时候就读于曾经的“太湖路小学”。小学走到厂区,约莫有2公里的距离,从江淮化肥厂小区走到厂区约莫有1.5公里的距离,都不算太远。有时遇到我下了课父亲却还没有下班,或者父母接送衔接不上,那我就得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自己走过去了。这一路要穿过车来车往的望江路、经过繁华的南七里站,走过新华书店、南七商业大厦和华联商城,十岁左右的年纪这样的距离已很是疲惫,走到厂区的后门会闻到焦炭的味道,会有大卡车经过轰隆隆,我每次都想偷懒抄近路从后门抄进去,但是却又害怕没从大门进厂被工人叔叔抓个正着,或者在偌大的厂区迷路了怎么办?只能继续咬咬牙走个两百米的距离从大门进去。
(四)
前不久,我骑着车回到二十年前居住过的小区,门前繁华的望江宾馆早已不在,金寨路已比记忆里的模样繁华太多,不可同日而语。小区进门和拐弯处的小卖部已不再营业。推着车慢慢走,幼儿园的规模缩小了一点,楼上的老图书馆和活动室早就已经时过境迁。2008年时,我和母亲曾来借过的两本书,至今仍摆放在我的书架上,昭示着那段童年时光。临走时的时候拿出手机拍了不少的照片,有居民疑惑地看着我,我笑着说道:“叔叔好,很多年前我也住在这里,回来看看。”
如今,曾经的公交车站“江淮化肥厂”站已成了“市工人文化宫”站。在合肥历史上、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作用的化肥厂,也已成了现在的徜徉在绿树和鲜花环绕中的公园。公园里老人们在其中落棋闲谈,孩子们在游乐场里嬉笑玩闹,微风乍起,落英缤纷。合肥市工人文化宫、老年大学、职工体育活动中心、合肥劳模工匠馆等环绕其间,成为了一片新的文化集聚地。朱自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